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末年,泰伯三让周王,奔江南至荆蛮,梅里筑城建吴都,而后,周章授封、寿梦中兴、季子传承后三让、阖闾强盛、夫差中原称霸到失国,经历25位国君,立国约650多年。
然而,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攻占吴国,逼死夫差。越王几乎将吴国子民赶尽杀绝,更惨的是实施灭绝吴国的文化和历史。从此以后,吴国没有了文字历史档案,只有(其它诸侯国)旁证资料和传说。所以到当代,人们基本上只知道吴国开头和结尾的历史。其中,第六世至第十七世国王的历史和故事基本没有,至于这些国王所在的国都在什么地方根本不知。
吴国断层500多年的古都历史文化,这是一个千年之谜,也是历史的欠缺,更是咱们吴氏后人的共同遗憾。
2007年9月,在丹阳葛城考古现场传来了佳音,发现了2500年至3000年的吴国城址,从此,揭开了吴国第二都城的神秘面纱。
春秋吴国政治中心的转移
中国的古人类已经在吴地活动了30多万年,最初主要在宁镇丘陵地区,旧石器晚期扩大到太湖流域;到新石器时代时期,太湖流域创造了发达的新石器文化,水平超过宁镇地区。大约在四千多年前,良渚文化突然消失。商初,宁镇地区水平又超越太湖流域。
宁镇和太湖两个区域的文化分界线大致以茅山一线,在丹阳、常州、江阴的文化遗址中多发现两种文化的叠压和交错情况。进入夏商时期以后,商文化势力已经渐次南下,到达宁镇地区。商末,“太伯奔吴”,随着先周文化的南下,有些学者认为,周人在太湖流域的无锡梅里首先建立了统治中心“句吴”,其应为和当地荆蛮族人融合的部落。
公元前1046年,周灭商后,势力进入宁镇地区,分封吴于宜地(唐兰先生称应在今江苏丹徒一带),2007年,江苏丹阳市葛村、珥村遗址的初步发掘,经专家论证,为西周至春秋时吴国早期城垣遗址。吴太伯玄孙君系五世周章“君吴”,周武王封周章为吴伯,吴国正式归属西周政治疆域范围。由于当时宁镇地区比太湖流域发达,为了便于统治并与中原沟通,太伯之后吴人受封进入宁镇地区,和当地文化融合。
近年来考古发现,丹徒大港至谏壁一带发现了吴君周章、熊遂、余昧等吴国大型贵族墓葬,对探讨吴国的社会形态提供了翔实而可靠的佐证,宁镇地区成为吴国的政治中心。相反,太湖流域文化显得相对衰落。目前以土墩墓为代表的西周时期吴国文化,范围所及东到上海金山,西达皖南屯溪,南至苏浙交界的太湖沿线,北过长江。分布比较密集的是宁镇地区。其中,江苏丹阳市经遥感普查发现台形遗址44处,土墩墓434座。宁镇地区还发现了大量的西周青铜器,代表性的有1954年在江苏丹徒大港烟墩山宜侯墓出土的宜侯久 一 簋,(铭文中的虞侯久一 ,即宜侯久一 ,也即吴侯久一 。唐兰先生指出即吴国君主周章,墓为周章墓。)
1976年,江苏丹阳市司徒乡一处出土的西周中晚期的26件青铜容器中,有国宝级文物凤纹尊。其它有安徽屯溪西周贵族墓出土的青铜器,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青铜礼器,代表了吴国文化的成就。早期吴国政治中心转移到宁镇地区后,宁镇地区发达起来,文化上向北发展,向西开拓,奠定了吴国早期统一疆域范围,在吴国迁都苏州前,宁镇(丹徒、丹阳)地区一直是吴地政治、文化的中心。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在今苏州营建都城,俗称“阖闾城”、“吴大城”,春秋后期,随着太湖流域的发展以及便于与越国的战争,吴王阖闾迁都到此。吴国都城所在地也就改称“吴”,太湖流域再次成为吴国的政治中心,经济、文化发展的重心也随及向太湖流域移动,此后吴地以苏州为中心的格局一直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丹阳.有吴国先期文明
