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吴氏网

吴氏来源、兴衰与发展1

2016-12-24 作者:吴义者  来源:原创  浏览:7925

一.吴氏来源
吴字是象形字,据《说文解字》:吴者,哗也。古时先人在狩猎时,发现大兽后,一边奔跑,一边回头呼喊(大家躲避意思)。这种大呼大叫的动作形象一个吴字。这种人,当时就叫吴人。吴人早在炎帝、黄帝时就已存在。炎帝时有个大臣叫吴权,黄帝的母亲叫吴枢。上古就有吴人其源流及支系。
如今远古吴姓的鼻祖居住在姬水流域(今陕西西北部),古以姬为姓,为黄帝嫡传苗裔。黄帝娶有四位贤淑的妻子,生有25个儿子,其中得姓者14个,后就形成14个部族。黄帝正妻嫘氏祖生两个儿子玄嚣和昌意,姬姓就是玄嚣这一支系传衍下来的。吴姓的开氏始祖是吴太伯,父亲是古公亶父(周太王),是黄帝轩辕氏的直系后裔,到殷商时期,已是黄帝的25世孙。《史记》记载的天下世家《吴太伯世家》为首。太伯是吴姓的第一人(黄帝的26世孙),无嗣,故称开氏始祖。仲雍是太伯的弟弟,继承王位传衍后裔,称传宗始祖。仲雍传至第四代周章,周武王已灭商,建立周室王朝。周武王为寻访太伯、仲雍的后代,找到了周章和他弟弟虞仲,封周章为吴地君主,封虞仲于虞地(今山西平陆县境内)君主,称北吴,传十二世被晋所灭,其后人以虞为姓。所以吴、虞是一家。
据《史记•周本纪》和《吴太伯世家》记载,公元前12世纪(殷商时期),姬姓周部落的首领古公亶父(周太王)是黄帝(姬轩辕)的裔孙;是高阳氏颛顼(姬乾荒)直系后裔。古公亶父有三子:长太伯、次仲雍,三季历。太伯无嗣,死后由弟弟仲雍继位,世代相传。武王灭商后,封仲雍的曾孙周章为吴子,追封太伯为吴伯,‘吴’成为正式的侯国。吴国建都于(今江苏省苏州),拥有今江苏、上海大部分和安徽、江浙等一部分地域。公元前586年,太伯第十八世寿梦(第19位)正式称王。到二十世阖闾(第24位)时,曾一度攻破楚国;到二十一世夫差(第25位)时,战胜越国,俘虏越王勾践,接受越国求和。由于夫差大意,不听大臣伍子胥的劝谏,终被越国打败,吴王夫差自杀。吴国于公元前473年灭亡,其王族子孙虽四散避难,却不忘故国,仍以国为氏,以太伯、仲雍为吴姓始祖。
二.泰伯建吴
吴氏是一支伟大的姓族,源远流长,至今有三千二百多年的悠久历史。创始主泰伯是一位谦让、尚义、友悌、仁爱四德俱全的英明君主。他三让王位,历尽艰辛,奔赴荆蛮,创建吴国,为吴国的发展和繁荣昌盛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深受后人敬仰、尊崇、歌颂。如今研讨吴氏根源及泰伯的功绩,对于加强团结、和谐社会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的教育作用。
三让天下,忠孝两全。殷商时代陕西省岐山县有一个部落(因地处周原姬水一带)故称周部落姬姓。部落首领名叫古父亶公(尊号周太王)。他是一位具有雄才伟略、积德行义、国人皆戴之的姬周君主。娶有邰氏女太姜为妃,“太姜美而贤”,生有三子,长泰伯、次仲雍、三季历。季历娶任氏女太任为妻,生子姬昌。姬昌一出世,天庭饱满、地阁方圆,更有神话传说:有一只吉祥鸟衔丹书飞至周原,落在姬家。丹书内容是为君之道。古公亶父认为这是周室兴旺的征兆。因而对姬昌这位孙子倍加疼爱。昌长大后聪明过人,具有伟人气质、王者之风。古公曾言“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于是心想将周业传位于三子季历,以后传给姬昌。但按旧制和当时氏族传统,王位因由嫡长子泰伯继承。姬昌之父季历排行老三,没有资格承嗣。这样,姬昌也就没有机会继位周业。为此,古公既不愿违背王室传统,又为自己不能如愿传位于姬昌而左右为难,终日闷闷不乐,郁郁寡欢,竟然抱病在身。长子泰伯,是一位十分忠诚孝悌之人,当他觉察其父的心思,为遂父愿,以孝尽忠,决定让贤。即与二弟仲雍商量,托词为父采药,二人离开周室,避居吴山(今陕西宝鸡陇县交界处)。让其三弟季历继位,此为一让也;
泰伯、仲雍避居吴山后,季历果然被立为太子。但古父为不违背周室传统,临终遗命季历,待泰伯回周室后位还泰伯。不久,古父病逝,泰伯、仲雍闻讯奔丧周室,季历遵父遗命,欲还位于泰伯,泰伯坚辞不受,季历不依,为此,泰伯表示真心让位,决定远走高飞,偕弟仲雍率领吴山族人,跋山涉水,披荆斩棘,饥餐渴饮,晓行夜宿,辗转千里,来到长江三角洲的太湖之滨,定居梅里(今无锡梅村)古称荆蛮之地,开创新的生活,此为二让也;
