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吴氏网

吴氏来源、兴衰与发展2

2016-12-24 作者:吴义者  来源:原创  浏览:6283

陈留郡
陈留郡始置于西汉元狩元年(前122),治所在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下辖陈留,封丘、长垣、齐阳等17县。
陈留吴氏的兴盛始于东汉的吴恢、吴祐家族。吴恢,吴祐始居于长垣县,长垣是陈留吴氏最早聚居的地方,也是陈留吴氏走向兴盛的起点。
吴恢,官任南海郡(今广州)太守。吴祐为吴恢之子,举孝廉,以清节著称,官任胶东候相,后升任齐相。晚年回故土长垣教授经书,98岁卒于长垣。后裔繁衍繁盛。
据《中华姓氏谱•吴》载,陈留吴氏中有个名叫吴域,汉安帝朝为太常博士,生有一孙女名曰吴苋,貌如天仙,被刘备娶为夫人。建安二十四年(219)立为汉中王后。章武元年(221)立为王后,母仪天下。建兴元年(223),后主即位,尊吴苋为王太后,称长乐宫。吴苋封母仪天下后,其兄吴懿身为国舅,且跟随刘备能征善战,屡建战功,于是也平步青云,先任讨逆将军,刘备称帝后官封关中都督,建兴八年(230)任左将军,封高阳候,建兴十二年(234)官至车骑将军,假节领雍州刺史,封济阳候。吴懿卒,谥号“忠武”。吴懿之孙齐显,吴氏荣极一时。陈留吴氏,历史悠久,是吴氏著名郡望中最为显贵的一支。
长沙郡
长沙郡始置于秦初,治所在临湘(今湖南长沙)。西汉初吴芮受封为长沙王,因而改名为长沙国。后又复改为长沙郡。辖今湖南全部、广西东北部和广东连县、英德以及江西西部。
长沙郡吴氏大都为吴芮后裔。吴芮,秦时为番阳(今江西鄱阳)令,因善待百姓,深得民心,被尊为“番君”。秦末,吴芮率众反抗暴秦,为推翻秦王朝立下汗马功劳,封为衡山王,定都邾。汉王朝建立后,刘邦以吴芮灭秦有功,封吴芮为长沙王,定都临湘。汉高祖五年(前202),吴芮薨、葬临湘开元寺旁,谥号“文王”。
汉高祖六年(前201),吴芮长子吴臣袭封长沙王,在位八年卒,谥号“成王”。
惠帝二年(前194),吴臣长子吴回袭父封继位长沙王,在位七年卒,谥号“哀王”。
高后二年(前186),吴回长子吴右袭父封继位长沙王,在位八年卒,谥号“共王”。
文帝二年(前178),吴右长子吴差袭父封继位长沙王,在位二十二年,文帝后七年(157)卒,谥号“靖王”。吴差无子,长沙国因此国除。吴差弟弟吴传之子吴渊任谏议郎,子孙多为朝廷官宦。
此外,吴芮次子吴郢于高祖九年被封为义陵候,卒于惠帝四年,吴郢子吴重袭父封继任义陵候。惠帝元年(前195),吴芮三子吴浅因父功绩受封为便候,于文帝后元七年(前157)卒,后其子吴信袭爵便候。景帝六年(前151),吴信卒,其子吴广志袭封便候。吴广志卒,其子吴千秋袭封便候。高后元年(前187)吴芮四子吴阳以父功绩受封为沅陵候,文帝二年(前162)卒,其子吴福袭封为沅陵候,景帝中五年(前145)卒,其子吴周袭封沅陵候。
吴芮家族,子孙齐显,蝉联五代封王,九人封侯,尊荣显贵,盛极一时,尤在刘邦大力剿灭异姓王侯,宣布非刘姓不王的情况下,长沙王国作为唯一的异姓吴氏王侯被留了下来,“庆流支庻”,世代荣昌,这也算是吴氏祖宗的阴德。
吴兴郡
吴兴郡始置于三国吴宝鼎元年(266),治所在乌程(今浙江吴兴县南),隋仁寿二年改为湖州,唐天宝元年(742)又改湖州为吴兴郡。下辖乌程、临安、余杭、武康、于潜、安吉、长兴、宜兴等10余县。郡中吴氏大都衍自山阴(今浙江绍兴)和萧山吴氏,兴盛于唐代。史载,唐代的吴兴郡共有16个大姓,吴氏为主要大姓之一。