葛城以前,已有早期文明。丹阳,地处宁镇丘陵和太湖平原交替地带,山川秀丽,河网密布,物产丰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坐落在丹阳南门外的凤凰山遗址,就是丹阳六千年前远古文化的见证地。经过1989——2010年的三次考古发掘,发现叠压的文化层共有八层,最低的第八层,就是新石器时代的马家浜文化。证明早在6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起源农耕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丹阳曾属吴、越、楚、等国,其名始称朱方、云阳。行政建置始于楚威王灭越后,初置云阳邑。
秦代及其以后,初为云阳县,后名曲阿县。
新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改曲阿为风美县,后又复名曲阿或云阳县。
晋太康二年(281年),分曲阿西南延陵乡置延陵县,分东北部置武进县。
隋时,丹徒、兰陵(原武进)县分别并入延陵、曲阿县,并以曲阿南金山乡置金山府(后改置金山县,即今金坛市)。
唐代,于武德二年(619年)至五年,曾“以曲阿置云州”,又改云州为简州,并分置武进、丹徒两县。 唐天宝元年(742年),改曲阿为丹杨(阳)县。
宋熙宁五年(1072年),废延陵县为镇,划入丹阳(宋太平兴国中撰成的《太平寰宇记》载:“唐代从木之丹杨,即今从阜之丹阳也”。又,《旧唐书》、《新唐书》、《元和郡县志》等皆云唐天宝元年改为丹阳县。按此记载,本书叙述宋代以后史事,一律称丹阳。)自此,县境地域基本稳定,丹阳其名延续至今。
1987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改名为丹阳市。也许是丹阳人民热爱家乡之故,并因城南有座凤凰山,城内有处地名为朝阳,故美其名曰“丹凤朝阳”。
珥陵古镇.历史悠久
珥陵的由来:公元502年,南齐萧衍废齐和帝,改国号为梁,是为梁武帝。武帝有一宠妃,乃珥村蔡氏。蔡妃美丽大方、知书达理,更与当朝皇后相处融洽。后来,梁武帝曾经赠送一付耳环于蔡妃,据说是价值连城。后来,皇宫里的人又习惯称她为“珥妃”。
蔡妃一直常怀思乡之情,怎奈处在深宫,身不由己。然而,却红颜薄命,年轻貌美的珥妃得疾病而死,武帝按照她的遗愿,将蔡氏葬到她的家乡二村。于是,二村遂称珥陵,并发展成一个中心镇。
时至今日,已无人知道“珥陵”究竟在哪里,只是传说蔡皇妃的陵墓葬在珥陵的东南方。
太子庙高头村文物遗址
2005年,在中仙村万亩良田改造、大规模土地平整时,推土机赫然推出了商周时期至汉朝以前的文物和遗址,也就是1800年至3500年前的历史和文物,出土有三个历史文化层。上面第一层,有一区西汉富人墓、东汉武将墓,分别出土了随葬品、瓷器、陶器宝剑等许多文物。中间第二层,是战国时期的古墓,出土有非常精美的玉璧。第三层,也是最底层,是商周时期的村落遗址,出土有石锛、石斧、鬲片、鬲足等文物。
考古发现葛城遗址
关于葛城,当地人称“阖城”,少文化人误读为“黑城”,丹阳方言“阖”与“黑”、“城”与“村”同音。“阖城”或与早期“阖闾城”相关。
根据当地的一座古桥上刻着的“葛城桥”判断,葛城的地名由来已久。葛城地处珥陵东南六里的偏僻处,交通不便,很少有人知晓。
在考古现场,记者发现,虽然“葛城”已经几乎在地面消失,但古城的轮廓依稀可见,护城河清晰可辫。只不过,曾经高达10多米、宽約24米的城墙,已经被杨树林替代,至今仍然有約50米城墙伫立地面,只不过地面高度只有5—6米。据考古人员测量,古城遗址东西长200米,南北长190米,这里只是内城,西周时这么大的内城规格已经很高了。