泰伯、仲雍来到荆蛮之后,为表示绝无反顾之心,竟然易服毁容、文身断发,完全改从土著的习俗。这以礼仪文明自诩的周人来说,只有遭到刑法之人才文身断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损伤肌肤,皆为刑余之人。可见,泰伯决心让位的品德是何等高尚!泰伯还传言季历:“我已到遥远的荆蛮,改从土著断发文身之俗,成为刑余之人,再无资格当宗庙社稷之主了。”因而季历正式即位莅政。此为三让也。
泰伯以国家社稷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三以天下让”,可谓“忠”。不以长子为尊,遂父意愿,让位于弟,可谓“孝”,以孝尽忠,实乃忠孝两全。历史上曾经有过,为了争夺王位,父子相戮,兄弟相残。而泰伯不争权,不图名,不贪利,三逊其国。使周室在无任何纷争下,顺利传位于姬昌。说明泰伯的谦让、尚义、友悌和仁爱,四德俱全,堪称高山仰止,为世人歌颂。可见,周之有天下八百,泰伯功不可没。所以,被中华民族尊称为“至圣”的孔子,赞泰伯为“至德”。孔子赞叹:“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在孔子看来,泰伯的崇高品德已到了极高境界,人世间再也找不出什么褒词赞语来形容泰伯的美德了。
拓荒荆蛮,梅里建国。泰伯成全了父王统一天下的夙愿。三让王位,偕弟仲雍远离周室,南奔荆蛮,他并非消极的避世隐居,而是胸怀大志,开拓进取。他们到了荆蛮,文身断发,化服蛮夷,与当地民众同甘共苦,艰辛创业,并推行三大改革:首先是改变当地居民的吃生习俗;第二,传播北方礼仪文明,教人读书识字;第三,引进和传授先进农耕和制陶等技术,改变“水耕火褥”的原始生产、生活方式。泰伯懂得“水利是农业命脉”,为了发展农业,他带领先民在梅里开凿了四泾一渎:即香泾、洋泾、龙泾、梅泾和泰伯渎。泰伯渎是江南历史上第一条人工运河,全长87里,宽12丈,东进蠡河,西连运河。泰伯渎的开凿,它不仅保障了农田灌溉,而且便利了舟楫往来,大大方便了交通。该渎直到现在仍是梅里沟通外界的主要水道之一。泰伯在梅里还致力于畜牧业的发展,教授当地先民栽桑养蚕,饲养禽畜。如今梅村鸭城、猪羊巷和麂城的地名,就是当时放牧鸡鸭饲养猪羊的地方。梅里,这块蛮荒之地,在泰伯历尽艰辛和苦心经营下,逐渐兴旺起来,“数年之间,人民殷富”。在泰伯身体力行、开拓创新的精神感召下,“荆蛮人民,从而归之千余家”。拥立泰伯为君长。于是,泰伯在荆蛮梅里营建城堡,创立了江南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吴国。在泰伯精心治理下,吴国一步一步地从落后走向文明。从贫困走向富裕。
泰伯生于公元前1285年,卒于公元前1195年,享寿91岁,在位四十九年。逝世后墓在今无锡市鸿声乡鸿山,墓用青色大理石砌成,墓高2米余,直径3米多,墓碑是四方形,正面刻着“泰伯墓”三个古朴典雅的篆书大字。墓前建有供祭祀用的享堂,享堂门旁石上镂刻有齐彦槐书写的一副对联,概述、歌颂了泰伯的最大功德,其文是:志异征诛三让两家天下,功同开辟一坯万古江南。泰伯去世后,吴人无不悲痛欲绝,哭声震天。百姓争向他的遗体敬献鲜花,顿时漫山遍野花草枯萎。许多后去者不忍空手而归,聚众商议,泰伯生前喜欢种麻,大家各采一束麻系于腰间,以表达人们的敬仰、怀念和哀悼。这一风俗历经数千年,在民间至今流传,遂形成中华民族为去世的长辈披麻戴孝的丧葬礼俗。
吴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开拓者的不朽功勋,将他在梅里的居所改为祠庙,就是今天的“泰伯庙”,又名“至德寺”,老百姓亲切地叫它“让王庙”。今天那威严雄伟而富丽堂皇的泰伯庙翻修重建。大殿前有明代修建的石牌坊,上书“至德名邦”四个大字,醒人耳目。唐代著名诗人陆龟蒙为《和泰伯庙》一诗颂之:“故国城荒德未荒,年年椒尊湿中堂。迩来父子争天下,不信人家有让王。”历代帝王都拨款修建泰伯墓和泰伯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原中共中央宣传部长陆定一为泰伯庙大门题赠“泰伯庙”门额;1995年,原国家副主席荣毅仁为泰伯诞辰3280周年题赠“锡邑之光”匾额。1982年,泰伯庙和泰伯墓均被列为江苏省重点文化保护单位。1999年,江苏无锡两级政府批准鸿声镇人民政府对泰伯墓进行全面扩建。泰伯墓陵园由原来三亩地扩建至二十三亩,恢复盛唐时期原貌。于2000年冬竣工,耗资八百万元,政府拨款四百万元,其余海内外吴氏宗亲捐款。
