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网上得到了一套十本由美国“犹他家谱学会”收藏的良材系“肇箕”支家谱影印件。此谱成于光绪 13 年(1887 年),迄今已有 127 年历史。这部家谱字迹清晰,装订精致,保存完好,令人赞叹。
我拿到家谱后,与 2019 年的鄂冶吴氏家谱进行了对比,发现“肇箕”支并没有参与鄂冶吴氏良材系家谱的统修。这部家谱世系清晰,保存良好,为何没有参与修谱?我心生疑惑,预感他们参与了其他支系的修谱。
当我翻阅武邑吴氏家谱(包括大冶金牛、鄂州太和的吴氏以及果公之曾孙宗臣公的后代)时,“下锦庄”跃入眼帘,与影印件家谱封面的“下锦庄”一模一样。这说明“肇箕”支参与了武邑吴氏的修谱。
族谱对家族渊源的追溯力求精确,“肇箕”支不参与良材支的修谱,让我十分困惑。
我找到了下锦庄的宗亲吴定昌,他参与了最近一届武邑吴氏家谱的编撰。他向我讲述了一件令族人痛心的事:下锦庄保存完好的两箱家谱,其中就有我从网上获取的影印件电子版原谱。这些家谱由家族专人精心保管,历经晚清的动荡、民国的战乱和十年文化浩劫,都安然无恙。改革开放后,家谱重见天日,被放置在家族的祠堂里。然而,一夜之间,这些珍贵的家族文化遗产竟不翼而飞。
解放后,全国各地掀起了修谱的热潮。下锦庄以及同为“肇箕”支的上锦庄和上清庄,都在金牛,于是就近参与了武邑吴氏的修谱。由于没有旧谱,肇箕公本是公良材的后裔,却被记载在果公之曾孙宗臣公名下。
家谱作为记录家族历史的重要载体,弥足珍贵。尤其是解放前的家谱,历经岁月的洗礼和时代的变迁,还能完好保存下来,实属凤毛麟角。我手中的“肇箕”支家谱影印件电子版,如今盖上了“犹他家谱学会珍藏”的印章。据我所知,“犹他家谱学会”位于美国,收藏了数量最多的中国家谱。“肇箕”支家谱失窃后,现在盖上“犹他家谱学会珍藏”的印章再次出现,说明这些凝聚着祖先心血与传承的家谱,已经远渡重洋,流落他乡。这也提醒我们,家谱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其传承下去。
“肇箕”支家谱的故事警示我们要妥善保管家谱,同时也希望“肇箕”支的后人们能够正本清源,家族繁荣昌盛。
于2024年清明前夕
编发:吴文蕾
审稿:吴小艾
上一篇:清光绪麻城道亮公支《吴氏族谱》
下一篇:民国麻城让德堂《吴孝子宗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