古城遗址占地面积86亩,三道环濠面积約200余亩,遗址核心面积有64亩,遗址高出地面3米,每道环濠围绕遗址周围而开挖,距遗址分别有8米、40米、60米距离,环濠深2—3米。古代的城有城有廓,即内城和外城,‘筑城以守君,造廓以卫民’,普通人不可能住在城里。葛城的形制很独特,水和城环环相套,从内城往外走,越过8米宽的壕沟,就是60米宽的外城,城外又是一道壕沟,目前可以确定的是三层水环绕两层城。这种水环城、城环水的结构和常州的春秋淹城一样,但葛城的内城比淹城时代更早、规模更大。
为了揭开“葛城’遗存的神秘面纱,丹阳市文化部门积极筹备经费,准备勘探试探工作。2007年6月,镇江博物馆获准对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和勘探试掘,自7月上旬考古工作开始,在镇江博物馆研究员肖梦龙,武汉大学教授杨宝成的带领下,经过两个多月的考古勘探,“葛城遗址”神秘面纱已被初步揭开。考古人员首先对遗址进行一次比较全面的勘探和开挖二至三个探方,摸清其地下文化层堆积情况。
经过试发掘,三个探方出土了以下文物:1,石器:石钺、石犁、石箭镞。2,青铜器:箭镞、铜器残件。3,工具:陶鱼网坠。4,红夹砂陶炊器锥型鬲足、鬲口沿及腹部等。5,泥质灰陶盘、豆、黑皮陶豆、内刻纹盆、圆底红陶瓮、罐等。6,几何印纹硬陶坛、罐等。7,原始瓷豆、碗。纹饰包括:粗绳纹、细绳纹、蓝纹、回纹、折线纹、方格纹、云雷纹、菱形填线纹、编织纹等。
在“葛城”中央,考古人员发现,有一座房屋的遗址,这座房屋很大,现场遗留的火烧土证明,这座房子的面积至少在25平方米以上,而当时一般住户面积也只有10平方米左右,这座房子用途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通过对出土遗物的器型纹饰特征考查,“葛城”遗址的时代,可以定为西周中期至春秋,下延续到战国早期。
葛城考古发掘后,丹阳市政府在2008年10月12日,召开由12位专家参加的江苏省、国家高层论证会、新闻发布会,宣布对境内葛城遗址的考古成果,一致认为:葛城遗址为江苏省境内,时代最早、延续时间最长、保持较为完好、内涵极为丰富、西周至春秋晚期的吴国古城,其时代贯穿整个吴国历史,其面积、规格远远大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淹城遗址。
负责人之一的专家杨宝成认为:吴国早期没有大城,新发现的丹阳吴国葛城“城址”跨度长达500余年,
江苏省文物局龚良院长:经考古论证可以明确,葛城具有政治、文化中心的性质。
珥城——葛城的弟妹城
珥城遗址,在葛城遗址向北5里,现在的珥陵镇向南1里路
考古发现葛城遗址后,在葛城遗址周边,进一步考古勘探又发现了“珥城遗址”,它是葛城遗址的“弟妹城”,也可能是一座商业或者军事重镇。
据我熟悉的好友——珥陵镇上的陆振球说:珥陵镇上的人自古以来管珥城遗址叫“葛家港”。相传,三国东吴时期,孙权将功臣诸葛勤(诸葛亮之弟)被封于葛城,珥城作为弟妹城,诸葛勤也会带家人身居珥城,同时在军事方面又使用珥城。那珥城称为葛家港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珥城遗址,应该是葛城的有机组成部分。
神墩遗址.祭祀坑内插有青铜剑
在葛城北偏西2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叫神墩的方形大土台,长80米,宽70米,高约4米,周围被30多米宽的水面环绕。发掘前,神墩上是一片菜地,这里因地理位置偏僻得以保存至今。
考古人员在发掘考古时发现,神墩的中心有一个约400平方米的大祭祀坑,深达3米,围绕着它还有数十个小祭祀坑。每个祭祀坑都被反复使用过,坑内出土的有鬲、罐、豆等盛器和炊器,这说明当时可能用食物作祭品,而这些陶器在使用后基本被打碎,这也反映了一种祭俗。?