三千多年前,始祖泰伯公,三让天下,创立了三大里程碑:一是禅让周室八百多年基业,孝忠两全;二是功开万古江南,名垂千史;三是树立谦让开拓的至德精神,四海敬仰。泰伯公被孔子赞为具有“至高无上的道德”,成为当之无愧的德圣!千百年来,至德精神激励着无数后人为之弘扬,成就非凡,硕果累累。特别是近代以来,社会条件的根本变化,至德精神同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更加贴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谦让意味着和平,开拓体现了发展,这个至德精神的精髓同联合国和平合作发展的宗旨相吻合。践行之德,对人类永久和平、进步、发展事业,将起到不可估量的引领作用。
历史告诉人们,没有泰伯的让国南奔,拓荒江南,就没有江南的历史文明和文化,更不会有今日之吴姓。因此,“让”即是吴氏族人产生的基因,又是吴氏子孙独有的标志。它赋予吴氏族人的强大生命力,所以吴氏子孙在国破家亡之后,重新崛起,仍然走向欣欣向荣之局面,不断向大江南北,异国他乡,生息繁衍,开拓创业,成为中华民族中一支勤快、勇敢、开拓、进取的优秀族姓。
“德让两家天下,功辟万古江南。”这是后人对吴氏始祖泰伯之崇高德行和伟大功绩的共识和公平评价。它不仅是体现泰伯精神之概貌和吴文化之特点,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之主要特征,不仅为江南文明奠基,使大江南北,太湖之滨从原始生产、生活方式,逐渐拓展为衣冠礼仪之邦,并发展为才赋人文甲天下。所以,泰伯在人们心目中的神圣伟大形象是永远不会泯灭的,人们对他敬若神明。
三.吴国与吴姓
    春秋时期社会出现大变革,周天子丧失了对诸侯的权威,各诸侯为扩张自己的地盘掀起了兼并战争,可谓礼崩乐败,天下大乱。虞国当时是一个小国,版图面积不过今天的山西平陆一县,它北邻强大的晋国。晋是周成王之弟叔虞的封地,它和吴、虞、虢同属姬姓封国,起初不过是方圆百里的小国,但经过晋国君主数代经营,版图日益扩大,到春秋初期已成为诸侯强国。晋献公是个野心勃勃的君主,他一心想扩大晋国土,称霸诸侯。虞国和虢国(在今河南省陕县)位于晋国南方,控制着晋国南下的通道,因此成为晋国首先兼并的对象。虢和晋之间隔着虞,为避免虞、虢两国联合抗晋,晋国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先灭虢后破虞。公元前658年春天,晋国大臣荀息和晋献公密谋,设计了一个“假虞伐虢”的阴谋。晋臣荀息出使虞国,以晋国出产的名马、垂棘出产的玉璧向虞公行贿,请求虞国借道给晋伐虢,虞公果然上当,不仅答应借道,而且还答应出兵助晋攻虢。宫之奇是虞国著名的贤臣,深为晋国所忌讳。史书记载:“虞有宫之奇,晋献公为之终夜不寐。”他听说此事,急见虞公,力陈借道于晋讨伐虢国对虞国的种种不利后果,但虞公不听。此前,虞国边城墩邑曾遭西邻冀国侵犯,晋国看到事态的发展对自己不利,出兵讨伐冀国,解除虞的危机。在虞公看来,这次晋伐虢,虞国理应助晋。晋臣荀息终于说服了虞公,晋虞联军进攻虢国,虽未灭虢,但极大削弱虢的国力。三年后,晋国看到灭虞、虢时机已成熟,又重施故伎,再向虞借道伐虢,大臣宫之奇听到后惊恐万分,他断定这次晋国借道伐虢,回师途中必灭虞,急谏虞公,力阻借道于晋。虞公不听劝谏,同意借道给晋。宫之奇无可奈何,他预知虞将灭之,就率族人离开虞国,临行叹息:“虞国恐怕连腊月祭祖的日子也等不到了”。三个月后,晋军灭虢,回师途中又灭虞国。自周章之弟仲封虞,共历12君。虞国灭亡后,后裔为纪念故国以虞为姓,虞姓一直延续至今。
北吴(虞国)被灭亡,南方吴国处于兴盛,成为春秋时期的大国,曾一度称霸中原。自周章接受周天子封号,传到寿梦已历十五代(泰伯第十八代),寿梦做吴君时,历史处于春秋时期。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吴国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吴国国力增强,已敢于与中原强国抗衡。寿梦在位期间,中原以楚晋争霸为主,两国之间发生了二次战争。楚国战胜了晋国,使楚国的霸业达到了顶峰,陈、蔡、郑、宋以及淮泗流域的其他小国都降服于楚。后来,楚国国内发生权力之争,楚国大臣申公巫臣因与楚国令尹(相当于宰相)争夺权利,失利后逃到晋国。他蓄意报仇,向晋国献计献策削弱楚国。晋国采纳了申公巫臣联络新兴的吴国以牵制强楚的建议,并派申出使吴国。申公巫臣在吴国教习吴人兵法战阵,训练吴人采用中原兵车作战,怂恿吴国讨伐楚国。吴国一年内数次出兵,在吴楚边境声东击西,楚国疲于奔命,国力减弱,吴国从此开始强大起来。
