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吴氏名流(55)
以人民需要为己任
攀登世界科学高峰
——记著名冶金物理、机械工程学家、光学仪器专家吴学蔺院士
先贤吴学蔺院士(以下尊称为:吴老)字轶如,1909年6月1日出生于北京市,江苏武进人;1985年9月7日谢世,享年77岁。
吴老1930年于上海大同大学理科毕业,后任浙江大学物理系助教。
1932年任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34年赴美国卡尼基大学学习,1937年获硕士学位,在资源委员会昆明中央机器厂驻美国、瑞士办事处工作。
他1938年回国后,在中央机器厂任技术员、副工程师、工程师、分厂厂长;曾在西南联合大学机械系、航空系任过教。
1944~1949年历任资源委员会工业处技正、钢铁组副组长、钢管会副主任(1947年9月至1948年10月,兼任中央大学工学院机械系教授)。
1949年,吴老任上海钢铁公司总经理,还先后在东华工业部兼任矿冶处、生产技术处副处长等。
1952~1958年,他任一机部三局、技术司总工程师和总锻冶师和国家科委综合局、二局副局长;并负责当时苏联援建项目。
1955年6月,吴老被选聘为:中科院学部委员、常委(院士)。1959~1960年,他任中科院长春机械研究所、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副所长。
1979年3月,他调任中科院南京天文仪器厂总工程师,后任厂长。
1936 年北平研究院部分科研人员合影;前排左二:严济慈、右一:吴老
吴老是全国政协第二至六届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
廿世纪三四十年代,吴老以搞光学为主的物理实验室基础工作,引进国外冶金与机械冶金有关的新技术,与他人合作发表了“氖之连续光谱”、“金属扩散层之向位关系”等论文。
主要科研有:引进国外炼钢用Brackelsberg转炉;孕育铸铁(或密烘铸铁)作为高强度高稳定性材料;自制控制气氛使热处理件表面可以随意控制的马弗炉;用阶段热处理使零件与刀具等只有极微小变形;自制各级强度电焊条;以铸代锻,解决大型压力机械不足等。
廿世纪50年代,吴老在对上海钢铁一厂、二厂、三厂改建平炉,扩大上钢二厂的轧钢能力,组织上海小钢厂成为多品种的生产基地,建立上钢为华东机械工业大铸钢基地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还创办了《铸造》杂志。
廿世纪60年代,他又协助进行"液态成形"研究,他用模子压铸零件再用零件压制模子的办法,解决了合金模的加工制造困难及生产周期和工时的问题。
廿世纪80年代,吴老组织我国口径最大的2.16米天文反射望远镜的研制,开发与美国太空电子系统公司合作研制首架口径13.7米毫米波射电望远镜,还与他人合写了“研制3~4米反射望远镜的几种方案”一文,为其后设计大型反射望远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们科学工作者一定要以人民的需要为己任,解放思想,为力争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实现12年科学技术规划,攀登世界科学高峰而奋斗。”这是吴老1960年在全国人大会上振聋发聩的话语,并以毕业精力承诺了誓言。
吴老您的功迹已名垂青史,可以九泉安息了!
吴忠祥搜集整理于云南昆明
2004年6月14日
作者简介:
吴忠祥 , 名祯祥、字铭;1952年4月生,湖北通城县大坪乡易畈村人,大专文化。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本村当“乡村医生”,后在咸就读,毕业后在咸宁地区(市)卫生局(卫生健康委员会)工作至退休。因勤于笔耕爱好写作, 而被巜中国中医药报》聘为驻地记者,被《湖北日报》国家巜健康报》及省市多家媒体聘为通讯员。其利用业余时间免费为全市医疗卫生系统的工作“鼓与呼”;工作三十年间,在上述报刊杂志发表文章200余篇,有多篇作品在一些报刊或专题征文中分获二、三等和优秀、鼓励等奖项。退休后,咸宁市卫生局鼓励并支持其编辑出版《卫生情结》吴忠祥作品集一书。
图文:吴忠祥
编发:黎 曙
审稿:吴小艾
审核:吴合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