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的历史沿革。古往今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都出现过不同范围、不同规模的移民问题,只是性质、目的和方式不同而已。我国历史文献将古代社会的人口迁移称为“徙民”、“迁徙”。而《现代汉语词典》注释,移民是“居民由一地或一国迁移到另一地或另一国落户”或“迁移到外地或外国去落户的人”。本文所说的宜昌朱市街,今属宜昌市点军区朱市街社区居民委员会所在地。这里应该是古夷陵州的移民在此办理移民手续的地方。我国古代的移民,从真正有可信文字记录的商朝开始,古史就有“迁徙”的记载。商朝自契至汤迁居八次,自汤至盘庚迁居五次。继商之后的周朝,早期也是游牧民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公刘》、《绵》描写了周人由邰至豳及由豳至岐两次迁移的情形。《公刘》诗中叙述公刘率领全族人民带着粮食和器具在外过着游牧生活,开疆辟土,历经胥地、百泉,后在豳谷定住下来。移民安居后,“于时处处,于时庐旅,于时言言,于时语语”,欢声笑语,其乐融融。《绵》诗中叙述了公刘的十世孙古公亶父率族从豳地迁居岐下,直到他孙子周文王受命。秦汉以降,代有移民,诸如南宋迁都江南,元朝蒙古问鼎中原,明末“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满清入关一统天下等。及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二江平原农垦移民,云南、海南岛橡胶垦植移民,开发黄河三门峡、长江葛洲坝等水电资源的移民,都对我国的建设作出了贡献。而今建在长江三峡的水利枢纽工程更是举世瞩目,不仅因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更因为它面临着一个“世界级难题”的破解——世界工程性移民数量之最的三峡百万大移民。三峡移民涉及湖北省、重庆市的19个县(区),部分或全部淹没2个地级市、11个县城、140个集镇、326个乡、1351个村,淹没工厂657个。据1985年底调查,水库淹没区人口72.55万人;1991~1992年实物调查统计,淹没耕地38.86万亩,淹没涉及人口为84.46万人。2008年最终安置人口达113.38万人。如此巨大的移民搬迁,在我国历史上绝无仅有,在世界水电史上也罕见。因此百万移民便成了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宜昌即翻开这一历史新篇章。可见,古今移民都是社会发展生产力以致社会变迁的因素。宜昌境内的移民,亦随着历史进程而演变。 “朱市街”的地理位置。宜昌朱市街位于宜昌城河西江关渡口的古驿道上。这个江关古驿道的地理位置非同一般,早在517年前,明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夷陵州志》就有记载:它是西往归州、巴东和西蜀的古驿道。由于夷陵州府和县衙长期驻此附近,所以,朱市街就逐渐成为富商巨贾、达官仕宦、文人学士路过、停留或落户的地方,也成为夷陵州和归州、巴东、恩施、重庆、四川移民的集散地。当年迁往四川的移民,据晚清成都民办报纸的创始人傅崇榘(1872~1918,字樵村,四川简州人)《入蜀旱程记》记载:“八里到点军坡。出宜昌正川门,过对河,宽七里三分。舟钱数十文上岸,有安安庙到点军坡,上大路行。”笔者1975年在县委办公室工作时,曾经步行下乡到桥边、土城,经过朱市街时了解到,朱市街在安安庙旁,穿过朱市街以后爬上坡路过点军坡,继续前进经过“巴王殿”,然后到达桥边、土城。位于桥边镇黄家棚村二组一座半山腰中的胡子岩摩岩石刻,始建于西汉末、东汉初年间。岩洞内共有古僧石刻7个,观音像一座,岩壁上雕刻有青龙白虎,各类图案数幅。