吴兴吴氏人才辈出,吴均是南朝梁时著名文学家,独创“吴均体”,深得梁武帝恩宠,被召入宫为官。明末吴有性,为医学专家,人称为中国温病学鼻祖。吴昌硕为近代金石大师,以诗、书、画、印闻名于世,人称“四绝”。为篆刻艺术宗师,日本人誉称他为“印圣”。
武昌郡
武昌郡,三国初孙权置,治所在武昌(今湖北鄂城县),后一度改为江夏郡,西晋太康初复为武昌郡。下辖河北鄂城、黄石、武昌、嘉鱼、咸宁、通山、阳新、大治等县,以及江西北部九江一带。郡中吴氏以吴稷一支为最早入迁武昌汉阳山,兴盛于南朝和隋唐。后裔衍分出江阴和山阴吴氏,在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一带颇有盛名。
吴盾,南朝梁武帝时官任宁朔将军,历任大司马、待中、左长史等职。盾子吴奎任隋中都令,奎孙若远任中书舍人,户都侍郎,银青光禄大夫,封皇县开国男,远子世伟,为唐平乐公主驸马,封新封侯,赠晋国公。世伟孙可博,官至尚书右扑射,上柱国,赐封渤海郡公。可博子舜任山阴县令,吴盾家族堪称官宦世家,后裔昌盛,以后衍传分出山阴吴氏。
汝南郡
汝南郡,汉初设置,住所在今河南上蔡县,下辖今河南东南部、西华、商水、项城、汝南、新蔡等县,以及安徽西北部的界首、太和、阜阳、阜南、临泉等37个县。郡中吴氏以后汉吴天全为发祥始祖,盛名于唐宋。苗裔吴廷祚,为宋太祖赵匡胤开国功臣。汝南吴氏,宗支繁盛,后裔不断向外拓展,衍分出山西太原吴氏,四川华阳吴氏和安徽宁国吴氏。
二、堂号
    堂号是:“厅堂的名称,旧时多指某一家或是某一家族的名号”。
堂号类似于郡望,都是用来作为家族的标识,但又有其区别。堂号的出现时间较晚,且范围比郡望小,堂号的命名方式较为灵活,不像郡望那样受地域界定之所限。
堂号的命名可以以其家族的发源地和发祥地命名,或以其家族显贵的名望值得炫耀和标榜,或以其祖先的道德风范,勋功业绩值得敬仰和称颂,或以其家族的科第功名、文武成就等取义于承先启后,训勉后代,而为本家族或本支系命名堂号。
堂号是中国姓氏文化特征之一。它可以凝聚宗情、唤发宗族文化的认同性,使其子孙敬祖重宗,牢记祖根。所以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是了解和体现宗族文化的重要窗口。
吴氏的主要堂号有:
至德堂
至德堂的来由,出自吴氏始祖“三让天下”的崇高德行,和孔子对吴姓开氏祖泰伯的评价和赞扬。《史记•吴泰伯世家》称:“太史公曰:‘孔子言,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孔子,历代以来被尊为“圣人”,他认为泰伯的道德品行古往今来再也无人可比。《史记•集解》也称:“泰伯三以天下让于王季,其让隐,故无得而称言之者,所以为至德也,”
三千年来,世人对泰伯的品德和功绩的赞誉无以复加,令所有人敬佩。如唐代诗人陆龟蒙诗曰:“故国城荒德未荒,年年椒奠湿中堂,尔来父子争天下,不信人间有让王。”
又如齐彦槐在泰伯墓享堂所撰堂联:志异征诛三让两家天下;功同开辟一抔万古江南。
在这幅对联中,可见人们把泰伯的德行和功绩同神话中的盘古开天辟地相提并论。吴氏子孙为纪念和颂扬始祖的“至德”精神,所以以“至德’作为堂号,称为“至德堂”。也是吴氏族人普遍采用的堂号。
三让堂
“三让堂”的来由取义于吴氏始祖泰伯、仲雍的“三让王位”。由于三让王位的崇高品德被世人尊称为“至圣”的孔子褒赞为“至德”。特别是“三让”的结果,产生和早就了吴氏。因此,吴氏始祖一直以来被吴氏族人缅怀和敬仰。为纪念祖先,勉励后人,所以吴氏子孙以其“三让”作为堂号,称之谓“三让堂”
“三让堂”另一个来源出自季札。泰伯第十九世孙季札,为人忠厚,隐忠秘孝,至德至贤,他仿效始祖泰伯“三让”遗风,在继承吴国的王位上也“三让其国”,避耕延陵,被称为“延陵季子”所以,后代子孙为颂扬季札的“三让”美德,以“三让”作为堂号。它不但国内吴氏族人普遍采用,而且盛用于海外吴氏宗亲。
