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吴氏文史 > 考证论文 ◇湖北吴氏网

艾陵之战,春秋末吴 齐争霸的巅峰对决

 

艾陵之战,春秋末吴、齐争霸的巅峰对决


公元前484年5月,因齐国此前入侵鲁国,鲁哀公联合吴王夫差反攻齐国,双方在艾陵(今山东莱芜)展开决战。齐军主帅郭树清率领大军迎击。春秋末期最大的一场围歼战,就在艾陵爆发了。

 齐军全军压上来,齐国技击的个体实力的确给吴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但是,吴军的步兵,都是由晋国的军中强者巫臣将军亲自调教出来的,而孙武将军也曾统领过吴军,其战斗力极强。

 这场混战笔者很难形容,只知道所有人都聚集在一起,然后开始自相残杀。在开战之前,齐军的将士们就已经做好了赴死的准备,所有人都丝毫不惧联军的进攻。

盟军以吴军为主,这时见齐军已被诱离山丘高地,转移到平原上,吴军知道齐军已落入圈套,亦是奋勇异常。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最重要的是士气,此时,双方士气大振,在近身搏斗中,没有一个人手下留情。

这场战斗极为惨烈,战鼓轰鸣伤兵哀嚎交织。战马的嘶鸣声,士兵的怒吼声,到处血流成河。

艾陵,简直就是一片修罗场(指生死搏斗的惨烈场所),人间炼狱!

双方都在拼命,但战场上的兵力,齐军十万之众,论兵力齐军占据上风。

吴鲁两国联军在齐军的冲锋之下,苦苦支撑着,此战打了一天一夜,直到中午时分,双方已经是筋疲力尽了。

唯有一个人,站在一座山坡上,静静地看着这一幕。他思考着吴军“越甲诱敌,鲁军包抄”的协同体系。他就是吴王夫差,从一开始他和三万精锐吴军躲在南面的一座山丘上。到时候就是预备队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艾陵之战,春秋末吴、齐争霸的巅峰对决

他一声令下,三万吴军精锐部队,象脱缰的战马直冲下来,他们齐声大喊“杀”,真是杀声震天,震得整个艾陵大地都在颤抖。

到了这个时候,预备队就成了决定胜负的关键。三万精锐吴军参战,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杀戮,杀死所有身穿齐军服的疲惫不堪的齐军士兵。齐国技击师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处境有多么的危险,他们只想着逃命。失去了斗志的齐军,彻底崩溃了!在中原传统的战场上,也会有大批的将士逃离战场。然而,齐军将士绝望地发现,他们已经落入包围之中了。这是一场悲剧,十万齐军,在艾陵之战中,全军灭亡。

据史书记载,吴军俘获齐国中军将领郭书国,大夫公孙夏,大夫闾丘明等,及战车800余辆。

吴国在争霸的历史上,这是一次伟大的胜利,也是吴王夫差的荣耀。吴王夫差为了这一战,足足准备了两年。首先打通淮河与长江间的大运河,实现了兵、马、粮、草快速北上的战略目标。

吴王夫差在这场战役中创造了两件大事,一是春秋时期最大的一次,也是最彻底的一次围剿灭敌十万,在以前战争中几乎闻所未闻。

二是在中国的战争历史中,后备力量的运用。经过各诸侯国将军们的仔细研究之后,一致认为这是一支预备队。后备力量深受历代兵家的重视。

从10世纪开始,各国军队中普遍出现预备队,多由骑兵担任。18世纪,随着武器的改进和散兵战术的普及,预备队成为战场上制胜的重要手段。解放战争时期,在我军进行的塔山阻击战和歼灭黄维兵团的战役中,预备队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面结合、吴王夫差指挥战艾陵之战,英雄壮志泪洒疆场,创作一首诗:巜艾陵之战》

十万雄师战艾陵,

吴王亲征展威能。

三万精锐侧翼击,

齐军溃败丧元勋。


艾陵之战,春秋末吴、齐争霸的巅峰对决


      作者:吴腊保

      编发:吴晓婉

      审稿:吴小艾

      审核:吴合林


上一篇:吴姓千年非一系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



◆声明:湖北吴氏网为公益性民间网站,旨在交流吴氏文化,收集吴氏族谱,帮助寻根问祖,挖掘整理民间文化遗产。原创作品版权属作者及本站所有!转载须注明作者及出处,且不得作为商业用途!——特此声明!

相关内容

文章评论

验证码 表情

共 0 条评论(管理员审核才能显示),查看全部
  • 还没有评论,赶紧来抢首评吧~

最新留言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