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灵运(385—433),南北朝时期杰出诗人、文学家,世称“谢客”。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 ),生于浙江会稽。毗陵(常州)谢氏远祖。东晋时世袭为康乐公,世称“谢康乐”。曾任大司马行军参军、记室参军、太尉参军等职。刘宋代晋后,降封康乐侯,历任永嘉太守、秘书监等职。谢灵运博学,工诗善文,开创中国文学史上的山水诗派。留有成语“才高八斗”等。
季札(公元前576—公元前485),姬姓、吴氏。名札,号公子札、吴札、吴季子、延陵季子、延州来季子。公元前547年封邑延陵,为常州的历史之根,人文之源。他是先于孔子的圣人,中国诚信第一人。其三让王让之守礼、出使诸国之睿智、徐墓挂剑之诚信、观乐知政之博学、匡救陈国之仁义、躬耕延陵之贤达,是中国思想史、文化史、道德史、文明史的重要渊源。
在历史上,季札受到历代名家的褒赞,孔子称其为“天民”“至德”;司马迁赞其为“宏览博物君子”;宋武帝刘裕评价其“无古无今” ;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分别题匾“让德光前”“清徽绳武” ;班固、曹植、杜甫、李白、苏轼、包拯等大家,或撰文、或题诗,表达对他的崇敬。
吴王寿梦第四子季札,为维护《周礼》规定的“嫡长继承制” ,拒绝父亲要他继位的遗命,尔后担任吴国的外交部长。公元前544年,季札作为,奉吴王馀祭之命出访中原诸国,途经徐国(今徐州一带)时,前去与徐国君主会晤。徐君对季札身上的佩剑很是羨慕。原来,吴国汇集有多名铸剑高手,铸剑技术很是了得!故而吴地之剑享有盛名,吴国王室之剑更是剑中极品,成为吴国信物和象征,使者出使以佩剑分辨身份。
季札看出徐君爱剑之心,知道他不好意思开口求赠。季札心想:“自已与徐君有君子之交,自己理应以剑相赠。但此剑是国使信物,礼仪所备,暂不可赠。”于是,季札在心中作出承诺,等自己完成出使任务后返回时,再入徐国,赠剑徐君。
这种承诺,称为“心诺”。
半年多后,季札顺利完成使命,回国途中来到徐国,准备兑现心诺,谁知徐君已暴病身亡。季札闻之,随即去往徐君墓地吊唁悼念。拜祭过后,季札解下佩剑对着徐君的墓碑说:“君之厚爱,无以为报,国剑以赠,望君纳藏。”说完之后,把宝剑挂在护陵松树的树杈上。
徐公子不解,问道:“父王已逝,你何故赠剑墓地?”
季札严肃地回答:“前番在徐都,我已心许赠剑你父王,现今你父王虽已离去,但我心许未忘,此剑虽系季札之身,但已属你父之物。心诺不兑非诚也!国,无信而不兴;人,无信而不立;信,乃为人之根本啊!”说罢,季札在徐墓碑前焚香、酹酒,三拜相别。这件事迅速传遍徐国,徐国民众无不感动,嘉而歌之:“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
春秋一柄延陵剑,千古诚信传至今!延陵季子以剑践约,剑有价,诚无限。他把诚信作为处世准则,怀诚心,是为真;履诺言,是为善;既诚且信即为美。故诚信一词是人性真善美的凝集。季札“坟松挂剑”是中国诚信文化的源头,历史上评价季札所挂的是千金剑、信义剑、情谊剑、诚信剑。
接下来再说谢灵运拜墓,
所拜是庐陵王刘义真的墓。
刘义真(407—424),南朝宋武帝刘裕次子,很早就参加过刘裕恢复中原的战争,差点牺牲在关中。永初元年(420)封为庐陵王,不久被任命为侍中,都督南豫雍司秦并六州诸军事、开府仪同三司、南豫州刺史,出镇历阳(今安徽和县)。
宋武帝刘裕有七个儿子,永初三年(422)刘裕去世,由长子刘义符继位。刘义符自小顽劣,狎戏贪玩,与社会上的小混混差不多,根本不具备帝王的素质。由此,顾名大臣徐羡之等人密谋废立。
立谁继位呢?
按顺序,刘义真是宋武帝的次子,理所当然由他坐皇位。刘义真睿智策略,现在的说法叫作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与文化名人、宗教精英交谊,对未来有所规划。刘义真与谢灵运的关系相当好,虽然相差22岁,但二人既为忘年交,又有师生谊,俗话叫作“好到割头换颈根(脖子)”。并且二人政治立场相同,都看不惯徐羡之的作派,经常对他反唇相讥。刘义真计划自己登基后,重用谢灵运等知己。
《宋书·刘义真传》载,他“与陈郡谢灵运、琅邪颜延之、慧琳道人周旋异常,云得志之日,以灵运、延之为宰相,慧琳为西豫州都督”。 当年刘义真去往历阳赴任时,“与灵运、延之、慧琳等共视部伍”,等同于现在的检阅三军,一个影子政府公开亮相了。
正因为如此,当徐羡之密谋废刘义符另立皇帝时,考虑到如果刘义真继位,自己在朝廷上就没有立足之地,宰相位置就是谢灵运的了。这么大的官帽眼看就要脱下来,很不甘心啊!