碑刻“重修古道”是三峡南部连接荆楚大地的交通要道,残留在土城乡望洲坪村的汉砖汉瓦,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徐进1996年鉴定,为驿站用,证明了古蜀道修建于汉代或汉代以前,距今约2000年历史。白云山古蜀道残存的较完整部分,东起望洲坪,西至白云山,全长3000米,路面宽2米,明代初年翰林学士郭思温在《上望洲》诗句中确切地描绘说:“一岭复一岭,十亩几千丈。回首望洲城,我在青天上。”如此陡峭艰险的蜀道,是三峡南部巴山蜀水连接荆楚的要道,负载千军万马,畅流百货万物。《入蜀旱程记》曰:“陆程由宜昌到万县之正站,名为十四站。然力夫多不遵行,多行至十七八站之时日,其正站有作十六站者,列入下,以便查考。四十里曹家沱,六十里桃子坳,六十里堡子岭,七十里郎坪,五十八里野山关。七十里大竹坪,七十里洪(红)岩寺,六十四里张家槽,七十里小龙潭,六十里罗正田,六十里团保(堡)寺,六十里利川县,一百五里木(磨)刀溪,九十里龙驹坝,八十里老土地,五十五里万县。” 当然,除水路运输不便,如洪水季节、船运紧张或缺乏经费等原因外,先民们大多还是选择溯江而上。但不管是选择水路还是陆路,都必须在“朱氏街”这个“二衙”办理移民“出境”手续。只不过是当年的“朱氏街”如今已经演变成了“朱市街”而已。2002年12月,点军乡、朱市街街道办事处合为点军街道办事处,辖今宜昌市点军区朱市街社区居民委员会。朱氏街的来历。朱氏街,有的家谱上写成或者老年人说成猪屎街、珠市街、朱市街等,这些应该是从“朱氏街”的谐音中别生出来的同一地名。要弄清关于朱氏街的来历,还要从元代邪恶的政治说起。那时,汉人要娶媳妇,新娘头一夜还得先陪元鞑一个晚上,这桩恶规使人们害怕娶媳妇。鞑虏的这一政策本来就抑制了国人的生息繁衍,加上元末农民起义反抗元军,大批青壮年死于战争。等到朱元璋得天下时,中原已是千里无人烟。朱元璋为了布政管理,便在全国大范围移民垦荒戍边。朱元璋做了皇帝,不少姓朱的就来了劲,说500年前与朱元璋是一家,便纷纷出来协助朱氏管理地方事务,往往县治行为还得先通过“二衙门”,这个“二衙门”就是姓朱的人在地方私设的权力机构。这类机构普遍设在县城、集镇。人们称“二衙门”所在地为“朱氏街”。明朝将元代乡制改为坊,“二衙门”就叫做“朱氏坊”,或称“朱氏巷”、“都司街”、“朱氏街”。作为夷陵州朱氏“二衙”的“朱氏街”,当年这里居住的朱氏今已很难寻找。如今夷陵范围的朱氏,多为后来的移民过程中从江西迁来。如位于夷陵区鸦鹊岭镇三合村的朱家庙,又称朱家祠堂。堂名:沛国堂;郡望:沛国郡。始迁祖朱习万公公,据传生于清嘉庆时期,道光年间从江西迁入东湖县界岭铺朱家庙,挽草为业,卒于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其后裔在此建家庙祭祖。现已传至第9代,分居8个村,人口近千。世系旧派为:“习士长远,培德吉昌”。为了传承先祖的基业,延续朱家的香火,经与族人商议,新增派辈为“紫阳高照,宏发其祥;文明礼义,大振朝纲;安邦定国,家传忠良;效崇先哲,万代兴旺”。2007年,原中共宜昌县委副书记、县人大主任朱吉荣主修《沛国堂朱氏族谱》,欧阳运森写序。朱吉荣同志还担任了湖北省朱熹理学研究暨朱氏宗亲联谊会筹备委员会主任,在监利县发起筹建全省的朱氏宗祠,为传承悠久的历史文化作了大量工作。夷陵区下堡坪乡朱氏始迁祖朱文新,南宋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前后从陕西省公街迁湖广峡州夷陵县黄牛峡(今乐天溪镇原建有朱氏宗祠)。朱起公迁下堡坪乡,后裔居下堡坪、磨坪、蛟龙寺等地,大多分布朱氏第21世至26世后裔。派辈:“仕儒重昌,长发其祥;国运从振,世代联芳;作述克继,德泽孔光;永传先业,远达成章。”原宜昌县教育局长朱应同先生为“运”字辈的朱氏族人,他提供邓村乡常家垭、古城坪朱氏派辈同此。