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吴氏资讯 ◇湖北吴氏网

探寻鄂陕情缘 传承文化根脉——崇阳县政协赴陕南开展“寻觅乡音探访同源”大型文史调研

  

探寻鄂陕情缘 传承文化根脉——崇阳县政协赴陕南开展“寻觅乡音探访同源”大型文史调研

914日至22日,崇阳县政协联合崇阳县融媒体中心组成文史调研采访组,远赴陕西省安康市开展了一场跨越千里的文史调研活动。此次调研旨在寻访早年自崇阳迁陕先辈的后裔,探寻两地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探寻鄂陕情缘 传承文化根脉——崇阳县政协赴陕南开展“寻觅乡音探访同源”大型文史调研

由崇阳县政协副主席吴梅芳带队的调研采访组先后深入安康市旬阳市、紫阳县、汉滨区等地,实地走访了多个村落,与当地崇阳移民后裔进行广泛交流。在旬阳市桐木镇梅花村,调研采访组受到了村民们热烈的欢迎。村民们用略带生疏却真挚的崇阳乡音热情相迎,瞬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梅花村党支部书记丁化礼介绍,清代湖广填四川大移民中,湖北崇阳先民迁往陕南地区,他们将崇阳乡音作为血脉印记,代代相传,形成了独特的语言特色。村民程良展示了泛黄的族谱,讲述了家族自鄂入陕的风雨历程。调研采访组还了解到,梅花村崇文重教之风浓厚,自1983年至今,已走出163名大学生,其中包括3名博士、7名硕士。

探寻鄂陕情缘 传承文化根脉——崇阳县政协赴陕南开展“寻觅乡音探访同源”大型文史调研

在紫阳县,调研采访组见到了崇阳移民后代周景山。他向调研组展示了精心修撰的族谱,讲述了周氏家族自崇阳至紫阳的十代传承和艰辛的寻根之旅。族谱不仅详细记载了家族的世系、生卒年月等,还特辟寻根纪实篇章,记录了寻根过程中的点滴。此外,调研采访组还参观了茶马古道遗址,了解到这条古道不仅是崇阳移民迁至紫阳的生命通道,也是两地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探寻鄂陕情缘 传承文化根脉——崇阳县政协赴陕南开展“寻觅乡音探访同源”大型文史调研

在汉滨区,调研采访组了解到崇阳移民后裔在教育领域有着突出的贡献。陕西经贸学院的创办者李刚,作为迁陕崇阳后裔,始终将读书明理放在首位,深耕教育领域三十余年,累计培养了17万名学子。

探寻鄂陕情缘 传承文化根脉——崇阳县政协赴陕南开展“寻觅乡音探访同源”大型文史调研

此次文史调研活动,不仅深入探寻了崇阳与陕南之间的历史文化渊源,感受到两地人民深厚的情感纽带,也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两地文化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崇阳县政协表示,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加强对文史资料的整理和研究,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更大的力量。


 

来源:云上崇阳网 

全媒体记者:胡昊宇

编发:吴德泉

审稿:吴小艾

审核:吴合林

 

2025.09.23


上一篇:骄傲!北京九三阅兵式上的黄冈人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



◆声明:湖北吴氏网为公益性民间网站,旨在交流吴氏文化,收集吴氏族谱,帮助寻根问祖,挖掘整理民间文化遗产。原创作品版权属作者及本站所有!转载须注明作者及出处,且不得作为商业用途!——特此声明!

文章评论

验证码 表情

共 0 条评论(管理员审核才能显示),查看全部
  • 还没有评论,赶紧来抢首评吧~

最新留言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