吴王寿梦生有四子,长子诸樊、次子余祭、三子余昧、四子季札。其中季札精通中原文化,智慧而又仁义,有远祖太伯、仲雍遗风,寿梦想把王位传给他,季札认为这样做破坏了嫡子继承制度,会引起内乱,坚辞不受。寿梦只好立长子诸樊为太子。寿梦临终时留下遗命,将来一定要传王位给季札,吴人也要求立季札为君。季札为了躲避君位,离家逃到荒野之中。诸樊做了吴王,并立下规矩,他百年后,君位继承采取兄终弟及制,一定要把君位传给季札。吴王诸樊一心要传位给弟季札,就不太爱惜自己,打仗时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公元前508年,诸樊亲自率军伐楚,直逼楚国边境城市巢邑(今安徽巢湖市)。楚国巢邑守将牛臣对部下说:“吴王做事勇敢而轻率,如果打开城门,他必定第一个冲入城来,我埋伏在城门,乘机射死他。他一死,楚国边境就安定了。”楚卒按吩咐打开城门,诸樊果然抢先冲入城门,被躲在暗处的牛臣一箭射死。诸樊在位13年,按约定传位于余祭。余祭即位后,封四弟季札于延陵,故称“延陵季子”。余祭在位期间,因季札通晓周礼,曾代表吴国出使中原诸国。余祭在位4年,死后传位于三弟余昧,余昧在位17年。此时吴国霸业初成。余昧死时,遗命传位季札,了却父兄的心愿。吴国百姓也要求季札继承王位,季札仍旧谦辞,后见难以推脱,再次出逃。季札出走后,吴人立余昧的儿子僚为国君,这引起诸樊之子公子光的不满。公子光认为自己是诸樊之子,叔父季札推位后,按继承顺序,理应由他继位。于是公子光“阴纳贤士,欲以袭僚”,夺取王位。这时,楚国楚平王听信谗言,诛杀了楚国大将伍奢,伍奢之子伍子胥逃亡到吴国,后来被公子光收留。伍子胥为人勇敢而有谋略,他得知公子光的意图,就把逃之途中结识的勇士专诸推荐给公子光,专诸受到公子光的极高礼遇,他愿意为公子光效命刺杀吴王僚。公元前515年,吴僚乘楚平王死去,楚国举行国丧之际,派弟弟盖余、烛庸率军伐楚,同时又派季札出使晋国,观察中原诸国的动向。楚国早已做好准备,派大军截断吴军的退路。吴军进退两难,吴僚的两位弟弟不能归国,吴僚坐立不安。公子光见机成熟,假意宴请僚,让专诸伺机刺僚。据《史记》记载,吴王僚为防万一,自王宫至光家,沿路设护卫军士,连光家堂前、阶上、席旁都有带刀卫兵。公子光推说足疾故意离开现场,在室中布上带刃甲士。专诸把匕首藏在炙鱼腹中,借献鱼之机,靠近吴僚。专诸突然拔出鱼腹的匕首,刺死了僚。此匕首就是名传后世的“鱼肠剑”。混乱中,刺客专诸被吴僚的卫士砍死,公子光率窟室甲兵杀散僚的卫兵。公子光自立为王(阖闾)。为感谢勇士专诸,阖闾封专诸之子为卿,重用伍子胥执掌国政。远在楚国作战吴僚的弟弟盖余、烛庸听到公子光弑君自立消息,感到大势已去,弃军逃走。后来兄弟俩投奔楚国,楚把养邑(今河南沈丘一带)分封给他们。从此,吴王余昧的后裔就在河南沈丘一带繁衍生息,其后代分别以两公子的名字盖余、烛庸为氏,成为姬吴的两大分支。
季札回国后,不愿看到吴国再闹内乱,就承认阖闾为君的合法性。《史记》记载季札说:“苟先君无废祀,民人无废主,社稷有奉,乃吾君也。吾敢谁怨乎?哀死事生,以待天命。非我生乱,立者从之,先人之道也。”吴王阖闾即位后,实施富国强兵之计,他立城廓,设军备,实仓廪,治兵府。相传现在的苏州(古称姑苏)就是伍子胥协助阖闾修建的都城,姑苏城仿效中原城廓的建设,又兼南方水乡的特点,它周长47里,有8个陆门,8个水门,是一座设计精巧、攻守兼备的都城,它的建成提高了吴国的军事实力。在伍子胥推荐下,著名军事家孙武从齐国投奔吴,把自己著名的13篇兵法进献给阖闾。阖闾为测验孙武兵法,在宫中选了180名美女充当士兵,以两名爱妃做首领,让孙武试演。演习过程中,两位爱妃对孙武排兵布阵视如儿戏,在孙武三令五申下,仍嬉笑不止。孙武按照军事法令,斩杀阖闾的这两位爱妃。据史籍记载,阖闾痛失两位爱妃后,食无味,寝不安,但看到孙武确有用兵的本领,就没有责怪孙武。他任用伍子胥为谋主,孙武为将军操练军队,为进击强邻楚国做准备。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与伍子胥、孙武率兵大举攻楚,在唐、蔡两国军队的引领下,吴军五战五胜,长驱直入楚国都城郢,楚昭王逃跑。伍子胥找不到楚王,就掘开平王之墓,鞭尸三百,报了杀父之仇。楚国忠臣申包胥指责伍子胥鞭打王尸无道之极。伍子胥解释说:“吾日墓途远,故倒行而逆施之”。后来,申包胥不畏路途险远,远奔秦国求救兵。申包胥感怀祖国君民蒙受苦难,在秦宫庭外,痛哭了七天七夜,终于感动秦王。秦答应发兵救楚。秦楚联军击败了吴军。战乱中,阖闾之弟夫概乘机回国自立为王,阖闾闻讯,立即领兵回国击败夫概,夫概率残余逃到楚国,楚昭王封夫概于棠溪(今河南遂平县一带),其后裔以棠溪为氏,这是姬吴的又一分支。阖闾回吴后重整军备,一年后再度伐楚,占领了楚地。公元前504年,吴水军打败楚水军,俘获楚国两位水军将领和七位大夫,随后楚陆军又在繁阳(今河南新蔡县北)失利于吴军。楚元气大伤,国内人心惶惶,楚昭王被迫迁都,可谓吴王阖闾的事业达到顶峰。