当代科技巨星朱光亚(1924~2011),原籍汉阳,因其父供职于宜昌邮局,故出生于宜昌县城内。1982年7月至2005年12月,先后担任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主任,总装备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为表彰朱光亚对我国科技事业特别是原子能科技事业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将我国国家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10388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朱光亚星”。 “朱氏巷”与“朱氏街”。我们的先祖在被强制迁徙时,大部要经过朱氏“二衙”编排流徙。现在所说的湖广移民多数来自“猪屎巷”,就是原来的二衙门“朱氏巷”。这类情况有点象现在的派出所移交案犯,犯人和公派人员也是直说来自某派出所,而不是说来自某地方名称。也由于当时被流放边远的先祖们普遍没有文化或者文化水平很低,加上当时又避讳说“朱”字,朱氏巷便演化成了“猪屎巷”。有人认为,南昌府朱氏巷现为南昌市西湖区绳金塔街,是夷陵始迁祖当年的迁出地“朱氏巷”。 “朱氏巷”,除当时避讳说“猪屎巷”外,又称“珠市巷”、“猪市巷”,现在有的称“朱市巷”。“朱氏街”,除当时避讳说“猪屎街”外,又称“猪市街”、“珠市街”、“都司街”,宜昌现在称“朱市街”。 江西俗称鱼米之乡,人们生息条件较好。历代兵灾多是流寇,除有少数瘟疫在小面积流行会危及人的繁衍外,基本没出现过大范围的人类死伤事件。不似豫、晋、燕、赵打起仗来整村整城的屠杀生灵,也不似滇、桂、黔、蜀整庄整乡瘟疫灭人。所以赣地中北部历来人烟稠密。虽然朱元璋在江西采用几丁留一的政策,强徙人走50余年,也不过影响了二代人。朱元璋愤恨江西人,只是因为陈友谅军中大部分是江西人,是陈友谅军差点要了他的性命。朱对江西额外的税赋,一直延至嘉靖后才稍有少减。 “朱氏街”里无朱氏。清顺治时,不断有人奏报,说朱三朱四在各地汇聚众生反抗朝廷,这使顺治皇帝听到“朱”字就不舒服。皇帝不舒服的事,下面的人就不会有好过的日子。到了地方上,朱子、朱孙就倒了霉。当年朱子贵,眼下却在劫难逃。朱姓人被迫远离城市集镇,一时改名隐姓。从那时起的200多年时间里,县城里也确实看不见有朱氏的踪迹。所以,要寻到当年的朱氏巷,恐怕是桩难事了。即使是今天我们找到了“朱氏街”,恐怕要在那里找到姓朱的人也不是那么容易了。点军区土城乡、桥边镇今有朱家湾、朱家埫、朱家槽、朱家冲、朱家坪等地名,并发现有朱氏家族人员居住。他们是否为“朱氏街”之移民,有待调查。但是这些朱氏家族人员居住地大多都十分偏辟,离城区甚至离当时的交通要道都较远。 “朱氏街”曾是众多移民的“签证处”。根据大量史实和谱牒资料,亦认为夷陵先民70%属于客户移民。至今夷陵方言仍以土著话为主,早在唐代和唐以前就于此居住的土著先民的后裔主要有十大姓氏,屈姓、向姓、郑姓、熊姓、田姓、沈(瞫)姓、陶姓、樊姓、祁姓、庹(音托)姓,约占总人口的5.4%。至于移民来者,则有两种情况:一是自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以前就居住于此先民的后裔约占24.6%;二是明清大移民始迁祖的后裔及陆续迁进的约占70%。 “湖广填四川”的前奏。《四川通志》载:“蜀自汉唐以来,生齿颇繁,烟火相望。及明末兵燹之后,丁口稀若晨星。”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四川巡抚张德地忧心忡忡地向康熙皇帝上了一道奏折,表露出强烈的忧患意识。他说:“我被皇上荣幸地任命为四川的最高地方官员,来到这片饱受战火摧残的地方一展宏图。但现在当我站在满目疮痍的昔日天府,增赋无策,税款难征,使我感到局促不安、寝食俱废。