不甘心有什么用呢?这是天注定的命!
俗话说“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徐羡之认为:不能认命,必须打拼,要把刘义真打下去,把谢灵运拼下去。徐羨之这个家伙,辣手哒!景平二年(424),他诬陷刘义真有武装夺取中央政权的野心,上奏少帝刘义符,将刘义真废为庶人,流放到新安郡(今浙江淳安)。俗话说,“打蛇不蛇讨命!”不久,徐羡之又派人将刘义真秘密处死。
当年七月,徐羡之等人废去少帝刘义符,由刘裕之第三子刘义隆登基。刘义隆虽然年轻,但倒有很强的政治敏感性。他知道徐羡之阴险狡诈,心狠手辣,自己能坐上皇位当然高兴,但二哥刘义真死得实在冤枉。所以,少帝刘义隆立即恢复刘义真的封号,迎回其灵柩,葬于朱方刘氏皇室墓区(今镇江朱方)。转年又采取非常手段,打掉了朝廷中的徐羡之集团。
当年刘义真被废为庶人时,谢灵运也同时遭到徐羡之的报复,排挤出京去往浙江担任永嘉太守。谢灵运得到刘义真被杀的噩耗,悲痛欲绝。元嘉四年(427),他专程从浙江去往朱方拜墓祭奠,写下著名的《庐陵王墓下作》五言诗。
谢灵运精通历史,对八百年前季札的情况很熟悉,对季札的品德很敬仰,有异代相识相交的感觉。早在永初二年(421),宋武帝刘裕写颂扬季札高风亮节的《延陵王赞》,据传就是由时任散骑常侍,作为皇帝顾问的谢灵运捉笔,帮他润色,赞辞为:
谢灵运来到刘义真墓地,虔诚献酒,沉痛祭拜。想起季札所拜是心心相印的徐君;自己所拜是交谊深厚的皇子,此情此景,何等相似!所以,他在《庐陵王墓下作》这首诗中,把季札徐墓挂剑之事作为比照和主旨,诗曰:
道消结愤懑,运开申悲凉。
神期恒若在,德音初不忘。
徂谢易永久,松柏森已行。
解读以上主要诗句:
“晓月发云阳,落日次朱方”句:谢灵运从浙江过来,经过常州西去,当夜宿于云阳(今丹阳)。次日拂晓上路,至太阳落山才走到朱方(镇江);
“眷言怀君子, 沉痛结中肠”句:表达自己心中的悲痛,与当年季札拜徐君墓的心情一样,很沉痛!俗话叫作很是“肚肠痛”;
“神期恒若在,德音初不忘”句:谢灵运把二人当年在京城上朝论政,下朝唱和的日子称为神期,把勉励之言称为德音;
“延州协心许”句:季札曾加封于州来(今安徽凤台一带),所以又称“延州来季子” ,他曾经立下赠剑徐君的心许。谢灵运在此主旨为赞扬季札挂剑事;
“楚老惜兰芳”句:典出《汉书·龚胜传》,西汉末年的大学者、楚人龚胜,不肯应篡国者王莽的征辟,绝食而死。其间“有老父来吊,哭甚哀,既而曰:‘嗟乎,薰以香自烧,膏以明自销。龚生竟夭天年,非吾徒也。’遂趋而出,莫知其谁”。谢灵运用这一典故的含义,是痛惜刘义真毁灭于高尚;
“解剑竟何及”句:表示对友人的惋惜——唉!人死不能复生。季札当年解剑相赠,但徐君已死,来不及了!所以季札挂剑坟松,以兑心诺。
“一随往化灭”句:今天我来吊唁拜墓,往事成为过眼烟云。现在的情景与季札吊唁徐君一样,阴阳两隔;
“举声泣已洒,长叹不成章”句:季札有剑,可以挂剑于墓表心迹。我谢灵运没有宝剑,那么就写一首悼念诗吧。由于心痛,只能叹息写得不太好。写完之后,我对着墓碑读给你听听。谢灵运一边读,一边眼泪索落落,哭得很伤心;
“抚坟徒自伤”句:这是谢灵运为自己算命——官场,太是险恶!太是险恶!!谢灵运一边抚摸坟土一边想:庐陵王啊庐陵王,你惨遭徐羡之的报复而被杀,我今后可能也是同样的命运。
果然不出所料,六年后的元嘉十年(433) ,谢灵运由于自己太是高调,得罪权臣,又处事不当被政敌借题发挥,被诬以“叛逆罪”流放。政敌不依不饶,继续攻讦。最后,谢灵运被处以斩首,时年49岁。一颗闪亮的文曲星由此殒落!谢灵运这首与季札神交于墓的《庐陵王墓下作》,成名篇收入《全唐诗》。
千山万水难堵血脉情 ——大冶外迁郧西陡岭宗亲回冶认祖归宗纪实
2024-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