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吴氏网

丘逢甲为灵水吴氏家谱题序

2021-05-22 作者:吴志柏  来源:原创  浏览:30380

        阳春三月,闲来无事,独坐书室,煮茶观书,很是惬意。
        前年偶得宣统元年由粤东省留香斋所印制的灵水吴氏家谱五册26卷,此譜被收藏於美国犹他州家谱中心,我所得之谱是为其电子版,但在灵水却没有此譜的收存,故余也是为珍宝,因其谱所收录内容甚为丰富。有很多灵水失落的记忆。
        其中族谱有一篇序为宣统二年(1910年)台湾义士丘逢甲所序。丘逢甲何许人也,清同治三年(1864年),丘逢甲出生于台湾省苗栗县,自幼天资聪颖,读书过目不忘,在其父的亲自教授下,六七岁即能吟读、属对。14岁时赴台南应童子试,获全台第一,受福建巡抚兼学台丁日昌注意,连称“奇童”,特赠“东宁才子”印一方,由此闻名全台。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他预见到台湾前途危难,以“抗倭守土”为号召创办义军,自己带头变卖家产以充军费,并动员亲属入伍。不久,160营(实际上经训练的只有30余营)义军成立,丘逢甲担任全台义军统领(又称义军大将军)。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国马关春帆楼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激起了全国人民的义愤。丘逢甲悲愤交加,当即刺血上书,抗议李鸿章的卖国行径。刺指血书“拒倭守土”四字,率全台绅民上书反对割台,表示要与桑梓之地共存亡,清廷不纳。丘逢甲见无可挽回,遂倡议台湾自立为民主之国,率台民领衔电奏十六字:“台湾士民,义不臣倭。愿为岛国,永戴圣清。”亲草宪法,以蓝地黄虎为国旗,“永清”为年号。5月25日,建“台湾民主国”,拥署台湾巡抚唐景崧为总统。此后他多次联合台湾绅士向朝廷发出呼吁电,要求废约抗战。清政府不但置台湾领土和几百万同胞于不顾,而且急诏撤回守土官兵。丘逢甲联合一批爱国志士,与日军展开抗战。日本侵略军进攻台湾后,台北、台南和台中的防务分别由唐景崧、刘永福和丘逢甲、林朝栋负责。由于唐平时放纵部下,纪律松散,无心抗战,一与日军交手,便节节败退,不久基隆失守,唐化装逃离台北,台北被日军轻易占领。消息传来,丘逢甲急举义军赴台北增援,途中得知台北已沦陷,唐已内渡,气愤至极。日军沿铁路南侵直达新竹,丘逢甲率义军与日本侵略军血战20余昼夜,进行了大小20多场战斗,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终因“饷尽弹尽,死伤过重”而撤退。许多义军将领同时也是丘逢甲的弟子,如姜绍祖(“敢”字营统领)、丘国霖(“诚”字营统领)、徐骧(“捷”字营统领)、吴汤光等,都英勇献身。同年秋,失败后离台内渡,定居镇平,往来潮、汕、广州之间,一度赴港、澳、南洋等地,曾与康有为,梁启超会晤。7月27日抵泉州。七月回祖籍镇平定居。为表示不忘光复台湾素志,为其子丘琮定别号“念台”,将房舍定为“念台精舍”。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由广东当局派遣,丘逢甲赴南洋调查侨情,历游越南、新加坡、马来亚、荷属东印度,向侨胞筹募办学经费。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丘逢甲迁同文书院于汕头,改为岭东同文学堂,自任监督(校长),开设格致、化学、生理卫生、经学、史学、算学等课程,聘清日本学者熊泽担任日文教学。同文学堂是广东第一所新式学堂,广泛传播了西方文明和改革思潮,培养学生千余人,后来大多参加了同盟会。此外,他还创办了镇平初级师范传习所、镇平县立中学堂。同年2月12日,广州新军起义,旋败。当局查知谘议局人员参与策划者有陈炯明,邹鲁 持名单见丘逢甲,要拘捕二人,经他力保始无事。同年,与陈炯明在谘议局力倡禁赌,为受赌商贿赂的部分议员所否决,遂发动社会大众展开斗争,卒使广东当局下禁赌令。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5月,第二次黄冈起义失败后,何子渊等领导人随即返回梅州。不久,萧惠长、江柏坚、姚竹英、张花谷等人身份不幸暴露,被迫走避箭竹顶茶场达半年有余。其中姚竹英等人在箭竹顶茶场住了半年多,萧惠长、江柏坚住了四个多月,邱逢甲为了营救革命党人及商量下一步行动方案,于1908年(戊申年)夏初,多次来到石马“顺裕庐”跟子渊先生商讨对策,后遇险党人卒在何子渊、丘逢甲的疏通、担保之下得以脱险。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改任广州府中学堂监督,嗣又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 1909年9月当选广东谘议局议员,继又被举为副议长。同年受聘为两广总督公署议绅及两广方言学堂监督,与陈炯明等同盟会骨干时相往还,同情革命。时同盟会正筹划广州新军起义,计划成功后由丘逢甲、陈炯明分任正、副民政长官。宣统三年(1911年)9月,广东光复,丘任广东军政府教育部长。十月代表广东赴南京出席独立各省组建临时政府会议。而后顺应时代潮流,从赞同维新保皇逐渐倾向革命,掩护同盟会员的反清活动,致力于兴办学校,推行新学,培植人才。先后担任两广学务处视学、广东教育总会会长、广东咨议局副议长等。民国成立,以广东代表身份赴南京参加筹组临时政府,被推举为参议院议员。民国元年(1912年)初,因肺病转剧南返,至潮州,接到被推举为临时参议院参议员之电。2月25日,病逝于镇平。他临终弥留之际,嘱咐家人:“葬须南向,吾不忘台湾也!
        《灵水吴氏家谱》为宣统元年所修,而资助者为灵水十八世裔孙吴梓材,后入籍海沧梧贯,诰授资政大夫旨赏给四品卿衔赏戴蓝翎赏换花翎分省候补道加四级总理南洋事务,1913年曾捐五万为香港大学建解剖馆,参与筹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条商办铁路—潮汕铁路,可谓是一个为中国现代史上的实业家。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吴梓材邀请当时身在广州的丘逢甲为其序之,不难看出吴丘的情谊关系,不然丘逢甲也不至于为之序。