但令考古人员不解的是,就在大灰坑的中央,一把青铜剑孤独地斜插在土里。这个剑看起来还是比较锋利的,只是剑身没有铭文。“这是一把柳叶剑,剑首为圆形,剑柄扁,中有扉菱,从剑刃仍然锋利看,是一把兵器剑。”为何剑插在土里没拿走,留到2000多年后,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吴家村大坟.疑似吴国陵墓
我的老家吴家村,在葛城向西北4里路,在村的东南边,有一大片高出地面3——5米的墓群,就像三个小山丘,呈三点角型紧联在一起,村上人一直叫它为“大坟”,面积有30多亩地。
听老人们说,从古以来至解放前,高墩上一直是树木杂草丛生。解放后五六十年代后,其中,一区坟地,开垦种上了桃树瓜果等作物。一区坟地,生产队砌了养猪养牛的“社房”。 一区坟地,平整后做了打谷场,并砌上了仓库和蚕室。在平整土地、开挖扣牛塘和猪粪池时,发现有好多处不知多少年前的木质棺材。八十年代分田到户以后,农户为了砌楼房,又不断的到打谷场这一片区上面去取土,从中发现了很多砌筑在地下的古代砖墙和陶罐等文物。
就说这大面积砌筑在地下的古砖墙,保存了约2500年后,看上去比较有规则。八十年代有村上人将挖出来的古砖,拿回去砌养猪羊的小屋。这些数千年前大块的古城砖,如今保存度都比较完好,现在那片打谷场地下还埋藏着很多古砖,村上有两家养猪羊的小屋墙上还可以看到。
对于这一区墓群,我一直觉得是一个迷,究竟是谁家的坟、那个朝代的坟?是国王后妃、还是王公贵族?
经我考察发现,从葛城遗址到神墩遗址,再到珥城遗址同时有一条河相互连贯,而这条河上,又有专门一条支河通达墓群。
综合勘察分析,研究推理,很有可能就是西周至春秋吴国时期、其500多年、約十八世国王的陵墓,一条通往墓群的叫“梦安里” 的河流,就是吴王寿梦过逝后,其灵柩上船运往墓地的河道,而“梦安里”的河道名,应该就是指吴王寿梦来陵墓安息的含义,距梦安里最近的有古砖墙的那片陵地,可能就是陵墓前的纪念堂,或者殡仪馆之古建筑。
很惋惜,2007——2008年葛城遗址考古时,我当时还在珥陵乡政府上班,因工作比较忙,也由于自己对确认吴国陵墓的历史认知缺乏自信,勇气不够,而没有去汇报和请求考古人员,顺便对这区墓群进行考古发掘,但这已成为我的遗憾,但同时又是我一直坚持不懈的诉求。
葛城运河.从伯渎走向邗沟
泰伯奔吴,建立勾吴国。梅里开伯渎,泰伯第一撬的土,开始种下了运河文化之树。从而吴国“伯渎运河”在梅里生根,去葛城开花,到扬州结果。然而中国运河也走过了四个历程:梅里伯渎,葛城运河,淮扬邗沟,京杭运河。
为此,我提出了一个“葛城运河”新的课题,也和大家共同讨论。先将我个人的初步概念进行解读。
从泰伯开“伯渎”到夫差挖“邗沟”的六百年间,运河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泰伯、仲雍后,第五世周章开始走出梅里,向西往镇江丹阳发展,逐步定都到丹阳“葛城”。大约存续五百年。在这期间,葛城吴国大量开发了诸多的河道,形成了系列葛城运河。同时又为邗沟的产生创造了基础和前提,这就是葛城运河的拓展与实践。
根据以上近五百年葛城吴国发展强大的历史资料,可以看出,早在公元前658年,吴王寿梦的祖父(吴国第17世君主)吴子句卑主政时期(也是夫差失国前185年) 吴国就已经拓展到淮河以北500里的地方。那时吴国葛城的运河已经建设发展了350多年。
城区河道:
经葛城及周围实地勘察发现:葛城东面有一条“丁义河”,南段从里庄的荆城港起,向北经葛义村、阖城、
王府庄、盛甸桥、翟家桥、北墓、至陵口入现在的京杭运河;
葛城南面,从丁义河开始有一条河叫长沟,向西约2里就是神墩遗址,这一段叫“南长沟”;然后转弯向北约3里是吴家村陵墓 ;再向北3里就是珥城遗址,这一条河叫“西长沟”。珥城遗址北面有一条河,西连“西长沟”, 东连丁义河,这一段叫“北长沟”。