我等下官受皇上差遣,惟有精忠报国效忠朝廷。经过几日思索,我觉得要重振四川天府之美名,惟有招徕移民开垦土地,重建家园,除此似无别的良方上策。”(据《明清史料•户部题本》)据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人口统计,经历过大规模战事的四川省仅余人口 9万余人,清朝康熙年间,经历过兵荒马乱、刀光剑影的四川盆地终于平息下来,一批批新任地方官员也开始走马上任了。在这些踌躇满志的官员眼中,四川不知是怎样的丰肥沃土。然而当他们骑马、坐轿赶到新的官邸以后,才发现传说中的天府之国竟然是这般的荒凉残破、千疮百孔。与此同时,张巡抚还在奏折中提及了一些移民办法。比如,可以命令与四川相邻各省的地方官清查那些因战争而背井离乡的四川原籍人口,加以登记注册,然后由四川“差官接来安插”。或者直接由政府出台一项移民政策,通过行政手段把人口密集省份的人民移来四川。康熙皇帝坐在紫禁城的龙椅上也正为全国的税收和重建问题焦头烂额。他接二连三地接到四川地方官的奏折,召集相关部门听取有关汇报,正式颁布了一份名为《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招民填川诏》的诏书,下令从湖南、湖北、广东等地大举向四川移民。移民入川的形式。一是奉旨入川。四川的移民都是来自湖广,当时朝廷颁发“楚民实川之诏”时,基层的实施部门采取武的办法强行捆押方式,把一个个村子围住强行入川,所以移民的原籍不仅大地名相同,连小地名也相同。二是求生存入蜀。如四川(重庆)丰都县周晓,祖籍宜昌,他的13世祖先太寰公(夫人刘氏),居住在宜昌府南门,均葬宜昌府南门外。12世祖先攀渠公(字芝芳,名周京元,字殿先。夫人谭氏),约生于崇祯十三年至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640~1710年),约在康熙十四年至二十四年(公元1675~1685年)偕妻带子,迁入四川丰都县城黄豆市居住。后因战火匪患,深夜抱棉絮凫水渡江到了乡村南岸的水天坪世居。这支周氏家族的字辈是:“京(金)洪本文朝,盛普正邦宗;世代常怀德,永乐长兴隆”。民国十七年(1918),此支前贤周正鹄(字式程)编族谱,又续拟定了20字辈:“大道在明亲,至善能定静;修身先诚意,齐家治国平”。目前已经发展到了14~16代人,不完全统计有2000人。周晓先生是入川后的第12世裔孙。一直以来都在为寻根问祖,期望了解宜昌周氏在明末清初有“太”字辈的支族的周氏家谱。三是经商入蜀。清前期湖北与邻省四川的贸易十分方便,有的就近入蜀定居。宜昌地处鄂西,与四川相毗邻,赴川更为方便。清康熙末年,江西朱氏巷的李惟学、李惟贵兄弟俩携妻带子迁移到当阳干溪。李惟学上四川,李惟贵携妻、子圣聪沿黄柏河而上,在夷陵州院庄铺(今分乡镇界岭村)定居。四是为官改籍定居。如四川金堂县知县易逢吉,封文林郎。原籍湖广夷陵州小峰铺,崇祀乡贤,又入金堂县名宦。易文简,原籍亦为湖广夷陵州小峰铺,明隆庆庚午(公元1570年)科举人。选四川云阳县知县。陞云贵两恤刑行,取大理寺寺丞。入云阳名宦。据传,清中期,张之洞(公元1837~1909年)的祖先张虾子兵败而亡,他的八个儿子四处逃散。老大、老二带着部分人马,从马鞍山逃往四川、贵州等地。另外,四川还有一支欧阳氏,也自称祖籍在宜昌。据1992年《宜昌县志》记载,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农业欠收,楚省饥民迁居四川,夷陵州(雍正十三年改东湖县)人口减少11.6%。湖广移民究竟在川东移民中为多少比例,一些县志中的《氏族志》给我们提供了相当有价值的材料。民国《云阳县志》卷23《族姓》收录了178个大姓家族,迁自湖广者有121家,占75%;民国《合川县志》卷9《士族》记载外省移入107个氏族,湖广籍为80家,同样占75%。保守一点估计,川东地区“两湖”移民所占比例在70%左右。