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一日,在全国人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75周年喜庆之时,通山吴氏首届合修宗谱祭、颁谱典礼在其发源地一一阳新万春公园隆重举行圆谱交接仪式。一、通山吴氏概况
通山吴氏宗族,源于良材、良古两大公系,均为唐国史院著作郎拜谏议大夫競公之曾孙。良材公系来自于阳新永兴,良古公系来自于江西武宁,各支迁徙通山最早于北宋时期,最晚乃大明年间。诸始祖秉承祖训,开基创业,诲儿孙攻读诗书,辈出英才,代代为官,官至乡、县、州、府以及朝廷。数百年来,后裔衍播通山各地,乃至外县、外省,已发展百余庄,人口数万之众,可谓名门望族也。
二、历史背景
家谱,作为家族血脉的延续与传承,承载着寻根问祖的重任,它不仅记录着家族的历史,更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
昔日历届续谱,诸支各自为战,独立列派,导致世次难分,称谓难辨。有鉴于此,原国民党通山党部书记吴国模先贤,倾心倡导通山吴氏联宗合谱之大计,恰在筹备之关键时刻,一九四七年其因车祸而卒,故而中断。当今政通人和、庆云祥瑞,邑之异族,联宗合谱者,纷纷争先趋时告竣。由此,萌生了本届合修宗谱之念头。
三、建立机构
时隔70个春秋的2018年,由吴成功、吴义和、吴忠主、吴梓佳等人根据各姓统谱之趋势,再次倡导通山吴氏联宗合谱之大计,成立了机构、组织了专班。因新冠疫情,流行三载,无奈休停。于2022年秋重新启动,编委一班人带资奔江西、穿湖北、访陕西,跋山涉水,不辞辛劳,任劳任怨,终于赢得了绝大多数的族亲拥护与支持。此举,既迎合了各姓联宗合谱的趋势,又完成了前人尚未完成的事业。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四、具体措施
本届涉及三省八县七十四庄,范围广、任务重、责任大。欣有八旬老翁银光宗长鼎力相助;退休干部宝章、风明、长青三君建言献策;各支贤达无私奉献,众志成城,得以顺利告竣。编辑中,纂修人员精心细琢,承袭历届族谱之精华,借鉴其他族谱之优点,博采众长,推陈出新,改其不足,补其遗漏,与时俱进,凸显特色。故而采取“一统二改三补四增”之措施:一统是:统一派行,理顺世次,辨尊卑、序长幼(即以良材公为一世祖,良材公第三十七世统一启用新派行,因为良材公三十七世在通山的字派有“著、高、盛、家、承、还、邦,永、世、宗”等十个不同字派)。二改是:改旧时一次校对定稿为三次校对定稿;改历届驻谱局集中办公、集体伙食为家中办公、家庭就餐。为公家节省了资金费用。三补是:一补世系生殁庚公元年份;二补图案中的文字材料;三补上世系夫差与季札二公吊线图。四增是:增加查找对象速查表;增加吴氏先祖典故;增加族谱名词解释;增加五服九族图案,同时建立谱牒电子档,已填补历届谱中之空白。谱首分为五本,卷首一包含前奏、名人遗像、名人题词、组织机构、英杰名贤、谱序选辑、族规家训、吴氏典故、诗词对联、祠堂文化、综合汇编等文字及图片内容,卷首二至五是上古世系与吴氏先代世系和各公支至各庄世系纲。
五、寄予厚望
为充分发挥谱牒“存史、资治、教化”之功能,当以新谱为教材,襄宗亲:了解族史、尊宗敬祖、孝敬父母、友爱兄弟;铭记规训、讲究礼仪、诚信友善、遵纪守法;爱国敬业、勤俭持家、自立自强、齐奔小康;从政求廉、治学求精、在外发展、勿忘故乡。愿新谱能启迪吴氏后裔,不断进取向上,开创美好未来,以威震望族,告慰先祖在天之灵!
在祭谱仪式过程中,参会的全体族人在始祖良材公墓前进行祭拜。
在颁谱仪式上,主编吴梓佳将修谱过程作了介绍,出纳吴忠主宣读了为此次修谱的捐款族人名单和金额,其他的公支长者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图文:吴风雷
编发:吴德泉
审稿:吴小艾
审核:吴合林
2024年10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