在南北向的丁义河与丹金河之间,有五条东西向的横沟相连,分别叫:前长沟、上长沟、下长沟、里长沟、北长沟。
其中 “上长沟”是葛城古都区域的主河道,也是中心河道。它西从丹金漕溧河向东流入丁义河,河上由西向东分别有车垛桥、观音堂桥、斜角桥。它东与丁义河连接处叫“漕口”,西与丹金溧漕河和延陵“左渎”河交接处叫“港口”。
外延河道
再据我所了解也经过现场实地考察,进行深入探索研究、梳理归纳后,我认为:在无锡梅里与丹阳葛城之间,也就是现在的苏南地区,经过近五百年,葛城吴国君主的努力开发,已经造就了两纵三横的河流主干道,基本实现了“葛城运河”从伯渎走向邗沟的过渡。
纵向运河
1,葛城东面的“丁义河”,南段从里庄的荆城港起,向北经葛义村、阖城、王富庄、盛甸桥、翟家桥、北墓、至陵口入现在的京杭运河;
2,葛城西面的“丹金溧漕河(珥渎河)”,南段接溧阳的“胥溪河”,向北经溧阳、金坛、珥陵、丹阳接入现在的京杭运河;
横向运河
3,葛城向东的“鹤溪河”,西段从“丹金溧漕河”与“延陵河”交叉处的“港口”起,向东经“车垛桥”、“神墩遗址”、“葛城遗址”、里庄、导墅、蒋墅、至奔牛入“苏润河”即如今的京杭大运河
4,葛城南面的“胥溪河”,是吴王阖闾指派伍子胥开挖而成,东段从无锡西太湖起,向西经宜兴、溧阳、高淳入长江;
5,葛城,北面,暂时冠名为“苏润河”,东段从苏州无锡的“伯渎港”起,向西经常州、奔牛、吕城、丹阳至镇江丹徒(古时称润州)入长江,即邗沟的长江对岸。此段河道应该在吴王阖闾之前已经形成,这就是如今京杭大运河(苏南运河段)的前身,也为阖闾及夫差推进中原,做好了水路交通的准备。
按照历史演变及研究分析,吴国向淮北及中原的逐步进展,应该是有以上系列葛城运河作为坚强后盾并为支撑。
从泰伯开伯渎到如今的京杭大运河,伯渎运河及延续发展的葛城系列运河,其水利交通文化源远流长,它兴修了水利,便利了交通,发展了农业,带动了工商,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它是中国三千年活的历史文物,更是三千年不断的运河文化传承。
古延陵.季札墓.与丹阳之缘
吴国第二古都在何处,存续多少年代,季札让王,躬耕九里,册封延陵在何方,这都是千古之谜。对此,我非常感兴趣,十多年来苦苦探究。随着2007——2008年考古发现葛城遗址,历史及文物考古专家在丹阳论证会中,已基本给出了答案。然而,有关延陵及季札墓仍有诸多悬念。
天赐良机,近期我终于有幸,接通了丹阳历史文化研究会,杨训会长的电话,我诚恳向他请教,他也很乐意并充满热情,向我传述了很多有关丹阳人文历史信息,尤其对丹阳(葛城古都、春秋延陵及九里季子)吴文化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他并郑重向我推荐了:2008年3月8日发表的《季札墓考》和2014年6月4日发表的《古延陵地域考》,此历史价值都弥足珍贵。
古延陵地域
今江苏省丹阳市,春秋时位宜邑一带,句吴设云阳驿、云阳邑。春秋末年,中国始建郡县制,云阳邑为战国楚邑。
秦设置云阳县,为古邑之一。汉名曲阿县,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始,称丹阳县,一直沿用至1987年撤县改市。建城2400余年,邑南凤凰山遗址的发掘,将丹阳市的人文历史发端可以推朔到约6000年前。
今延陵镇,位于丹阳市南,春秋属句吴,为季札采邑。秦、汉属云阳(曲阿),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设延陵县,属晋陵郡(州治晋陵县)。丹徒县并入延陵县后,延陵县一度移治润州(今镇江)。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撤县为镇,归属丹阳县。
