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吴氏网

梅溪先举公与四溪“笃”公不是同一个人

2022-02-15 作者:吴育参  来源:原创  浏览:29531

近年来,互联网各网站以及各种书刊、文章,对于梅溪吴氏的源流,往往忽视《梅溪吴氏族谱》里面的祖源介绍,见得最多的要么直接了当地表述:“昭公生四子分四溪,长勋公分派龙溪,次笃公分派梅溪,三然公分派清溪,四烈公分派洛溪”;要么在其后附加“至于先举公与笃公是否同一个人,待后人再考”。霁生先生曾于一九八八年十一月十三日著《晋江梅溪(磁灶)吴氏源流考辨》,并发布于《话说磁灶》,惜岁月流逝,知者甚少,于各大网站更是难觅其踪。身为梅溪吴氏后裔,对笃公分派梅溪的说法持保留态度,但难以认同先举公与笃公是同一个人,针对此说收集、整理各种资料综合《梅溪吴氏族谱》并梅溪吴氏相公房鼎轩公支派清朝嘉庆四年间旧谱相关记载,撰写此文进一步考证,以正视听。

《宋状元宰相吴潜纪念特刊——一代贤相》公开资料显示,“昭公生四子分四溪”一说见诸于族谱现存最早的记载是在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由成缵公编修的《洛溪吴氏族谱》中《新修吴氏家谱序》及《宗人问》二文。其中《新修吴氏家谱序》记载“……吾先祖由光州固始徙泉城,由泉城徙南安,谱牒遭焚,世代莫传。去今益远,源派孰辨?今亦不敢强为之说,惟即吾父祖之所传闻者,则始自垂宪祖焉。垂宪生极,极生昭,昭生四子,曰勋曰笃曰然曰烈。时值胜国溃乱,戈兵抢攘,靡室靡家,不遑宁处。勋以长承祧南安;余各分处异土,随志乐居;笃赘磁灶,然徙安平东内市桥;烈偕子光达迁于东吴。光达为东吴之始祖……”《宗人问》则记载“……垂宪祖传极,极传昭,昭传烈,甫四世,海内溃乱,兵戈横行,靡室靡家不惶宁处。故烈祖偕子光达迁徙东吴。不特烈祖为然。烈次兄笃赘居磁灶,三兄然徙居安平东内市桥,惟长兄勋不离信地……”后因嘉靖末年(约 1566 前后)毁于倭乱,保留下来甚少。江崎十六世隆哲公于嘉庆二十年(1815)撰写的《延陵江崎吴氏家谱序》则记载:“……家册一被嘉靖末年倭寇入侵之焚毁,再没于顺治帝丙申岁之迁移……虽上世谱牒一贯已失,无从稽查,犹幸开刱江崎五世宗支一图尚存……至(嘉庆壬申1812仲冬,名次畧备,复到晋邑东吴分查其家谱序,方知徙闽。垂宪公生极公,极公生昭公,昭公生龙溪、梅溪、清溪、洛溪,而我浦边公,讳梦麟謚直轩侍卫宋幼主,钦赐通判者,即清溪公也……”至 2008 年 7 月 11日,宋状元吴潜学术研究筹备会发行的《宋状元宰相吴潜纪念特刊——一代贤相》所刊载的世系图则为潜公(字毅夫号履斋)生极公,极公生昭公,昭公生龙溪、梅溪(将先举与笃公二名并列,注释先举与笃公是否同一人待后再考)、清溪、洛溪。

明万历版《泉州府志》载:“德祐二年(1276),元伯颜遣不周青寇泉州。景炎元年(1276),宋端宗即位于福州,寻入海航于泉州港,命蒲寿庚将海舟以从。寿庚闭城拒命,时元伯颜遣唆都寇泉州。寿庚遂以蜡丸裹表由水门潜出□□。二年,张世杰自海上复回讨贼。寿庚遣其贼党孙胜夫诣杭求救于唆都,尽杀宗室千余人及士大夫与淮兵之在泉者,备极惨毒。张世杰攻九十日不下,乃去之。”

