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吴氏文史 > 历史渊源 ◇湖北吴氏网

谒梅里泰伯庙---吴腊保



谒梅里泰伯庙---吴腊保

   

   2025年4月10月在无锡梅里举行盛大的泰伯祭祀大典,一年一度的吴文化节就要拉开帷幕。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建筑以其独特的魅力穿越时空,静静诉说着过往的辉煌与沧桑。泰伯庙,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风云的古建筑,便是这样一处令人心生敬畏的地方。当踏入泰伯庙那一刻,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礼乐崩坏、却又不失君子之风的远古时代。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影洒在青石板路上,每一步都踏出了历史的回响,让我们对这位古代圣贤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泰伯庙它见证了吴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也记录了泰伯让国的伟大壮举。在这里,每一砖一瓦都透露出对仁爱、谦让精神的崇尚,让人在祭祀之余,不禁对中华吴文化的博大精深产生无限感慨。


谒梅里泰伯庙---吴腊保


   一, 历史背景:
   泰伯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桓帝永兴二年(公元154年),吴郡太守糜豹在泰伯故宅立庙。泰伯庙,又称至德祠或让王庙,坐落在无锡梅村镇的伯渎河畔。走进泰伯庙,仿佛来到了那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时代。大殿内,泰伯塑像是一尊高4,5米的坐像,头戴冕旒(天子的礼帽,前后悬垂的玉串),手捧玉圭(是古代中国的一种玉制礼器),身穿商周古帝王服饰,脚穿赤舃(古代天子、诸侯所穿的鞋)。塑像的细节处理非常精细,脸部表情和服饰都经过精心设计,展现了泰伯作为吴文化开拓者的形像,古朴庄重,高贵典雅。他溢满智慧的双眸,仿佛穿越了时间的长河,诉说着那段为了百姓福祉而奉献的历史。泰伯庙内保存了大量的明清建筑,包括照池、香花桥、石碑坊、棂星门等,这些建筑不仅展示了古代建筑的风格和工艺,那古朴的韵味,不正象一杯陈酿的美酒吗?比如泰伯庙,那就是建筑美的宝藏,更是吴文化的实物见证。泰伯庙内的雕塑、碑亭匾联等细节,都静静地述说着沧桑古镇的发展和吴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文化意义:
   泰伯庙的文化意义在于其作为吴文化的发源地和象征。泰伯,被誉为吴太伯,是吴国的初代君主,也是东吴文化的始祖。传说中,泰伯为了避让王位,主动让出继承权和弟弟仲雍一起来到江南下游,建立了“勾吴”国家,这一举动不仅开启了吴国的文明史大约有七百年左右,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重要的历史地位。更彰显了泰伯谦逊礼让、以德立国的高尚品质。孔子赞誉泰伯为“至德”,司马迁在《史记》中更是将泰伯列为“世家”之首。


谒梅里泰伯庙---吴腊保


   三,历史与现实的交触:
   离开泰伯庙的那一刻,心中充满了不舍。回望三千年前礼让王位的至德精神,正是今日文明赓续的永恒火种。让泰伯庙的晨钟暮鼓唤醒血脉中的文化基因,让吴文化的谦让智慧照亮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这里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精神的寄托。每次的祭祀,都是对过往的一次深刻缅怀,也是对未来的一份美好期许。泰伯庙,它不仅仅是一座庙宇,更是连接过往与未来的桥梁。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它像一座静谧的灯塔,照亮着吴氏后人前行的道路。


   此外,泰伯庙的环境与自然景观和谐融合。庙宇周围环境优美,绿树成荫、花香四益,构成了一幅自然与人文交融的和谐画面。这种环境与建筑的完美结合,使得泰伯庙不仅是一个祭祀场所,更是一个让人心灵得到净化的文化圣地。

 

谒梅里泰伯庙---吴腊保


       图文:吴腊保

       编发:吴秋萍

       审稿:吴小艾

       审核:吴合林




上一篇:吴泰伯和吴季札的背景故事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



◆声明:湖北吴氏网为公益性民间网站,旨在交流吴氏文化,收集吴氏族谱,帮助寻根问祖,挖掘整理民间文化遗产。原创作品版权属作者及本站所有!转载须注明作者及出处,且不得作为商业用途!——特此声明!

相关内容

文章评论

验证码 表情

共 0 条评论(管理员审核才能显示),查看全部
  • 还没有评论,赶紧来抢首评吧~

最新留言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