2007年10月12日,丹阳市珥陵葛村遗址的发掘,考证是西周中、晚延至春秋战国时期的句吴国城址,是迄今发掘最早的(句)吴国第一城(现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当地人称“阖城”,少文化人误读为“黑城”,丹阳方言“阖”与“黑”、“城”与“村”同音。“阖城”或与早期“阖闾城”相关。该遗址和今荆城港、珥塘村、延陵镇毗邻,均在今丹阳市南与今金坛市交界处。
早期吴国政治中心转移到宁镇地区以后,宁镇地区发达起来,文化上向北发展,向西开拓,奠定了吴国早期统一疆域范围,在吴国迁都苏州之前,宁镇(丹徒、丹阳)地区一直是吴地政治、文化的中心。而今常州市长荡湖、滆湖、淹城至今无锡市一带当时尚是沼泽荒僻之地。
由上知,秦时,云阳(今丹阳市)境内西南就已有延陵地名。
1954年,丹徒(今镇江市丹徒区)烟墩山出土“宜侯夨簋”,“虞侯夨即宜侯夨,也即吴侯夨。”唐兰认为即吴国君主周章,墓即周章墓。“宜”的地望应在今丹徒一带,“宜”当是东南一个相当广阔的地区。
笔者认为,“延”者,延续也;“陵”者句吴五世君主周章墓也。延陵,延续姬姓吴氏血脉之意也。古延陵地域在今丹阳市南,含武进、金坛与丹阳毗邻部分地域,中心在今丹阳市延陵镇。
季札的采邑延陵
季札,因三让王位,逊耕延陵。吴王余祭封延陵为其采邑,史称“延陵季子”。延陵,春秋吴地。其时当地尚无建置,为吴楚边界地区,是“厥田唯下下”的荒僻之地。《史记》也称“楚域之地,地广人稀”。季札是先逊耕后封邑,其采邑应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条件,如去榛莽荒芜水泽之地则很难生存。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五;江南道一润州延陵县》载:“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分曲阿(今丹阳市)之延陵乡置延陵县,盖因季子以立名也。又《汉书•地理志》,季子所居在今毗陵(江苏武进),本名延陵,至汉始改。然今县北(指武进北,今丹阳市延陵镇)见其有祠,或当时采地所及,其地亦曰‘延陵’”。北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废延陵县为镇,归属丹阳县。
常州,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始置州治晋陵。武进县,“春秋吴延陵邑。汉置毘陵县,晋分置武进县,梁废。故城在今江苏武进县西北七十里。唐复置,即今治。”
季札所封延陵,笔者认为,古遗址应在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金坛市和丹阳市东南部交界地域。
季札墓在丹阳市九里
今江苏省丹阳市,春秋时位宜邑一带,句吴设云阳驿、云阳邑。春秋末年,中国始建郡县制,云阳邑为战国楚邑。
秦设置云阳县,为古邑之一。汉名曲阿县,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始,称丹阳县,一直沿用至1987年撤县改市。建城2400余年,邑南凤凰山遗址的发掘,将丹阳市的人文历史发端可以推朔到约6000年前。
今延陵镇,位于丹阳市南,春秋属句吴,为季札采邑。秦、汉属云阳(曲阿),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设延陵县,属晋陵郡(州治晋陵县)。丹徒县并入延陵县后,延陵县一度移治润州(今镇江)。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撤县为镇,归属丹阳县。
