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川市白石湖吴潼公迁徙史
吴腊保
据史记载,吴潼公迁徙汉川丁集白石湖,于元朝末年战乱先迁至南昌,随后辗转至湖北汉川白石湖(今属汉川市)。迁徙路线以长江水系为主,移民们肩扛手牵沿乐河、饶河等水道汇集至鄱阳湖,再乘船溯长江而上抵达湖北武汉、再径汉江抵达汉川等地。其子兴宗继续迁至白石湖畔,延续家族繁衍。吴潼公的后裔主要分布在汉川本地,部分分支迁至阳邑等地,发展成当地名门望族。其孙子吴受七在此定居,形成了“七吴”支系,也是“七吴”村的由来。至此,特撰此文,既是缅怀始迁祖一路艰辛,更是为众多寻根问祖的吴氏后裔人士提供可靠的线索。
一,吴潼公家族迁徙与分布:
吴潼公原籍江西抚州崇仁县,元末为避免战乱迁至湖北汉川白石湖。其六子中:
1,次子兴宗:定居于汉川丁集白石湖,成为该支吴氏始祖。
2,三子兴隆:迁至阳邑(今湖北阳新一带)。
二,迁徙原因:
元末明初,江西抚州一带朱元璋攻杀陈友谅,纵兵烧杀,湖北成为了百姓避难的乐土。吴潼因避兵患携子迁徙至湖北,其子兴宗公、受七公父子在仙师山麓、白石湖畔定居,延续耕读传家。 因此,迁徙的吴氏移民视江西抚州崇仁县凤冈咸口、为自己的始迁祖地。随着历史的变迁,湖北汉川市白石湖被视为吴氏后裔寻根问祖的朝宗圣地。
三,发展与特点:
1,经济与文化:后裔以农耕、经商为主,同时参与地方文化建设,与当地居民融合较好。深受当地政府和当地群众的尊重。
2,家族规模与人物:历经三十余世,形成汉江平原的名门望族。2018年编修吴氏宗谱,确定家族约25009人。
吴社洲,男,汉族,1956年1月出生,湖北汉川市“七吴”村人,中共党员,上将军衔。
他在军事领域的卓越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战略眼光与指挥能力:
作为西部战区政委,他主导了五大战区中最年轻的军政主官职务,在2017年九寨沟地震中迅速组织部队参与抗震救灾,展现了卓越的应急指挥能力。
②,政治工作创新:
担任广州军区联勤部政委期间,他推动开展“和平积习大扫除”(和平积习大扫除为军事学术语)活动,强调“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的实战导向,为提升部队战斗力奠定了思想基础。
③,军衔晋升与履历:
2019年7月晋升上将军衔,成为五大战区中最年轻的现役将军之一。其职业生涯涵盖了中部战区、西部战区等多个关键岗位,展现了全面的军事素养和战略视野。
④,现任职务:
目前担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继续在政治和社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四, 结语:吴潼公作为汉川市丁集白石湖迁徙始祖,其数百年前的迁徙壮举,开启了家族在江汉平原繁衍生息、开枝散叶的辉煌历史。其后代子孙秉承先祖之志,不畏艰难、开拓进取,不仅在故乡汉川丁集白石湖地区深深扎根、建设家园,更将足迹遍布四方,为社会进步贡献了智慧和力量。一部吴潼公后人的发展史,既是家族奋斗的缩影,也与汉川市地方发展乃至国家民族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连。梳理历史、铭记根源,是为凝聚族人力量,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精神纽带,弘扬优良家风,激励后辈在新时代不忘初心,抵砺前行,共同书写吴氏家族更加灿烂的篇章。
最后谢谢吴吾洲提供吴潼公迁徙信息!
汉川市泰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025年9月20日
图文:吴腊保
编发:吴德泉
审稿:吴小艾
审核:吴合林
2025.09.20
上一篇:汉川麻河吴传公迁徙史
下一篇:汉川市仙女街道吴士宗公迁徙史
宗亲:原属广西,现属广东省怀集县吴氏始祖燕周朝...
宗亲:可能是湖南新晃吴世万后代。请到www.cnwu.n...
宗亲:请问泸州的第14号吴剑涛,我怎么联系的到你!
宗亲:还有一个渤海堂
宗亲:我们利川毛坝也是7个字很多年,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