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吴氏网

吴之琬倡修高桥

2024-05-06 作者:吴恒祥  来源:hbws  浏览:857


吴之琬倡修高桥

题记:红安县高桥镇是前国家主席李先念和陈锡联、王近山、徐斌洲等开国将领的故乡。《红安县志》载:高桥河石拱桥是县内最大石拱桥,位于县城西南12km的高桥镇高桥河村,初称“高石桥”,后称“高桥”,河以桥名,村以河名,镇以桥名。该桥始建于乾隆年间由贡生吴之琬修建,其后举人吴中理等募修,清道光九年(1829年)监生吴宇泰等重建石栏。1954年,桥南台(八字式)下游翼墙被洪水冲毁,1955年3月修复。整座桥用糯米浆拌石灰砌条石建成,为八字式桥台,六棱形重力式桥墩 2座,抛物线石拱3孔,每孔净跨8.65m,拱矢高3.7m,拱圈厚0.5m,桥高10.65m,墩高8.41m,桥长44.2m,桥面宽5.35m,净宽4.55m,桥面由石条错缝铺成,两侧有石柱石板栏杆,柱上花纹尚隐约可辨。1989年被桐(柏集)江(家店)公路利用。2005年,被列入县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古老的高桥已经成为一座网红桥!

 

昔日小西寺,

今日高石桥。

建桥得吴氏,

笔下有功劳!

这首小诗记录了一段尘封了300年的功德无量的历史——倡修高桥的吴之琬家族的义举!

高桥位于湖北省红安县高桥镇高桥河村的河道上,始建于清乾隆中叶。此桥长三十二米,跨河而建,石碗拱形,三嫩四孔,空随八米,宽五点五米,桥栏雕刻形态各异的石曽八十八只。在高桥的下沿筑坝蓄水,引水灌溉高桥区的千顷良田。几百年来,农民群众用高桥河水培育出味香可口的稻米。从此,这条河流就取名高桥河。

相传黄安县(今红安县)有三大名寺:小西寺、戒灵寺、龙潭寺。戒灵寺和龙潭寺分别位于县北的华家河镇和杏花乡,尽管这两个寺庙早已损毁,但名声在外,而同样损毁的小西寺却被消失在历史尘埃之中,不为人所知了。

小西寺位于高桥河东,寺内竖立着一块巨大的功德碑,碑文雕刻的就是上面这首诗,上面记录了捐资人的姓名和金额。而倡修高石桥的名士名叫吴之琬,是高桥河村吴家寨湾人,系滠水吴氏十二世(吴之琬系笔者的十二世祖)。随着岁月更迭,“高石桥”逐渐被唤作“高桥”。

民间老人言,“老高桥”(木桥)某一年(乾隆廿九年1764年)被百年难遇的大水冲毁。以至于经过这里准备前往黄陂木兰山朝拜的“河南大吊山”(罗山县大赵山?距此80公里)江氏香客被阻,被迫在东岸“高桥河小集”旅馆中滞留几日,等水小可以行舟时方才离开。临走之前,他们找到当地旺族——滠水吴氏族长,留下一大笔银两,希望他们重建高桥。

红安滠水吴氏家族迎难而上,由贡生吴之琬出面主建,举人吴中理募资,监生吴宇泰协修。

这三名吴氏精英都是今高桥镇高桥河村吴家寨塆人,同一个家族。吴宇泰是吴之琬的儿子,吴中理是吴之琬的侄孙(大哥吴绪孙子)。

吴之琬(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正月初四——乾隆卅一年1766年)。原名吴槐,字景山,号清溪。甲午年岁贡生,候选训导,例授修职郎。

吴中理(雍正丙午年1726年十月廿二——嘉庆丁巳1797年三月廿五),字叔黄,号顺斋,葬范家田塆屋后山。乾隆丙子年举人,历任保康县教谕、长沙府教授、山西浮山县知县。三遇覃恩(封赏),勅授文林郎,诰封奉政大夫。

吴宇泰(乾隆十三年1748年九月廿八——嘉庆廿二年1817年十一月廿四),字辉万,号玉镜,太学生,葬蔡胡家塆岐峰山。(笔者注:族谱记载宇泰公生卒年月与县志记载不符)

