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吴氏名流(87)
“陇东”院士吴骊珠
人如其名探骊得珠
——记我国最年轻女院士吴骊珠宗贤
吴骊珠院士、女,回族;1968年出生于甘肃天水,今年56岁。
她1990年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系;1995年博士毕业于中科院感光化学所,师从佟(音:同)振合院士。
1997—98年,吴宗贤在香港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导师为支志明院士。
毕业后在中科院理化技术所从事光化学转换的研究工作,现为中科院理化技术所超分子光化学研究中心主任,科技委委员。
吴院士主要研究领域和成果是: (1)研究利用太阳能光催化制氢、制氧和二氧化碳还原;(2)利用光化学反应洁净、节约、节能的特点,开发重要精细化学品的光化学反应和技术,发展高效、高选择性、环境友好的光化学合成新策略;(3)利用稳态和时间分辨的技术,研究激发态涉及的基本化学和物理过程─光诱导电子转移、能量传递、辐射、无辐射跃迁以及化学转换的机制、效率和动态学,为实现高效光化学转换提供依据。
吴宗贤长期从事有机光化学的研究,在有机光化学合成和人工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研究中有突破性进展,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她还承担了国家“973”重点基础研发项目、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和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等。
吴院士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第十届中国青年科技奖”、中科院:①“第三届十大杰出妇女”、②月华优秀教师奖”、③
“优秀导师奖”;“第七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中国化学会-物理有机化学奖“第三届中国化学会-赢创化学创新奖”、入选: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资助,结题被评为优秀,并获中科院“百千万人才(2006)计划”后续支持,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吴宗贤曾当选为:中国化学会第三十届常务理事,中科院院士;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超分子光化学实验室主任;物理有机和超分子化学专委会副主任、光化学和手性化学专委会委员、有机化学学科委员、女化学工作者委员;亚洲和大洋洲光化学协会理事;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吴院士曾组织、参与了多次国际国内光化学会议,应邀在IUPAC等重要国内外学术会议作大会报告110余场次,增进了学术交流,促进了我国光化学事业的发展。
吴宗贤还参与了国家基金委学科“发展战略”及
“前沿与展望”研讨和丛书编写。担任多个国内外学术刊物副主编或(顾问)编委;在国内外发表重要学术论文300余篇。
吴骊珠院士在实验室工作
2024年7月,她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
宗贤院士吴骊珠,你人如其名,探骊得珠,在有机光和人工光化学领域取得了辉煌的业迹。你是我国最年轻的女性院士和佼佼者!也是天下吴氏的骄傲!
吴忠祥搜集整理于云南昆明
2024年9月20日
作者简介:
吴忠祥,名祯祥、字铭,1952年4月生,湖北通城县大坪乡易畈村人,大专文化。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本村当“乡村医生”,后在咸就读,毕业后在咸宁地区(市)卫生局(卫生健康委员会)工作至退休。因勤于笔耕爱好写作,而被巜中国中医药报》(聘为:驻地记者)、《湖北日报》、国家《健康报》、《咸宁日报》等省市多家媒体聘为:通讯员。其利用业余时间无偿为全市医疗卫生系统的工作“鼓与呼”。工作三十年间,在上述报刊杂志发表文章200余篇,有多篇作品在报刊或专题(专栏)征文(参赛评选)中分获二、三等和优秀、鼓励等奖项。退休后,咸宁市卫生局鼓励并支持其编辑出版《卫生情结》吴忠祥作品集一书。
图文:吴忠祥
编发:黎 曙
审稿:吴小艾
审核:吴合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