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景
现在很多修谱人,在面对家谱中的“八景”时,因为不知道其中的含义便开始犯难。
“八景”一词,最开始其实是一个道教的概念,《玉清无极总真文昌打洞仙经》曰:“八景,八门者,身中所具之门户,为神气之所出入。”即指人的眼、鼻、耳、口、舌等主要器官。而《上清金真玉光八景飞经》有另一个说法,指的是八个最佳行道受仙时间所对应的气色景象。它们分别是:立春-元景;春分-始景;立夏-玄景;夏至-灵景;立秋-真景;秋分-明景;立冬-洞景;冬至-清景。由这八时之景的延伸,也可以指空间方位,或者色彩,《云笈七签》卷三十中这样写道:“我人八景,翅驾琼轮。仰升九天,白日飞仙。”
从上面三种说法不难看出,第一种所指只限于生理范围,与家谱毫无关系。第二种代表着道教修行达到某个层次的心灵境界,不过它具有很直观的视觉感观效果,而且与自然、与时空意象有所联系,所以也逐渐具有了现实性和色彩化,最终成为了“地理与文化”的概念。
追溯最早关于“八景”的人世化记载,是出现在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中,第十七卷“书画”这样写道:“度支员外郎宋迪工画,尤善为平远山水。其得意者有平沙落雁,远浦帆归,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落照,谓之‘八景’,好事者传之。”虽然这个“潇湘八景”出现得没有特别原因,但其意象却被广泛应用,其很大程度上是处于艺术效果的考虑,而非实际的自然景观的总结。它的诞生,具有着浓厚的文化创造和想象色彩。
八景系列中的各个景观的命名,一般都使用四个字组成,并且两个字为一组表达一个意思,前两个字为地点,后两个字为时间、景象,组合在一起变形成一个景象。比如“平沙雁落”,“平沙”与“雁落”分别为一景,组合之后即为——平沙之上有大雁栖落。
除了四字命名,也有使用三个字的,如“丰溪八景”的清风镇、明月街、傅婆井、仙姑墩、马蹄痕、英济石、金鳌峰、永丰桥。
再如“武城八景”的羊枣亭、耘瓜台、咏归桥、忠恕堂、沂水池、舞樗台、三省斋、暮春阁。这些三个字的命名,显示出各景观是什么,更加具象化,而少了诗意的色彩。
再来说说传统家谱中出现的八景,既包括了自然景观,也涵盖人文景观,其范围更加广阔。从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河流、花草树木,到名人遗迹、民居桑田、农耕渔樵等,不难看出这些景观,不仅所指当地的名胜风景,也有历史文化和百姓的生活。因此,家谱中通过八景的描述,也体现了这个家族在此地繁衍生息的生活写照。
有些家谱中不仅限于八景,还有十景的,这些总结它们的人,其意旨在表达对自然环境的礼赞,也体现出对这份家乡环境的亲切感和归属感。民国26年《桂阳泗洲寨陈氏续修宗谱》卷三引沈裕渊《题陈氏宗祠八景》云:“杏林归去五花骢,到此居然消尘俗。会须饱玩豁双瞳,景物悠闲扑眉宇。”就表达了人们对当地自然环境的无限热爱与赞美之情,并以此去唤起他人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博爱感情。
在家谱中,除了常见的三字、四字总结八景,还有以文、词赋来体现八景的。《寨前八景赋》开篇:“武强之南,凤林之乡,路通歙境,地接衢壤,山盘旋而葱郁,水联络而汪洋,烟火则星罗棋布。人物则蚁聚蜂翔,中有一源,深山大谷,由畏岭以岩蛲,过百坪而耸伏,奔腾似凤鸾之飞舞,聚会若车旗之拥簇。”写出了寨前陈氏聚居地的位置和形胜。
民国2年安徽宣州《仙源崔氏敦本堂支谱》卷一,收录了程文绣以“崔氏十二景为题”所写的一首倒读回文诗:
灵钟岳肖凤和龙,
壁立巍峰耸碧空;
晴雾绕山岩变豹,
暝云联阜瀑垂虹;
明台钓月寒潭溶,
白石环桥古渡通;
亭宇霁光风景美,
显承祠祀世尊崇。
八景
以至于随着不断的发展演变,以八景为主题的散文作品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家谱中,这也说明了八景对普通大众有着深刻的影响。也体现出它所具备的强大的表现力和生命力。它也成为家谱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
厦门吴氏委员会前往同安区洋厝埔村召开《厦门吴氏统谱》编撰工作会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