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伯选择吴作为国名,主要是因为“吴”在当时的语境中有特定的含义和象征意义。根据《史记》记载,泰伯和他的弟弟仲雍为避让王位,长途跋涉迁居到荆蛮之地,并自号勾吴(“勾”,古越语指“王”,“吴”,古越语读“吾”,泰伯自号勾吴,与勾践王一样,是王吴、成为吴王)。那么,泰伯所建之国为何自称“吴”而非其他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一历史话题。
首先,泰伯避让季历顺利登上王位,出走自立之国,不可能分庭抗礼称周,也不可能仍属商,而“虞”当时与“吾”和“吴”同音,商周前朝之虞舜是最佳选项。舜为五帝之一,受尧禅让而称帝,国号“有虞”,故为“有虞氏帝舜。”因此,泰伯建国,非周非商,取“虞”的可能性较大。同理,吴在古代汉语中与“虞”同音同意,而虞舜是古代传说中的圣王,所以泰伯选择吴作为国名,也有借虞舜的威望来增强自已国家的合法性和影响力。另一种说法为,“吴”字其实就“鱼”字,在中国古文中,鯱、五、鱼、吴四字为同音字。长江太湖一带,河道纵横交错,先民们以渔猎为生,泰伯和先民便把鱼作为“图腾”,乃至国号。
一、泰伯建立吴国的背景和动机也值得关注
泰伯带着二弟及族人远赴千里之外,来到句吴这个地方,不仅是为了避让王位,也是为了在新地方开创一番事业。吴国的建立标志着周朝势力在东南地区的扩张,对当时的政治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泰伯这一举动不仅体现了他对家族和国家的忠诚,也展示了他让位的决心。
二、吴国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吴国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与泰伯的选择密切相关。泰伯开创了江南文明,建立了江南第一村为荆村(用荆条搭建的屋),建立了第一都为梅里,建立了第一国为吴国,并带来了中原的先进与文明,促进了当地的农业和手工业、种桑、养蚕、纺织以及生产陶瓷、冶炼青铜器、经济的发展。他还改变了当地百姓的饮食习惯,从半生食变为全熟食,改善了居住环境,从搭棚为窝到建村立巷。吴国的文化深受虞舜的影响,融合全国东、西文化,奠定了江南古文明的基础。泰伯隐姓埋名奔江南,不会用人们知道的姬周名号,而自称来自虞舜后裔虞国,入乡随俗,则很容易站稳脚根,受到人们的拥戴和敬仰。
三、泰伯对江南的贡献
泰伯对江南的贡献主要有:医学、饮食、养生的开发,泰伯的到来,带来了中草药的医学用途,推广推拿、按摩、热敷、刮痧等治疗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江南地区的医疗水平和生活质量。作为吴国的第一代君主和东吴文化的始祖,在江南地区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他不仅教化乡民,建立江南第一村荆村和江南第一巷蛮巷,还开创了江南第一条人工河泰伯渠,这些成就使得荆村和梅里成为了江南地区的重要文化和经济中心。因此,荆村和梅里不仅因为泰伯的功绩而得名,也成为了江南地区的重要历史遗迹,被称之为“江南人文始祖”更是当之无愧。
综上所述,吴泰伯对江南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泰伯的智慧如同深邃的海洋,无论何时都显得如此博大精深,令人敬仰!为江南地区的开发和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汉川市泰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024年10月16日
作者:吴腊保
编发:吴 杰
审稿:吴小艾
审核:吴合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