吴国的南方邻国是越国。历史记载,越国乃夏禹之后,是夏后帝少康的庶子南迁建立的国家。到越王允常时,夏禹之裔已传20余代,吴越曾发生战争。吴响应晋牵制楚,楚则利用越来牵制吴。公元前537年及公元前518年,越曾两次助楚攻吴,吴越属敌国关系。击败楚国后,吴王阖闾一直伺机攻打越国。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死去,勾践继位。吴乘越举国丧期间出兵伐越,越国勾践率军抵抗,两军战于携李(今浙江绍兴县)。由于吴国发动的是侵略战争,越国上下齐心一举打败吴军。战争中吴王阖闾伤了脚趾,吴被迫退兵,途中阖闾的伤趾继发感染,生命危在旦夕。阖闾临终嘱咐太子夫差:“你不要忘记是勾践杀害了你的父亲!”夫差满含泪水答应:“一定不忘报父仇!”阖闾死于归国途中。阖闾死后,夫差即位。他不忘父仇,时刻准备伐越。他让属下立于他经常出入的宫门之处,每当夫差经过,下人就大呼:“夫差,你忘了越国杀死你的父亲吗?”夫差就回答:“不敢忘,三年一定报仇。”夫差以此勉励自己,他继续重用伍子胥,又封楚国亡臣伯嚭为太宰。经过三年准备,吴王夫差厉兵秣马,准备大举伐越以报父仇。公元前494年,吴越两军相战于夫椒(今太湖椒山),吴军士卒以复仇为动力,个个勇猛善战,一举击败越军,攻入越境。越王勾践只剩五千甲士,退守会稽(今绍兴市郊一带)。越王为避免亡国,接受大夫文种的建议,“卑辞厚礼”向吴求和,条件是勾践入吴为臣仆,夫人为奴婢,进献宝器,越可免于亡国。夫差洋洋自得,准备接受越的请求。伍子胥劝谏夫差说,吴越同处三江之地,其势不能并存,勾践是位有能力的君主,加上范蠡、文种等良臣的辅弼,如不及时歼灭,其后患定会无穷。正当吴国君臣争议不决之时,越国送上美女、宝物贿赂太宰伯嚭,请伯嚭劝说吴王夫差接受越国纳贡称臣。伯嚭本来就妒忌伍子胥,他接受越王的贿赂后,一再劝说夫差接受越国求和。夫差听信伯嚭的劝说,接见越国求和的大夫文种,在吴国朝廷,伯嚭和越大夫文种一唱一和,文种委婉地暗示夫差,一旦越国得不到吴王的宽恕,勾践将会杀妻灭子,毁坏宝器,凭借剩下的五千甲兵与吴拼个死活,吴国到头来将一无所获。夫差最终接受了越的和议条件。伍子胥闻讯无可奈何地叹息说:“20年后,吴国就会变成废墟了。”
吴越讲和后,越成为吴的附庸国,勾践夫妇及其大夫范蠡等三百余人到吴国服役。相传,勾践为夫差养马,勾践夫人为吴王打扫宫室,夫妇俩表现出毫无反抗之意。为进一步麻痹、消磨夫差意志,越国又送上美女西施,对越王勾践完全放松了警惕。7年后,夫差准许勾践回国。勾践回国后不忘国耻,每晚睡在柴草上,并在门边挂一串苦胆,进出之时都要尝一下苦胆,扪心自问:“你忘记战败后的耻辱了吗?”他像农夫一样下田耕作,夫人也如农妇般亲自织衣、做饭,生活俭朴。勾践重用文种、范蠡等贤能之士,励精图治,国力逐渐恢复并强大起来。夫差好大喜功,一心向往中原称霸,他先后讨伐蔡国、鲁国,动用大量人力物力,掘成邗沟,以沟通江淮,为北上做准备。公元前485年,他联合一些小国,从海上进攻强大的齐国,结果被齐国打败。公元前484年,夫差再度进军中原讨伐齐国。他联合鲁国在艾陵(山东莱芜县东)打败齐国,俘虏齐将多人,缴获一批战利品。夫差被一时胜利冲昏了头脑,没有看到数次的征战耗空了吴国国力。越国也派人来吴,朝贺伐齐的胜利。此间吴举朝上下皆大欢喜,惟独伍子胥心情沉重,他再次向夫差陈述说:“越是吴的心腹之患,得到齐,只不过得到一片石田,石田是不能种庄稼的。”他断言:“越不为沼,吴其泯矣胥。”此时的夫差根本听不进伍子胥的苦口良言。伍子胥逐渐对夫差失去了信心。一次乘出使齐国之机,把儿子托咐给齐国的鲍氏,并改姓王孙氏。吴王夫差对伍子胥没完没了的谏言愈来愈反感,伯嚭趁机向夫差讲了伍子胥寄子齐国之事,夫差听后大怒,以私通敌国,怀有二心之罪,赐死伍子胥。伍子胥死前对夫差说:“我死之后,请挖出我的双眼,挂在姑苏城东,总有一天,我会亲眼看到越国大军攻入吴国。”夫差为发泄对伍子胥的仇恨,竟恨及枯骨,令人把伍子胥的尸首包在皮革之中,抛入江中,其名曰:“鸱夷浮江。”公元前482年,吴国大旱,农业欠收。夫差仍决定出师北上与齐晋争霸中原。越国趁吴国国空,倾全力出动精兵,分三路攻入吴国。