洛溪谱序所言之“胜国溃乱”应该就在 1276 年前后,因南安离泉州府城很近,故“分处异土,随志乐居”。排行小于然公的烈公(假设生于 1274 年)要“偕子光达迁于东吴”起码也要到1290 年左右了。

谨按“四溪”传派清溪的三子然公据《清溪谱》载:始祖然公, 讳梦麟,号直轩,侍卫宋幼主(即赵昺,1278-1279在位)钦赐通判,生于南宋咸淳八年壬申(1272 年)——即便记载有误,也不可能晚于1279年,崖山之变后元朝已经统一中国,又如何还有宋幼主来“钦赐通判”?暂且不论赘居与传派的区别,既然笃公排行二,那么比然公的年龄大理所应当。据2006重修版《梅溪吴氏族谱》记载:1989年己巳四月间,梅溪老友总会诸乡贤对原认为是梅溪吴氏二世祖观者公墓进行探圹并修葺。在探圹中发现一个陶制骸骨砵,砵的盖内有用毛笔书写的从盖心由内往外作螺旋形的《墓志铭文》,全文抄录如下:泉州路晋江县养能里瓷灶村程坑保,吴卅七郎,元命辛巳年十月十三日未时受生,享年五十八岁,于八月二十五日寅时仙逝。兹卜于十二月初六日丁时按:十二时辰中没有丁时,丁时有误——霁生先生按,安葬刘坑土名岬边舍头,坤山来龙,丁山入穴,坐午向子,谨提为照者,太岁戊寅年至元四年(1338)十二月□日提。磁灶引后街福州厝原泉州三中校长吴霁生先生考证(详见另文《吴卅七郎墓志考》),吴卅七郎即梅溪始祖先举公,先举公生于南宋嘉定十四年辛巳(1221)。如此一来,生于 1221 年的先举公“吴卅七郎”有可能是生于1272年的然公的兄长“笃”,但显然不可能是生于1195年的潜公之四世孙。再退而言之,即便是不认同霁生先生的考证,持另一观点认为先举公出生于1281年,也没有二子生于1281年,而三子却生于1272年的道理。显而易见,梅溪先举公与四溪笃公不是同一个人。

从另一方面来说,梅溪族谱及父老相传,历来有先举公自黄龙分居梅溪的说法,黄龙也有几座俗称“磁灶墓”的存在。黄龙派清朝名宦十五世焕彩公给梅溪十六世鼎轩公所撰写的墓志铭中(撰于嘉庆四年己未 1799 年)自称“叔 焕彩”,铭文中也有“余于鼎轩公同一水木焉,虽公已分派梅溪,然族中父老常适(造黄龙岐山乡谒祖”等语,可见清乾隆、嘉庆年间甚至更早的时候,梅溪、黄龙两地一直都有紧密的联系,并且双方明确彼此的世代关系。梅溪、黄龙两地的渊源显然非浅,黄龙谱载礼孙公(生于宋嘉定八年乙亥 1215 年)兄弟五人,先举公与礼孙公的出生年龄接近。可惜两地的族谱都未能完整保留下来,以至于未能详之于谱!族谱可焚毁,但父老世代相传,以及一应物证、记载,磁灶梅溪吴氏由黄龙迁居的可能性最大,尚未明确的无非定居黄龙之前祖缘何处,这就留待梅溪与黄龙两地宗亲继续考证了。

小子愚钝,如有何谬误之处,或另有记载未公布影响考证,尚请不吝赐教指正。

梅溪吴氏二十四世裔孙 育参

附,资料来源

1、《宋状元宰相吴潜纪念特刊——一代贤相》

2、《洛溪吴氏族谱》

3、《梅溪吴氏族谱》二零零六重修版等

上一篇:华莹山南宗和尚考

下一篇:吴梅村是《红楼梦》原作者考辨



●声明: 声明:湖北吴氏网为公益性民间网站,旨在交流吴氏文化,收集吴氏族谱,帮助寻根问祖,挖掘整理民间文化遗产。原创作品版权属作者及本站所有!转载须注明作者及出处,且不得作为商业用途!

请留言

共 0 条留言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留言,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