让德堂
“让德堂”、“至德堂”、“三让堂”来源取义一样,都是为了纪念和颂扬吴氏祖先泰伯、仲雍和季札“三让”的崇高德行而命名。海外吴氏族人及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泰国、香港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大都称其为“让德堂”。
延陵堂
“延陵堂”的来源是以封地和郡望命名。古延陵在今江苏武进县。泰伯第十九世孙季札,“三让其国”躬耕延陵,以后受封于延陵,被称为“延陵季子”。延陵又是吴氏的郡望之一,以地名命名“延陵堂”的涵义,既体现了季札后裔望出延陵,又标志着吴氏子孙对祖先的缅怀和敬仰。“延陵堂”普遍用于季札后裔。
渤海堂
“渤海堂”的来源有二:
一、以地域和发祥地命名。吴姓以国为氏,“纪吴之邦曰渤海”盖与地志云,“渤海者,东海之通称也。”吴国发祥地在荆蛮(古称梅里,今为江苏无锡梅村),其国滨于海,故统称渤海郡。因而以渤海郡之地域作为堂号,称“渤海堂”。
二、以“渤海郡望”作为堂号。渤海郡人口众多,包括渤海湾和东海之滨的江苏、浙江等地。故渤海吴氏相当一部份以其郡望作为堂号,称为“渤海堂”。
吴氏除上述堂号之外,还有尚德堂、忠义堂、世德堂、仁德堂、种德堂、奉先堂等堂号。这都取义于弘扬祖德,训勉后代之意。
七.名垂青史,千古流芳
    吴氏姓族从泰伯公三让王位开始至今三千多年历史,周、秦、至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1237-473年)历经了21世(25位帝王),风雨沧桑七百多年,吴氏姓族从小到大,基业盛世极点。直至吴王夫差大意失国,吴姓子民纷纷逃亡天涯,许多家庭家破人亡。自公元前473年吴国灭亡后,族人却不忘故国,仍以国为氏。至今两千多年,吴姓子孙不仅在祖国内陆往复迁徙,而且远播国外:越南、日本、朝鲜等国,后来又陆续迁往南洋诸岛繁衍生息。由于西方列强入侵,打开国门,中西经济文化的往来加强,部分吴姓子孙远迁欧美及东南亚等国。而今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浪潮,吴姓子孙已遍布全球。现在全球吴姓人口达到三千多万,其中:吴姓华裔占海外各国人口中的15﹪以上。
泰伯,不仅是吴氏族人的始祖,而在无锡地区已成为“江南万家始祖”。农历正月初九是泰伯的生日,每逢这日,梅里人民、大江南北、全球各地吴氏后裔,纷纷前往瞻仰朝拜。清明节,梅里乡俗更有祭祀泰伯庙的隆重节日活动。每年4月10日为无锡鸿山广场为祭祖日,全国各地及海外姬姓后裔参加祭祀泰伯大典。我们祖先的丰功伟绩,是吴氏后代子民的骄傲。吴氏文化永盛不衰,泰伯精神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我们要弘扬泰伯的崇高美德、继承吴姓的优良传统,精诚团结,开拓进取,为吴氏的繁荣发展和伟大复兴而努力!
二0一五年十月十六日

上一篇:吴氏来源、兴衰与发展1

下一篇:古蜀文明与华夏文明及吴姓渊源初探



●声明: 声明:湖北吴氏网为公益性民间网站,旨在交流吴氏文化,收集吴氏族谱,帮助寻根问祖,挖掘整理民间文化遗产。原创作品版权属作者及本站所有!转载须注明作者及出处,且不得作为商业用途!

请留言

共 0 条留言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留言,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