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是《解放日报》在上海创刊75周年,“解放之路”主题寻访报道从延安解放日报社旧址出发,经山东济南、江苏丹阳再到上海,通过走访革命旧址、对话历史当事人、讲好文物故事等形式,重温创刊不凡历程,传承党报优良传统,走好新时代融合发展之路。
——记者:李楚悦;此文被采访人——吴隆繁;
1941年5月14日,延安清凉山,解放日报社编辑部办公室正在举行《解放日报》创刊会议。作为第一任总编辑,杨松报告了办报计划。
这位戴着眼镜的总编辑从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归来。据当年在延安工作过的同志回忆,杨松岁数不大,但博学多才,懂英语、俄语,能讲政治经济学、古典哲学、中国历史,既有理论、又有实际,大家都很羡慕他。
会议结束时,杨松宣布:明天正式开始工作,先出一天试报,后天正式出版。明天的试报刊有毛主席的发刊词和博古的通讯。
解放日报创刊正值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进入极端困难的时期。此刻,创办一张大型中央机关报的意义非同一般。
毛泽东亲自撰写的《发刊词》开宗明义指出:“本报之使命为何?团结全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一语足以尽之。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总路线,也就是本报的使命。”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党为抗日救国提出的一项重要政策。杨松这方面工作经验丰富。
位于清凉山下解放日报社门楼。(延安新闻纪念馆供图)
杨松,原名吴绍镒,湖北大悟人,1927年2月被团中央选派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1年初任太平洋职工会中国部主任,并负责编辑《太平洋工人》杂志。
“20世纪30年代中期,杨松受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指派遣,化名吴平在东北负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他曾先后担任当时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驻满洲省委巡视员,中共吉东特委书记兼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四军政委。”杨松堂侄孙吴隆繁介绍。
1938年2月杨松回到延安,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兼秘书长、宣传科长,同时执教于马列学院,后调任参与解放日报创刊。
延安时期的办报队伍,除了像博古、杨松等党的宣传干部外,还有来自各地的知识青年和陕甘宁边区基层工作者。为了实现革命理想,大批知识青年奔赴延安,他们中一些人在革命斗争中成长为解放日报的中坚力量。
解放日报创刊初期人少事繁,百端待举。杨松知难而上,除处理繁重的日常事务外,还亲自撰写社论。时任该报一版编辑吴文焘后来回忆:“我们编辑每天三点钟起床到新华社取新闻稿,此时,杨松还在工作,在煤油灯下写文章或审阅稿件。”
创办大型日报,一开始缺乏经验。杨松按照社长博古的指示,模仿苏联报纸的做法,每天发一篇社论,国际新闻都要放在头版等。这些实践中的教训,反过来证明1942年解放日报改版意义重大。
“杨松在东北从事抗日游击战争时,由于环境恶劣,患了肺病。后来经治疗,已基本痊愈。到延安以后,由于夜以继日、废寝忘食、不知疲倦地工作,加之当时的营养条件很差,又旧病复发,身体很快垮了下来。”吴隆繁感慨。
1942年11月23日,因病情恶化,杨松病逝于延安中央医院。毛泽东为他题写了挽词:“杨松同志办事认真,有责任心,我们应当记住他,学习他。”
“解放日报成立后的一个月内,有29篇社论是杨松撰写的。他因过度劳累而去世,是新闻界的重大损失。作为延安时期的报人代表之一,他对于新闻作品的要求极高,他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对现在的新闻从业者依然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延安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系主任郭小良教授说。
栏目主编:秦红
题图来源:上观新闻 (延安新闻纪念馆供图)
记者:李楚悦
被采访人:吴隆繁
编发:吴德泉
审稿:吴小艾
审核:吴合林
吴跃军将最新作品《最美湘西人》惠赠给远口泰伯书院和相关图书馆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