越军攻入吴都姑苏,焚烧了吴国都城,俘获了太子友。夫差闻讯,挥师南归,后来竟向越国求和,越国自度不能一举灭吴,就答应吴国的求和。此后越国又两次攻入吴国,在越的打击下,吴的军事力量几乎消耗殆尽。前473年丁卯11月,越国打败吴国。夫差率随逃到姑苏台上,被越军重重包围。夫差派人向勾践请罪,希望像越王勾践当年那样做个附庸国,得以保全吴国社稷,此举遭到越国拒绝。越王勾践想把吴王夫差流放甬东,给他百户人家,让他住在那里。吴王说:“我老了,不能再侍奉越王。我后悔不听子胥之言,让自己陷到这个地步。”于是自杀而死。死前,夫差用布把自己的脸蒙住,悔恨地说:“我没有脸面在九泉之下见到子胥啊!”。越王灭吴,杀死太宰伯嚭(因他不忠君主),引兵归国。吴国灭亡后,吴国子孙逃往四方,他们感念故国,便以吴为姓。
早在吴亡之前,就有吴人流落异国他乡。吴越之间进行了多年的战争,在战争中,一部分吴人做了越国战俘,幸存下来滞留在越国,其中有夫差的儿子吴友及王孙弥庸。在吴越战争中失败的吴国王室成员部分流向楚国,诸如:吴王余昧之子盖余、烛庸,阖闾之弟夫概等。吴王僚的儿子庆忌在父死之后,举家逃亡到楚国和宋国,其后称庆忌氏。在这场大灾难中,上至吴国宗室贵族,下至吴国普通百姓,都历经了彻心透骨的亡国灭种之痛。据《越绝书》记载,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后,大批吴人被赶出家园,有的远走他乡,有的到越国做苦役成了越国奴隶。愈是离散于异乡,愈是怀念故土,血缘、地缘标志的“吴”就愈加被突显出来,亡国后的吴人纷纷以吴为姓。流落在越国的吴人在越人监督下修建大型水利设施辟首,这座长达千余米的水利设施,后来改名为“吴塘”,以纪念早期吴姓先人流亡异国做奴隶的艰辛。后来越国灭亡,在越的吴人又随越人南迁,两汉后期的阳山(今广东阳山县)吴霸家族就属随越人南迁的一支吴人。吴亡后,大批的吴姓宗室被流放到偏远荒凉之地。其中夫差的新立太子吴鸿被流放到江西婺源,这支吴氏,尊吴王诸樊为始祖,后世繁衍成江西历史上最悠久的吴姓宗族。鄱阳吴氏、浮梁吴氏、余干吴氏、乐平吴氏、进贤吴氏等支,都是吴鸿后裔。夫差家室的另一部分逃难到安徽歙县,其后裔发展成安徽吴姓的重要一支:歙州吴氏。他们也以诸樊为始祖,其后分衍出江西南昌吴氏、江西德兴、建节吴氏等支,其中以南昌吴氏最为兴旺,成为望族。吴王寿梦的后裔分为两支:一支在政治上发展,出现吴王阖闾、吴王夫差等著名国君;另一支则是季札及其后裔独立发展,人丁非常繁衍,构成了当今吴姓大支族(延陵郡)。
四.季札及其后裔
季札为辞让王位曾两度出走,季札是受中原文化熏陶较深的吴人,曾代表吴国出使文化发达的中原各国,和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叔向、子产、晏婴都有过交往。尤其是季札曾出使保存周代礼乐文化最完备的鲁国,他对周礼的精通和独到理解,赢得了鲁、齐、晋、徐等国人的敬重。季札死后葬在上湖(今江苏江阴申港)中的小岛上,相传大圣人孔子因推崇季札之德,曾手书十字碑文:“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吴人为纪念季札,在他墓旁建庙,世代祭祀。今天除江阴申港外,江苏还有四处季札墓,丹阳延陵镇一处,常州三处,并且都有上述碑文。自古史书对季札葬处的记载多有不同,但不管季扎、札葬于何处,这些墓碑都表现出后人对季札的怀念之情。吴姓子孙以太伯、仲雍、季札三位先祖而豪士,后世吴姓宗族的祠堂往往取名“至德堂”、“三让堂”、“三德堂”,以彰显其祖先谦让之德风。季札生有五子,个个都道德高尚。其中长子随季札出访齐国时病逝,其名字不见记载。《礼记•檀弓上》说季札长子葬于嬴、博之间(今山东莱芜市西北),至今遗迹尚存。
吴征生(季札次子),在亡国之难中,孤身一人逃往齐国,所幸被齐平公接纳。他在齐娶妻生子,其后成为季札后裔中最发达的一支。吴征生之子取名启蕃,寄寓着吴征生希望后代兴旺发达,立志复兴吴国。但征生没能实现其宏愿,最后客死异乡,葬在齐国葵丘(今山东淄博市)。到吴启蕃时历史已战国时代,其父死后,投奔鲁国。吴启蕃在鲁入仕为官,出任鲁相,并娶鲁国贵族叔孙氏之女为妻,定居于曲阜,死后也葬于此地。其子吴诩早年就学于孔子弟子颜高门下,研习儒术,后来,没有入仕为官。吴诩以学问称名于世,他具有战国士人的性格特点,游说诸侯,合则留下,不合则去,一生往来于齐鲁之间,居无定所。吴诩娶齐田氏之女为妻,死后葬于齐地(今山东胶南市琅砑台西北)。吴诩生子二,长子暨,次子售。吴暨一支,后世子孙散居齐鲁之间,不见于经传。吴售生有三子,其中次子吴庸成年后卷入鲁国政坛之争,失败后,逃往晋国,死后,葬于今山西翼城。至此季札后裔从山东迁到山西。这支吴氏在山西翼城一带居住三代,吴庸之孙吴申又举家南迁于楚,出任楚国大司马。吴庸其他子孙则留居山西,后世迁徙线索不详。战国末期,吴申看到楚国政权摇摇欲坠,迟早必为强秦所灭,于是弃官而走,举家南渡长江,辗转来到江西庐山定居下来。从此吴申寄情于山水之间,再不入仕为官。吴申精心抚育二子,长子吴芮、次子吴倓。吴芮是青史有名的长沙王吴芮,西汉长沙王吴芮家族的显现标志着吴姓的崛起与复兴。至此,季扎次子吴征生一支自吴亡到秦两百余年,辗转流徙了几近大半个中国。
