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吴氏人物 > 现代人物 ◇湖北吴氏网

当代吴氏名流(135) ——记我国杰出的国学大师和文献学家吴则虞先贤

当代吴氏名流(135)

古典文学的大师 

著书育人的先宗 

——记我国杰出的国学大师和文献学家吴则虞先贤

72ed6f02374ef6a1f0a0e261b99e85e.jpg

吴则虞先贤(左一)


吴则虞先贤,字:蒲庼(廎、䯧:qǐng同:顷,小厅堂),1913出生于安徽泾县茂林,1977年11月16日在北京谢世,享年65岁。

吴则虞先师自幼受家学影响,4岁开始习字,6岁开始学习诗歌。

他21岁时前往江苏无锡拜名师陈石遗、杨铁夫学习,后经陈先师介绍至苏州拜谒国学大师章太炎,被收为入室弟子。

吴先贤曾就读于:上海正风文学院中文系,并在多个院校担任:讲师、教授,如:广东中华文学院、蓝田师范学院、重庆女子师范学院等。

新中国成立后,他在西南师范学院担任:教授,讲授中国古典文学史、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目录版本学、戏曲史等课程;毕生从事教育和学术研究。吴先贤在学术上有着深厚的根底,尤其擅长词学和诸子学。

他的著作颇丰:《晏子春秋集释》、《白虎通疏正》、《山中白云词》、《中国工具书使用法》、《辛弃疾选集》、《续藏书纪事诗》等。

他还参与了《晋.书》的标点校注工作,并撰写了《晋书证异》和《晋会要》等作品;积极投身于古典文学书籍的整理和校勘工作中;在学术领域尤其是在文献学和词学方面做出了特殊的专业贡献!他的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吴教授性格恬淡,谦和洒脱,家中藏书丰富,设有“曼榆馆”和“慊(qiè,切;满足满意。另音:qiàn,欠:)静斋(以表其静心治学之志)”,是他的工作室和藏书之地。

f9942563b477e58d424d3136acc3817.jpg

《重校清真集》是吴则虞先师点校整理的宋人词集之一

吴先贤因长期伏案著述以致积劳成疾,仍坚持在卧榻完成多部著作的编写。

吴大师的一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文献学有着重要的贡献,他的工作和成就不仅丰富了中国的学术资源,也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学术遗产。

吴则虞先贤,您是杰出的古典文学大师,更是著书立说、桃李芬芳的先宗,您的业绩流芳百世,名垂千古!

 

吴忠祥于云南昆明

2025年6月27日


作者简介:       

吴忠祥, 名祯祥、字铭,1952年4月生,湖北通城县大坪乡易畈村人,大专文化。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本村当“乡村医生”,后在咸就读,毕业后在咸宁地区(市)卫生局(卫生健康委员会)工作至退休。因勤于笔耕爱好写作,而被巜中国中医药报》聘为:驻地记者,国家《健康报》、《湖北日报》、《咸宁日报》等多家媒体聘为:通讯员。其利用业余时间无偿为全市医疗卫生系统的工作“鼓与呼”。工作三十年间,在上述报刊杂志发表文章200余篇,有多篇作品在国家和省、市报刊或专题(专栏)征文(参赛评选)中分获二、三等和优秀、鼓励等奖项。退休后,咸宁市卫生局鼓励并支持其编辑出版《卫生情结》吴忠祥作品集一书。近两年,又在《湖北吴氏网》发表“当代吴氏名流”、“与吴氏有关的成语典故”系列及游记、政论文、对联等作品160余篇。

 



当代吴氏名流(129)  ——记吴化文将军


 图文:吴忠祥

 编发:黎   曙

 审稿:吴小艾

 审核:吴合林



上一篇:当代吴氏名流(134) ——记革命先烈吴焕先将领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



◆声明:湖北吴氏网为公益性民间网站,旨在交流吴氏文化,收集吴氏族谱,帮助寻根问祖,挖掘整理民间文化遗产。原创作品版权属作者及本站所有!转载须注明作者及出处,且不得作为商业用途!——特此声明!

相关内容

文章评论

验证码 表情

共 0 条评论(管理员审核才能显示),查看全部
  • 还没有评论,赶紧来抢首评吧~

最新留言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