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吴氏名流(79)
科教贡献无奇不有
奖励专利吴奇有之
——记高分子物理化学家吴奇院士
宗贤吴奇院士,1955年3月17日出生于安徽芜湖,籍贯安徽桐城,今年70岁。
吴宗贤1968年,进入东方红中学和芜湖一中读书。
1974年初,被分到芜湖二十中,任化学老师兼做共青团的工作。
1977年参加高考,198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专业。同年2月,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师从朱鹏年教授。1987年9月,获该校哲学博士学位,继任博士后研究员至1989年5月;同年6月,到德国巴斯夫公司开展合作研究,师从Dieter Horn博士。
1989年底至1992年,在德国BASF公司:先为洪堡基金会Fellow,在导师的指导下同Wolfgang Schrof博士合作一年;后任固体和高分子物理部、分散体系组激光光散射实验室主管。
1992年,前往香港中文大学任英制讲师(Lecturer)、教授。
1995年,受聘为: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物理系教授;后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199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2003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吴院士曾任:安徽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低维物理与化学研究部主任,中国科技大学化学院院长;美国物理学会:FeIIoW。
他的科研成就是:测定了聚四氟乙烯的分子量分布和链构象,观察到高分子线性长链可随溶剂性质而变化,从伸展的无规线团蜷缩成稳定的单链小球,揭示了链折叠不是一个“全有或全无”的过程以及存在着一个“融化球”的状态。对高分子链的组装聚集体稳定机理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他在中国科技大学建立了:大分子胶体和溶液实验室,开展有关大分子物理和胶体化学方面的研究。
吴奇院士在作学术报名
吴宗贤在多家外文刊物上发表论文260多篇(包括94篇外文)。
吴院士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科院:“杰出青年科学家”、“优秀研究生导师”奖;中国科技大学郭沫若奖学金;德国洪堡研究奖学金;香港《求是》基金会“青年学者”奖,香港裘搓基金会“高级研究”、“杰出研究”奖;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年会特别邀请报告奖和基础研究王葆仁奖等。
吴宗贤曾获:发明专利三项,技术转化两项。他65次应邀在国际会议物理年会上做学术报告。
吴院士已为中国科技大学培养了3名博士生,还有6名在读。2名博士生先后荣获“求是”优秀研究生奖;首位博士生于2001年毕业时,其论文获:当年中科院院长特别奖。
吴宗贤是世界上最具权威的激光光散射专家之一,因在高分子溶液、凝(冻)胶网络、纳米粒子和自组装方面的工作成就而一举成名。
他对深入理解高分子溶液中链的构象、动力学和相变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这位高分子物理化学家,具有国际权威,在科研方面的贡献,可谓:无奇不有;在整个科教领域的奖励、专利,吴奇院士有之。
荣誉应该属于他!
他对世界人类所作出辉煌业迹,永载史册!
吴忠祥搜集整理于云南昆明
2024年8月26日
作者简介:
吴忠祥,名祯祥、字铭,1952年4月生,湖北通城县大坪乡易畈村人,大专文化。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本村当“乡村医生”,后在咸就读,毕业后在咸宁地区(市)卫生局(卫生健康委员会)工作至退休。因勤于笔耕爱好写作,而被巜中国中医药报》(聘为:驻地记者)、《湖北日报》、国家《健康报》、《咸宁日报》等省市多家媒体聘为:通讯员。其利用业余时间无偿为全市医疗卫生系统的工作“鼓与呼”。
工作三十年间,在上述报刊杂志发表文章200余篇,有多篇作品在报刊或专题(专栏)征文(参赛评选)中分获二、三等和优秀、鼓励等奖项。退休后,咸宁市卫生局鼓励并支持其编辑出版《卫生情结》吴忠祥作品集一书。
图文:吴忠祥
编发:黎 曙
审稿:吴小艾
审核:吴合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