季札三子吴重道、五子吴木熹历史记载不详,亦很难考订出其后世流徙过程。季札四子吴子玉一支在吴亡之后,坚守家园祖地延陵,奉祀祖先季札。《丹阳吴氏宗友录》详细记载吴子玉一支在祖地延陵的世系传递,这支吴氏号称延陵吴氏,一直到宋元时期仍子孙兴盛绵延不绝。吴亡后,季扎长孙吴濮婪为避祸逃到太湖东洞庭武峰山一带,隐其吴姓为濮,此后数十代,达一千八百余年之久。濮氏世代打鱼、耕田为生,与世隔绝,不识世间朝代更替,各朝政府也不知还有这么一支子民。唐宋以来洞庭濮氏人口日益增多,开始重视家族的历史渊源。唐长庆年间(82l—824年)。洞庭濮氏(季扎第四十世孙)濮孟牵头,初修洞庭濮氏家谱,到了北宋,又进行重修。随着宗族的日益壮大,家谱的兴修,越来越多的濮氏族人了解家族历史,濮氏认祖归根意识逐渐增强。北宋崇宁年间(1102—1106年),濮氏宗族推举族长濮肇为代表,出面向朝廷献粮赈荒。濮氏义举受到朝廷的表彰,宋朝廷下诏征用濮肇做官。但是隐居一千多年,不愿张扬的族风,使濮肇辞绝征用,仍率族人隐居于太湖边。靖康之乱后,百姓纷纷南迁。太湖周围也住满南迁的移民,从此,濮氏宗族开始广为人知。濮氏宗族一直保持吴氏先民的纯朴之风,族人乐善好施,南迁百姓闻其声名,纷纷前去投奔。濮氏宗族居地周围移民越来越多,族长濮百被移民们尊称为“仁义山长”,无意中濮氏族长成了这一带百姓的首领。由于移民的日益增多需要政府出面管理,濮氏也希望复归本姓,得到官方和民间承认。南宋嘉泰年间(1201—1204年),族长濮百去南宋京都临安朝见宋帝宁宗,上奏濮氏宗族家世和移民情况。宋宁宗听说是先贤季扎之后,御笔一挥恩准濮氏宗族恢复吴姓。元代范寅撰写的《(洞庭吴氏)世谱通考》记载了南宋宁宗皇帝《关于濮氏复姓为吴的圣旨御批》:“这濮百既是季扎之裔,避乱隐此,劳心耕作,自食其力,困苦历世,情甚悯焉。着所在勘慰忧恤,将濮仍复姓吴,仰体国家不废遗逸之典”。濮姓复吴后,朝廷为表彰单扎长房一支世代开发太湖地区之功,将其地命名为吴巷,其行政归属于平江路,同时划出山地四亩六分,永远免除赋税,供吴氏祭祖之用。此后这支吴氏以“吴氏嫡宗”标称于世,又因先祖吴濮婪隐居太湖东洞庭武峰山南,故又称“洞庭吴氏”。到了元代,洞庭吴氏裔孙吴宣新修“洞庭吴氏族谱”,正式以吴氏标明世系。吴宣所生四子,其次子吴寿宁在皇庆年间于濮公庵旧址建立季子庙,作为吴氏祠堂,庙旁有宋名臣范仲淹裔孙范寅题名的“延陵祠堂”石碑。此后洞庭吴氏续修家谱,使这支吴氏的历史非常清楚。
五.少数民族吴氏
    元、明、清时期,由于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了统一的政权,民族大融合进一步加深。少数民族接受汉族文化而采用汉姓。
    苗族吴姓:我国少数民族中的吴姓,以苗族最多,最突出。主要分布在湖南和贵州苗族地区,他们大部分是由苗民改用、借用汉字姓,而成为吴姓的,也有一部分是汉族姬姓吴氏融合、同化于苗族中而形成的苗民吴氏。苗族吴氏,至迟在元代即已存在,如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湖南靖州苗民起义首领,名叫吴天保。明代苗族吴姓中还孕育出著名的理学大师、王阳明得意门生吴鹤。
蒙古族吴姓:在纯粹的蒙古族七大姓中,吴姓居其一。相传远古时代蒙古有七大部落,其中一个部落的酋长名叫吴兰苏和,他的后裔就以他的汉译名“吴兰苏和”中的第一个字为姓,这就形成了今日蒙古族中的“吴姓”,它与姬姓吴氏无关。
满族吴姓:今日满族的前身女真族也有改姓汉字吴姓的。《滕县志•人物》中《吴升传》记载:“吴升,原本女真吾古论氏,世居临洮,乃以吾作吴,因姓吴。曾太父吴珍,仕金为滕阳军判,遂为滕人。”则女真人改姓汉字姓吴氏,最迟在宋代已经开始了。
    赫哲族吴氏:赫哲族人中也有吴姓,他们也是由赫哲族姓氏的读音转译而成。赫哲族吴姓到现代产生了杰出的作家吴白丰,他就是优秀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的编著。
