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世系派行 > 字辈派行 ◇湖北吴氏网

吴沛公后裔 瑞安渤海支系

“渤海源流远,延陵世泽长”,关于吴氏郡望,民间常以季札派下为延陵郡,夫差派下为渤海郡。“瑞安渤海吴氏”考据历史相关谱牒,从季札派下(泰伯公第73世孙)沛公,字盛东,生北宋太祖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官为山东埭州太守,退隐山东渤海边,后裔遂以地为郡。
吴氏源自姬姓,为黄帝嫡传苗裔。黄帝本姓公孙,因他长在姬水,故以姬为姓。他居住于轩辕之丘,故以轩辕为号,也称轩辕氏。黄帝娶西陵之女嫘祖为王妃,生二子,长曰玄嚣,次曰昌意。吴氏是从黄帝长子玄嚣这一支脉衍传而来,玄嚣继黄帝本姬姓,因而,吴氏源自姬姓。为了正本清源,遂明世系,今以世次依序记叙吴氏上古源流。
一世,黄帝。
二世,玄嚣。因生于穷桑,号穷桑氏,国于青阳,亦号青阳氏。
三世,蟜极。生子二,长帝喾,次帝蝉。蟜极卒,长子帝喾继位。
四世,帝喾。《史记》又名作岌,因封于高辛,号高辛氏。三十而登帝位,是上古五帝之一。
五世,弃,号后稷。继姬姓,为周之始祖。
六世,婺玺。继后稷事业,生子叔望。
七世,叔望。生子不窋。
八世,不窋。袭任夏王朝农官。
九世,鞠陶。卒,子公刘立。
十世,公刘。即位后,在戎狄地区复修后稷之业,力倡勤勉,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人民得以安居乐业,深得百姓拥戴。
十一世,庆节。嗣位后迁都于酆(今陕西旬邑、彬县一带)。
十二世,皇仆。卒,子差弗立。
十三世,差弗。卒,子毁隃立。
十四世,毁隃。卒,子公非立。
十五世,公非。卒,子辟方立。
十六世,辟方。卒,子高圉立。
十七世,高圉。卒,子侯牟立。
十八世,侯牟。卒,子亚圉立。
十九世,亚圉。卒,子云都立。
二十世,云都。卒,子太公立。
二十一世,太公。卒,子组绀立。
二十二世,组绀。卒,子诸蛰立。
二十三世,诸蛰。卒,子公叔祖类立。
二十四世,公叔祖类。卒,子古公亶父立。
二十五世,古公亶父。子三:泰伯、仲雍、季历。
吴氏祖源
1泰伯、仲雍—2季简—3叔达—4周章—5熊遂—6柯相—7疆鸠夷—8余桥疑吾—9柯卢—10周繇—11屈羽—12夷吾—13禽处—14转—15颇高—16句卑—17去齐—18寿梦—19季札
    20世重道(季扎三子),名霁,字子醮。生周景王四年庚辛(前541),随父居延陵(今江苏常州),为周敬王名将;
    21世利坚,生周敬王九年庚寅(前511),随父投奔雒邑(今河南洛阳),也为周敬王名将;
    22世成铿:生周敬王四十年辛酉(前480), 为周贞定王名将;
    23世若水:生周贞定王十九年庚寅(前450), 为威烈王名将;
24世玉—25世梓—26世烜—27世圭
    28世镐,生周赧王十年己未十月十六日(前305),为楚国大司马(军事最高长官),为避祸遂弃官隐居九江庐山;
29世沐—30世霍
    31世庄:生秦始皇卅四年五月初五(前213),汉高帝时,始任河南太守,加封廷尉侯,复归洛阳;
    32世森:生汉文帝卄三年甲申九月(前181),为清河县令;
33世永—34世敬—35世封—36世筼
    37世葳:生汉元帝初元四年丙子(前45),为广东副尉;
38世汉,名尉—39世檟,名成—40世烝,名旦,字旴—41世璞,名胜
42世镬,名恢:生东汉和帝永元十五年癸卯(公元103),为渤海太守,南海太守,领太子太傅;
43世祐—44世瑚,名凤—45世梁,名质,号文驾
46世库—47世廷绍,名廷圻
48世璧,号冲元:生蜀汉炎兴元年(公元263年),官为御史;
49世矩:生晋惠帝元康七年丁巳(公元297),嗣昭衍公中书令,封渤海郡安国公;
50世涿:生东晋元帝大兴四年辛巳(公元321),骁骑将军,领御史中丞,袭昭衍公,赠延陵郡开国公;
51世隐之—52世煜,名廷,字旷
53世櫮:生晋安帝元兴三年甲辰(公元404),南北朝宋文帝时为荆州刺史;
54世齐
55世竺,讳钦:生南北朝宋孝武帝大明五年辛丑(公元461),南北朝齐高帝朝五京都尉;
56世祯,名尚:生南北朝齐武帝永明六年戊辰(公元487),为南潐太守,淮西都统制;
57世堂,名标:生南北朝梁武帝天鉴五年丙戌(公元506),官为湖南太守、右军知军;
58世明彻,讳訚:生南朝梁武帝中大通六年甲寅(公元534),授征北大将军、豫章刺史;
