科举考试他一甲头名夺魁,
成为科举时代福建最后一位状元,
在国难当头奋笔疾书,
写下《百哀诗》,
不遗余力振兴文教事业,
他是兴教忧国的状元吴鲁。
吴鲁(1845年——1912年),字肃堂,号且园,晋江池店钱头村人,清末教育家、书法家、爱国诗人。1890年以一甲第一夺魁状元,是福建科举时代最后一位状元,历任翰林修撰、陕西典试(主考)、安徽云南督学、云南主考、吉林提学使,诰授资政大夫。著有《百哀诗》《正气研斋汇稿》《正气研斋遗诗》《纸谈》等。
池店,地处晋江下游南岸。千百年来,晋江水滋养着这里的百姓,也孕育了许多历史名人。光绪十六年(1890年),45岁的池店钱头村人吴鲁高中状元。在闽南地区流行着这样一句歇后语,“吴鲁中状元,成钱头”,意思是说,吴鲁中状元使“钱头”这个不为人熟知的村落一时变得非常受欢迎。
1900年,中国农历庚子年。这一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天津,国家处于危急关头,吴鲁挺身而出,提出要军民协作,共同对敌,无所畏惧,加强水陆联防。他目睹八国联军侵华及清廷之无能,以十分愤慨的心情写成《百哀诗》。《百哀诗》咏发的全是1900年前后的国难景象,鞭挞媚外辱国的奸佞之臣,因此也被称为“庚子信史”。
在池店钱头村吴鲁故居,“状元”“学政”“主考”牌匾诉说着吴鲁热心教育的故事。吴鲁考中状元后,基本都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任职,对各地的教育事业皆有贡献。在《请裁学政疏》中,他开宗明义疾呼:“以兴学育才为第一要义”,并提出振兴学校四条纲领。督学安徽时,他捐修书院。任吉林提学使时,吴鲁捐建办公场所,捐修文庙。在职仅一年半,吉林各式各样的新学,如小学、师范学校、政法学校,甚至中学、女校,在他的推动下悉数成立。吴鲁倡办《吉林教育官报》,大力提倡教育研究与学术讨论并行,这在当时是一个全新的创举。
以国家命运为重,心系中华民族存亡,把生死置之度外,拳拳赤子心,昭然可鉴;数十年如一日,兴学育才,推动新学制改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吴鲁兴教忧国的故事值得后人永远怀念。
上一篇:瑞安吴氏历史知名人士
下一篇:锦屏抗日英雄吴开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