    回族吴氏:据《信阳民族志》记载:河南信阳回族中有一支吴氏宗族。回族吴氏为姬姓吴氏被同化形成。又如回族人吴钟,清初武术家,河北沧州孟村县人。
    哈尼族吴氏:据《明清云南土司通纂》一书记载,哈尼族中有吴氏,自明初洪武年间(14世纪下半期)吴蚌颇而宗族始盛。吴蚌颇居云南临安府左能山下,因率哈尼族众开辟左能山有功,明太祖朱元璋授予他左能寨长官土司副长官之职,世领其所垦土地,准其世袭。从此,哈尼族吴氏蚌颇一支,就世袭为左能寨土司副长官。吴蚌颇传猎豆,猎豆传龙胜,龙胜传安,安传上登,数世皆杰骜不听道府铃束,后除职。清朝初年平定云南,吴蚌颇的第11代孙吴应科率本宗族投诚,清王朝因授给他土舍之官。吴应科传顺,顺传世臣,世臣传弟世标,世标传子吴义,义传廷辅,廷辅之子吴俟,嘉庆三年袭职。至民国时,左能土司仍为哈尼族吴蚌颇家族后人吴忠臣世袭。
此外,其他少数民族,如鄂伦春族、侗族、壮族、白族等,都有吴姓。
六.吴氏郡望、堂号
一.郡望
郡望,是郡中望族的意思。也是郡中地位显贵,声望尊荣的氏族,为标明其家族身份和地位而采用的标记和称号,来源其家族发祥地而命名。
郡,来源于郡县制的设置。早在秦统一中国以后,废除了诸侯国,改置郡县制。郡比县大,相当于现在的省和地区级,每郡管辖几个县或十几个县,是朝廷设在地方的最高权力行政机构。
“郡望”是中国家族文化的特有内涵之一,它已成为姓氏文化中的一个历史名词。吴氏著名的郡望,根据《元和姓篡》、《天下姓望氏族残卷》和《太平寰宇记》等史书记载,有渤海郡、延陵郡、濮阳郡、陈留郡、长沙郡、吴兴郡、武昌郡和汝南郡等。
渤海郡
按《赵宋百家姓》载:“纪吴之邦曰渤海。”盖与地志云:“渤海者,东海之滨称也。”吴氏始祖泰伯、仲雍开创的吴国是在荆蛮(今江苏无锡之东南,太湖之岸畔,东海之滨),其国滨于海,故统称为渤海郡。
在吴氏郡望中,江浙沿海一带吴氏大都称其为渤海郡。据《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内司吴光墓志》称,渤海吴氏源自吴光(吴王阖闾),苗裔汉司徒吴雄之后。渤海吴氏,后裔昌荣,支派繁多,在全国各地分布相当广泛,与延陵并列为吴氏主要郡望之一。
渤海郡的设置是始于汉代,为汉高祖五年(前202)所置,治所在浮阳(今河北沧州东南),至隋朝渤海郡改治所在信阳,辖地为乐陵、厌次、青县、静海和山东乐陵、无埭以北地区。但延陵季子的后裔于吴亡之后,有部分进入齐鲁大地,至秦汉时期衍为渤海郡吴氏。至隋唐时期,发展最为兴盛,位居各郡之首。
延陵郡
延陵一词的注释是“地名。春秋吴季札封邑。其地为今江苏武进县。”
始祖泰伯第十九世孙季札,贤而忠,三逊其国,避耕延陵,后封为“延陵季子”。卒后,至晋时被尊崇为“延陵王”。盖吴亡,季札子孙恐遭战祸殃及,纷纷外迁,唯有四子子玉留守家园,世居延陵。其后第二子征生后裔也有不少回归故土,继其后者,清白承家,为世后尚,另称延陵。基肇季札之后裔,概称谓延陵郡,是吴氏各郡望中最为兴旺发达的一支。
濮阳郡
濮阳郡,秦汉时属东郡所辖.西晋咸宁三年(公元277)改东郡为濮阳固,西晋末又改为濮阳郡。治所在濮阳(今河南濮阳县西南),下辖濮阳、廪丘、白马、鄄城四县。北魏时治所迁居鄄城。
濮阳郡吴氏堪称名门望族,人才济济,曹魏时期大文学家吴质,字季重,竟被推任为振威将军,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封列侯。其子也官居朝中要职。吴质的女儿嫁给司马昭为妻,为晋武帝司马炎的继母,西晋建立后被尊为吴太妃,濮阳吴氏成为西晋的王亲国戚,实乃显赫一时。
濮阳吴氏衍传至东晋时期又出了一位大清官吴隐之,字处默。为官清廉,为国建勋,历任晋陵太守,中书侍郎和交州刺史等职。据《晋书•吴隐之传》载,他升任交州《今广州》刺史时,一扫岭南官场往日贪赃枉法之风,深受百姓拥戴和敬仰,并得到朝廷嘉奖,官至度支尚书、中领军。公元413年卒于濮阳,后裔昌盛,多称其为濮阳郡,是吴氏郡望中人才最为鼎盛的一支。

上一篇:宣公曾孙们的一点信息

下一篇:吴氏来源、兴衰与发展2



●声明: 声明:湖北吴氏网为公益性民间网站,旨在交流吴氏文化,收集吴氏族谱,帮助寻根问祖,挖掘整理民间文化遗产。原创作品版权属作者及本站所有!转载须注明作者及出处,且不得作为商业用途!

请留言

共 0 条留言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留言,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