59世仁欢,名逵,讳乾:生南北朝陈宣帝太建五年癸巳(公元573),隋文帝时河南节度使;
60世靖
61世蒞:生唐高祖武德三年庚寅(公元620),官为道御史之职;
62世稇,生唐太宗贞观十七年癸卯(公元643),居渤海汴州浚义(今开封市),任汴州刺史、敕封辅国大将军兼领尚书右仆射;
63世兢:生唐高宗咸亨元年庚午(公元670),武则天时入直史馆编修国史,拜右拾遗、水部郎中,唐玄宗时拜谏议大史、俄兼修文馆学士、历卫尉少卿;十七年出任荆州司马、加银青光绿大夫;
64世通微,名伯芮:生唐神龙元年八月初四(公元705年),唐进士及第,翰林院学士,官拜御史;
65世明通,名徊:生唐玄宗开元卄七年乙卯十月十五(公元739),唐举神童,诏为翰林院学士;
66世武陵:生唐代宗大历四年乙酉(公元769),唐元和间擢进士第,唐宪宗时为大学博士,任韶州刺史,文宗时为礼部尚书;
67世初云:生唐宪宗元和六年辛卯九月初八(公元811),官浙江处州太守;
68世简,名尚,字志善:生唐武宗会昌三年癸亥正月初一子时(公元843), 由山西徙四川阆州兰登谷(今阆中县),官为西川节度使;
69世宣,字守德,号宣成,生唐僖宗乾符元年(874年),后晋高祖天福元年(936)合家渡江迁居江西抚州府临川石井;
70世纶,字伯宗,生唐昭宗天佑元年甲子(904年,三十三岁时)与父母弟同迁江西抚州府临川石井,不久,又随父及幼弟迁居江西南丰金斗窠;
71世宝:生唐明宗长兴元年庚寅(930),约宋太宗年间,自南丰金斗窠徙福建邵武建宁盘湖岭隘上黎堡石塘(石塘宗支);
注:中华大宗谱:宝公生后周显德元年甲寅(954年)有缺陷
72世亮
73世沛,字盛东:生北宋太祖开宝九年丙子(公元976),北宋天圣年间为山东埭州太守,妣苏氏,生子二:楷、模。公妣俱塟山东棣州北关外,属渤海域,后裔逐以地为郡(为渤海郡始祖);
74世:楷—75世炳—76世墉,名城
77世铭—78世復—79世仁
80世伯莲,生南宋高宗绍兴卄年庚午(1150),南宋宁宗嘉定年间由山东埭州复迁闽(福建)清流县铁石村;
81世奕—82世简—83世柏
84世十四郎:南宋理宗景定元年间(1260),闽之(福建)莆田始祖;
85世岳(念二郎),字猥元,号石庵,南宋端宗至元卄五年间(1288),移居漳州海澄白埕吴养山(更名浯漾山,今属龙海市东园镇),入漳始祖,生子三:则贤、则惠、则茂。
86世则茂,生子二:种德①、仲成,元英宗至治元年间(1320),福建漳州市漳浦县南浦乡(瑞安内纪始祖)。
87世仲成,字重成—88世懋洪—89世应时—90世辈
91世理齐—92世景宣—93世宏器—94世甫祥公②,生子五:
95世:肇祖、肇起、肇都、肇缉、肇熙
注:① 87世种德,字饮宾—>至13世(清乾隆年间)苍天公带领全家男女老少27口往台湾台北澳底登陆,部分儿子往宜兰头城开拓,至18世孙庆顺公(於1918年)居台湾宜兰县礁溪乡。按台湾吴氏族谱记载:台北市台湾知名政治人士吴敦义为台湾种德公二十一世孙。
② 94世甫祥,生子五—>肇祖、肇起、肇都、肇缉、肇熙。
长子:肇祖,生子三:时雍、时和、时荣
    时雍,迁居平阳四十五都高沙麻步(时雍长子宗周—>派下日定公徙居秦岭牛栏岗;次子宗禹,居平邑四十六都南湖竹坪;三子宗旦,迁居瑞邑四十六都蘇山;时雍公—>至6世孙士儒,移居福鼎选城东山下;士贤,移居福鼎六都大赏當笻)。
时和,迁居瑞安四十二都团社(今马屿五甲);
时荣,迁居瑞安陶山沙洲;
次子:肇起,生子二:时谟(次子—>宗德现居台湾)、时诏;
三子:肇都,生子二:时明、时晴。
    时明派下居瑞邑九都瑞安莘塍前埠;
    时晴公子—>宗正,由瑞邑九都,迁平阳二十九都灵溪大门,生子三:文弥、文瑞、文瑜。
    文弥,迁居永嘉丁山埠头居焉,生子一:起珍;
    文瑞,讳聖瑞,字伸祥,生子二:起仁、起泰;
    文瑜,字伸明,生子四:起士、起宝、起卿、起顺。
四子:肇缉,迁居泰顺;
五子:肇熙,生子三:时泰、时浩、时丙。迁居温州永强三甲,后裔从三甲迁居永中。
泰伯公第110世、肇都公第15世裔孙 吴义者
公元二0一六年四月




◆声明:湖北吴氏网为公益性民间网站,旨在交流吴氏文化,收集吴氏族谱,帮助寻根问祖,挖掘整理民间文化遗产。原创作品版权属作者及本站所有!转载须注明作者及出处,且不得作为商业用途!——特此声明!

相关内容

文章评论

验证码 表情

共 0 条评论(管理员审核才能显示),查看全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