        续修晋江灵水吴氏家谱序
        中原衣冠之族自东晋五胡之乱,多避地入闽,晋江所由名也。然闽中著姓之谱能上溯及晋者不多见,盖唐末之乱中更五代诸胡迭主,天下瓦裂,谱牒荡然。入宋而欧苏复倡其学,至今言谱者宗之。然已如史之断代,为书不能远引。欧苏皆以道德文学高视中原,其谱且如此,而僻在闽中可知已(矣)。予所见闽中著谱其能原原本本多托始于宋,若推而上之则往往不无依附,或残驳不详,则胡元之乱为之也。晋江灵水之吴,自前明即以文学仕宦显而至于今,闽著姓也。其家谱亦以始祖懒翁以下为详。懒翁者,宋遗民也。谱盖屡修,今吴理卿京卿纂修,乃益详体例,亦益谨。夫分之为众家族,合之为一民族,而成为国。国者,族之积也。人未有不自爱其家族而能爱及民族者,亦未有不能爱族而能爱国者。方今列强环伺,识者不独为国忧,且为民族忧。使人人能爱其家族推其心而民族,以众致之于国,则天下事固可为也。中国宗法自秦亡至今,其犹足以敬宗收族者曰祠曰谱,修祠修谱之心,皆爱其族之心也。故吾于今日吴氏之谱之修也,不能无厚望焉!盖所望不独为吴氏也。
《宣统二年庚戌秋岭东丘逢甲拜序》
        从此序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未有不自爱其爱其家族而能爱及民族,亦未有不能爱族而能爱国者,方今列强环伺,识者不独为国忧,且为民族忧。使人人能爱其家族推其心而民族,以众致之于国,则天下事固可为也。”人应爱其家族才能爱其国,如果不能爱族那能爱国,在当时国弱人贫,如果人人能够爱国如爱家一样,为国分忧,何愁国家不安定。虽然短短几个字在族谱序中带过,却无处不体现出丘逢甲的爱国之心。也可以看出丘逢甲在受吴梓材邀请写序,对吴梓材的期盼,望其能够为民族,为国的复兴作出期盼。可谓是良苦用心。

上一篇:大冶吴祖二庄谱序

下一篇:瑗公派千九公支鄂州吴七岭族谱引



●声明: 声明:湖北吴氏网为公益性民间网站,旨在交流吴氏文化,收集吴氏族谱,帮助寻根问祖,挖掘整理民间文化遗产。原创作品版权属作者及本站所有!转载须注明作者及出处,且不得作为商业用途!

请留言

共 0 条留言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留言,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