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吴氏名流(108)
民以食为天
食以安为先
——记食品安全科学技术专家吴清平院士
宗贤吴清平院士,1962年11月15日出生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新铺镇东陂村,今年62岁。
吴宗贤1980年在蕉岭中学考上华南农业大学,1984年获:华南农大林业学士学位。
1986年3月8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又获得:华南农大森林保护专业硕士学位。1999年再次获得:华南理工大学发酵工程专业博士学位。
他是: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广东省科学院学术委主任,中国食品科技学会副理事长、食用菌名誉会长、国家微生物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
吴博士主要从事微生物安全与健康菌种、基因与组学大数据库构建和应用研究。
他发明了先进的共性监控技术并建立了相关理论体系,研制出重点 产业食品安全控制技术和与国际接轨的先进标准,解决了食品安全中的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推动了我国食品安全不断向产业健康发展。他带领团队首次 系统完成全国致病微生物风险调查和识别,构建起我国最大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风险识别数据库,基因指纹图谱库和菌种资源库 ,保藏菌种2万余株。同时揭示了我国重要食 、药用菌新资源分布规律,建立了我国首个包括非洲和西藏在内的野生种质资源库和基因指纹图谱库,保藏菌种近万株、成功驯化野生品种67个, 引领广东省食用菌规模化生产和精深加工走在了全国的前 列。为我国食品微生物安全监测和控 制技术创新,以及食品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吴宗贤主持国家和 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45项,取得:国际先进水平成果39项;获授权发明专利95件,实用新型专利 13件;他制定国家级标准8项,地方标准3项。
吴博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6项、二等奖4项,中国专利优秀奖3项;广东省:①.科技进步特等奖一项,②.专利金奖1项,③.丁颖科技奖一项,④.首届发明人奖一项,⑤.省、市(广州)专利优秀奖各二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等。
吴清平院士(右二)在带教研究生
吴宗贤还入选: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广东省百名南粤杰出人才培养工程等荣誉,因此他是国务院政 府特殊津贴专家。
吴博导2015年12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并担任:第十三届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十届副主席。
他在 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370余篇,其中SCI收录187篇。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以质为本、质以诚为根”。西汉先哲司马迁早就曾告诫人们的话,在“谈食色变”的今天,虽然“放心食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食品安全任重道远;但是吴宗贤为保证国人、世人的食品安全和身体健康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功不可没!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有对吴院士浓墨重彩的光辉印记!
吴忠祥搜集整理于云南昆明
2024年12月9日
作者简介:
吴忠祥, 名祯祥、字铭,1952年4月生,湖北通城县大坪乡易畈村人,大专文化。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本村当“乡村医生”,后在咸就读,毕业后在咸宁地区(市)卫生局(卫生健康委员会)工作至退休。因勤于笔耕爱好写作,而被巜中国中医药报》聘为:驻地记者,国家《健康报》、《湖北日报》、《咸宁日报》等多家媒体聘为:通讯员。其利用业余时间无偿为全市医疗卫生系统的工作“鼓与呼”。工作三十年间,在上述报刊杂志发表文章200余篇,有多篇作品在国家和省、市报刊或专题(专栏)征文(参赛评选)中分获二、三等和优秀、鼓励等奖项。退休后,咸宁市卫生局鼓励并支持其编辑出版《卫生情结》吴忠祥作品集一书。近两年,又在《湖北吴氏网》发表“当代吴氏名流”、“与吴氏有关的成语典故”系列及游记、政论文、对联等作品160余篇。
图文:吴忠祥
编发:黎 曙
审稿:吴小艾
审核:吴合林
厦门吴氏委员会前往同安区洋厝埔村召开《厦门吴氏统谱》编撰工作会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