延陵镇九里有季子庙,始于汉,盛于唐、宋,延于明、清至今,世称“江南第一大庙廷”。公元前473年,吴国君主夫差失国,越灭吴后,季札后人仅有四子子玉一支血脉,隐姓埋名,世代一直坚守家园,岁岁祭祀吴氏始祖季札墓塋,并在墓左侧建立季子祠。古时,祠四周水泽万倾,沸井百余。今尚存沸井六口,三清三浊。汉时,儒学渐兴,誉为“儒家先驱”的季札,其君子之德被司马迁誉为:“延陵季子之仁心,慕义无穷,见微而知清浊,呜呼,又何其闳览博物君子也!”(《史记•吴太伯世家》)。
笔者推定:子玉后人据家中祖藏的孔子手迹,放大刊石立“十字碑”于墓前。晋代,季子庙“世经五代,年积千祀,而坟垅勿剪,庙宇长存”。唐开元年间(公元713年——公元741年),延陵九里季子墓前“十字碑”因年代久远,风化开裂,铭文残破,唐玄宗令“殷仲容摹拓其本”。唐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时任润州(今镇江市)刺史萧定将“十字碑”按殷仲容拓片重刊于石,并亲撰碑文《改修吴延陵季子庙记》,请唐代知名书法家张从申书于碑阴。其唐碑距今已有一千二百余年,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丹阳知县周霖为方便瞻仰者,照原样摹刻一碑立于驿站,此碑现存丹阳市云阳镇乔家巷原中医院内。
唐宋之际,世居今丹阳市延陵的季札四子子玉后裔中,涌现出一支名震当时文坛、政界,连续六代进士及第的书香、官宦吴淑世家,其子北宋名臣吴遵路主修丹阳《吴氏宗支录》,并亲撰《初次编订叙》言“……庙在云阳九里,子孙世守不替,有司每岁致祭。历汉晋唐宋,代有闻人。……”北宋哲宗元祐三年(公元1088年)九月,季子庙被敕赐“嘉贤”庙号。元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在季子庙前建季子桥。每年农历三月初六,农历四月十三日为祭祀季札的庙会,始汉至今二千余年。“上茅山,回九里”的传统民俗已列入“镇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延陵镇九里村被命名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村”,正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村”。
春秋吴国历二十五世君主,延700余年,其政治中心在宁镇(丹徒、丹阳)地区约600余年。延陵为吴公子季札采邑,“故城在今江苏省武进县西北七十里”,今丹阳市东南边缘地区。
越灭吴,季札后人中唯有四子子玉一系坚守家园,子孙世守不替。建祠于季札墓左侧,墓前存有唐“十字碑”。自汉至今,二千余年有司每岁致祭,香火鼎盛。
江阴申浦(申港)季子墓、祠建于宋,应为季札次子征生之后,“江阴延陵吴氏始迁祖”、“守墓支祖”季札62世孙吴梓所建;“十字碑”由宋崇宁二年知常州事朱彦立,碑文十字是“摹孔子手书十字刻于碑墓”,此碑明时已毁。
根据史料及研究确认:季札原墓,就在今江苏省丹阳市(延陵)九里季子庙大殿之下。
丹阳市是朝阳的土地,葛城、延陵、九里是神圣的地方。引来春秋吴国迁都葛城五百年,唱响吴王寿梦中原称王,盈育南季圣人吴季札,演绎三让王位、徐墓挂剑之经典。九里瞻仰季子圣人的人群千年络绎不绝,光辉灿烂的至德、谦让、诚信之吴文化精神源远流长,花开神州大地,享誉五州四海,铸就了中国核心价值,谱写了中华传统文化。
因本人知识与水平有限,对吴国历史和吴文化的认知,还很肤浅更不到位。以上的论述,只是一种平常见解,望大家多多包涵,并提出批评与指正。
下一篇:《厦门吴氏统谱》编撰工作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