在这里要顺便提一下吴中理的长子吴性诚。吴性诚(乾隆廿一年1756年九月初六——道光五年1825年二月初二),字元甫,号朴菴,廪贡生。曾任台湾府淡水同知(正五品),管辖今基隆至新竹一带即台湾中北部。其时台湾正值饥荒群盗四起,他日夜抚谕,率民平乱,劝平粜,设粥厂,免民流亡;并大兴书院普及平民教育,设“忠烈祠”祭奠英烈以正民风。吴性诚在今天的台湾中北部享有较高知名度,有文庙供奉。他为治理台湾,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那么,“高桥”到底建于何年?最早的记录见于光绪八年增刻本《黄安县志》“建置志 · 桥梁”篇:“距县二十里,页生吴之琬建,举人吴中理等募修,监生吴宇泰等重修石栏”。县志没有记载修建“高桥”的具体时间,只是后世根据吴之琬的生平,判定于“乾隆年间”。

一说:根据民间口述历史“老高桥”被大水冲毁一事,再根据主建者吴之琬存世时间——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至乾隆卅一年(1766年)查《黄安县志》(光绪增刻本)“祥异”篇,见康熙至乾隆年间有百年难遇的水灾记录4条:①康熙卅六年(1697年)闰三月大雨雹②康熙六十年(1721年)大水,(县城)南门内行舟③乾隆廿九年(1764年),大水坏(冲毁)七里坪④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大水,浸没(县城)文昌阁东墙并仙湖书院。

经分析判断,第一次康熙卅六年时吴之琬未出生,第二次康熙六十年时吴之琬只有12岁不可能开始主建“高桥”,第四次乾隆五十九年时吴之琬已逝世多年,那么结论只能是,第三次乾隆廿九年(1764年)的大水冲毁了“老高桥”。

《吴氏族谱》“吴宇泰传”记载:“附近高桥河,景三公(吴之琬)纠同志(邀约志同道合者)修建石桥……(吴宇泰)复捐金(金银)百余(两),立两旁石栏。”

结合族谱中吴之琬生平和吴宇泰传记可以看出,“高桥”是在吴之琬晚年修建的,县志记载乾隆廿九年(1764年)有大水,民间言这次大水冲毁了“老高桥”。至此,结合民间口述历史、族谱、县志,可以推断:“高桥”(石桥)建于大水冲毁“老高桥”(木桥)的次年,即乾隆卅年(1765年),主体工程当年完工,附属工程因资金不足而停摆。一年后,吴之琬遗憾谢世。为避免烂尾,侄孙吴中理接续修桥,后来配套附属工程“石栏”由吴之琬之子吴宇泰捐资修建完工。

吴中理的孙子吴晋(乾隆五十四年——道光三十年),少时在台湾辅佐父亲吴性诚,随父返乡后,接力家族事务,维护“高桥”,整修河道,修建护堤。

以上分析,与县志记载高桥始修于清乾隆中叶相符。

二说:根据族兄吴恒英口述,此桥始建于1754年(乾隆19年),由滠水吴氏十二世吴之琬倡修,侄孙吴中理募修;由于资金短缺,桥上的护栏没有完工。直至吴之琬之子吴宇泰成年后捐银百两,在桥上立了88个兽头作石栏。保护行人安全。后来,吴之琬次子吴宇春(笔者十三世祖)、三子吴宇泰去世后,都葬于高桥河对面的岐峰山。这种说法可以证实吴宇泰真实的生卒年月。

不管怎么说,滠水吴氏吴之琬家族几代人接力修建、维护“高桥”,为公益事业付出了极大的经济和人力成本,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功劳当被后人铭记。

 吴之琬倡修高桥

图文:吴恒祥

编发:吴恒祥

审稿:吴小艾

审核:吴合林


上一篇:热烈欢迎世吴主席吴国荣、祖地吴氏副会长吴卫国莅临湖北指导工作

下一篇:吴合林会长一行人应邀赴四川走访庆余堂吴氏宗亲



●声明: 声明:湖北吴氏网为公益性民间网站,旨在交流吴氏文化,收集吴氏族谱,帮助寻根问祖,挖掘整理民间文化遗产。原创作品版权属作者及本站所有!转载须注明作者及出处,且不得作为商业用途!

请留言

共 0 条留言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留言,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