无庸置疑,“湖广”移民是川东移民的主体,“湖广填四川”也绝不仅仅是一句民间传说,而是证据确凿的历史事实。 “掉藩”不入川。许多族谱显示,当年在“湖广填四川”的过程中,移民有“掉藩”的。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九月,明太祖朱元璋的大将徐达派遣傅友德分兵攻取峡州,改峡州路为峡州府,再降为州,与夷陵首县并入,直隶湖广行省。朱元璋与陈友谅旧部和元王朝残余势力血战四年,损兵折将,最后才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夺得胜利,确立明王朝的统治。由于元末明初连年战祸,使“湖广”田园荒芜,百姓亡散,庐舍为墟,许多地方渺无人烟。于是,明王朝就近从江西大量移民迁入“湖广”,并允许“插标占地”,奏响历史上有名的“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宏伟史诗。据传,当时夷陵不少农民被强制入川,也有少数“掉藩”的。当然,当年在“湖广填四川”的过程中,移民中“掉藩”的只是少数,大部分已经迁入到目的地。元末明初,明孝宗帝朱祐樘弘治年间下诏移民。郭子仪第35代孙郭谟格由保甲推举奉诏,于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率族人及乡邻弃湖入川,落叶檀木湾。其间,有部分族人迁川途中“掉藩”,留在归州(秭归县)郭家坝。后又有部分族人从郭家坝迁至夷陵州河西铺(今点军区)郭家岭。高祖郭子芳又从郭家岭迁至宜昌城区石板溪,卒葬于此。龙泉一世祖郭伦从石板溪再迁至今夷陵区龙泉镇石花山村郭家岗。明朝崇祯年间,张献忠农民起义军在四川德阳地区作战频繁。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清军为消灭义军,滥杀无辜,人口殆尽,一片荒芜。清廷下诏,江西、湖南、湖北众多居民被迫迁居四川。民间在这次 “湖广填四川” 大移民中,出现“掉藩”。如夷陵州纸坊铺(今邓村乡双红一带)有汪大户、何三家,另外有先姓等人家居住在深山老林,没有入川。难得的朱氏街。位于点军区的朱市街(朱氏街),当年无论是江西填湖广的始迁祖,还是湖广填四川的始迁祖,他们都要到朱氏天下的“二衙门”朱氏街去“签证”登记。既然是当年在“江西填湖广”和“湖广填四川”的过程中,江西始迁祖在这个“朱氏街”签证后入住,湖广荆湖北路夷陵州的移民百姓在这个“朱氏街”签证后迁往四川等地,那么朱氏天下的“二衙门”朱氏街的名称传承数百年不改,实在难得,是明代古夷陵成千上万百姓大移民中留下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据考察,朱市街(朱氏街)今天依然作为街名存在,这在湖北省内绝无仅有,在国内也不多见,它是朱元璋大移民时代的历史产物。虽然今天已经是名存实亡,但是它作为历史的印记,仍然值得我们珍惜。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说,点军区的“朱市街”与位于山西省洪洞县城西北二公里贾村西侧的“大槐树”一样,是明代的一处移民基地。它不仅是整个夷陵州内当年“江西填湖广”移民始迁祖入住夷陵的后裔,而且也是“湖广填四川”,包括今天的重庆和当年从夷陵迁出去的宜昌籍的海内外同胞寻根求源、拜祭祖先的圣地,更是所有朱氏族人寻根求源、拜祭祖先的圣地,具有很重要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建议迅速开发和利用这一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
上一篇:湖广麻城县孝感乡移民图
下一篇:寻根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