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吴氏网

​湖北吴氏源流

2019-02-13 作者:吴忠强(荣祥)  来源:香港商报网  浏览:16659

湖北吴氏源流

吴忠强(荣祥)

湖北,简称“鄂”,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武汉,因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地处中国中部,东邻安徽,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与河南毗邻。

湖北在秦统一天下之前属楚地,吴人及吴姓与湖北的渊源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末期的吴楚争霸,春秋末期,吴国强盛起来。到阖闾时,吴国曾经攻破楚国。后来,夫差又战胜越国,俘虏越王勾践。夫差骄傲自大,不听伍子胥劝谏,沉迷酒色。公元前473年,勾践卧薪尝胆反攻,吴国战败,夫差自杀。吴国灭亡后,王族子孙四散避难,不忘故国,就以国为氏,是为吴氏。再之后楚国灭越,期间部分吴姓子孙流落到楚国,或由他国辗转到楚国。咸丰十年雍睦堂《(长沙)吴氏支谱叙》中说:越王勾践灭吴后,吴姓子孙纷纷逃难;“散处吴楚;闽越间。可惜典籍记载阙如,当时具体的流散情况,无法详知。据现存史料记载最早迁入湖北,死于湖北的是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卫国人吴起(前440年-前381年),吴起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在仕鲁、魏之后,投奔楚国,在楚国时,曾主持“吴起变法”。 经过吴起变法后的楚国国力强大,向南攻打百越,将楚国疆域扩展到洞庭湖、苍梧郡一带。由于吴起变法的结果,伤害到旧贵族的利益,周安王二十一年(前381),楚悼王去世,楚国旧贵族群作乱,将吴起用乱箭射死于郢都(今荆州纪南城)。

       秦始皇统一天下,湖北境内在秦代已有吴姓居住,秦末隐士商山四皓之一的绮里季吴实就出生于湖北通城,据陕西省商州《吴氏宗谱》记载:吴实,字子景,号绮里季,生于周赧王四十六年癸巳岁(公元前268年),三楚胜地隽水天城乡钦上里人 (在今湖北省通城县境内。通城周为楚地,秦属南郡,汉高祖六年分南郡为下隽县。)

      与吴实同时期的人物吴芮,其父吴申迁到楚国,在楚国官任大司马的高职。当时战国诸侯争霸已接近尾声,秦国一统天下之势已成定局。吴申见楚国必亡,于是急流勇退,携带妻儿老母,隐居在江西庐山。终日以山水诗酒自娱。吴申两个儿子:长子吴芮,次子吴莛,就出生在楚国。吴芮不负祖先,重振宗族的家声,“率百越佐诸侯,又从入关”助项羽破秦,封吴芮衡山王,以邾城为王都,城在今湖北黄岗县西北,衡山王国辖境相当于今湖北市黄冈市、河南省信阳市、安徽省六安市三市的范围。包括今黄州、团风、新洲、红安、麻城、浠水、蕲春、罗田等地。项羽败亡后,转而投奔刘邦,他凭自己占据的地盘和吴国君王后裔的贵族身份,与韩信等人上表称臣,拥戴刘邦为帝,汉高祖五年(前202 年),刘邦“徙衡山王吴芮为长沙王,都临湘”,把吴芮封为长沙王称之为“徙封”。刘邦为什么要把吴芮从邾城迁到长沙,史无明载。大约是因为邾城是吴芮的根本之地,刘邦不愿吴芮在邾城根基太深,有意削弱其势力,就把他从邾城徙往了“卑湿贫国”而又偏僻的长沙。

       东汉时期,吴芮10世孙,东汉中兴名将,大司马吴汉殁葬于枣阳(今湖北枣阳)。吴汉之孙吴盱,在建武二十八年(公元52年),被封为筑阳侯(筑阳在今湖北谷城县)。在筑阳经营侯国31年后,因长平春侯兄吴旦死后无子,于建初八年(公元 83年),朝廷徙封筑阳侯吴盱为平春侯(平春在今河南信阳市西北),以奉吴汉之祀。

南齐时,吴汉20世孙吴鬷迁居汉阳山(今湖北汉阳)后,隐居不仕,以耕读传家,其子孙兴旺数百年而不绝,成为当地望族,世称武昌吴氏。吴鬷生有二子,其中以长子吴盾一支较为兴旺。吴盾在南朝梁武帝时,官任大司马、侍中等要职,陈霸先起兵灭梁时战死。吴盾死后,得到朝廷追封,被诏葬于今湖北江陵,并建祠祭祀。吴盾家室因而从武昌汉阳山迁居江陵,吴盾这一支吴氏历南朝后期战乱,至隋唐两代,其裔孙都曾入仕为官。其中吴盾曾孙吴若远,字伯高,唐太宗时考中进士,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银青光禄大夫之职。吴若远对吴氏最大的贡献,是在其先祖吴胜修撰的家谱基础上,编撰了完整的吴氏正宗族谱。至此,吴氏正宗的迁徙流变的历史才清晰可鉴,有史可考。据吴氏家谱记载,吴若远之子吴世伟娶唐太宗李世民之女平乐公主为妻,官拜驸马都尉,封新封侯。吴世伟生有二子,长子吴佐、次子吴兢。次子吴兢迁居汴州仪,后来成了唐代著名的史学家。吴佐之子吴可博唐玄宗天宅年间中进士,后官至尚书右仆射,成为唐朝显赫一时的政要,赐封为渤海郡公。吴可博死后,其长子吴舜咨凭借父荫当上了山阴令。其家室迁往山阴(今浙江绍兴),后代子孙繁衍成山阴吴氏。

成书于唐晚年的《太平寰宇记》记载,荆州武昌郡,吴姓是6大姓之首。武昌郡也成为晚唐吴姓的濮阳郡、渤海郡、陈留邵、吴兴郡、汝南郡、长沙郡和武昌郡,七大郡望之一。

唐代,最早迁入湖北的唐初文学家吴少微长子是吴隆术,由新安迁入黄梅考田山,后裔形成著名的黄梅考田吴氏,明中叶后,族分祥、英、冕、俊、明、五户。(据民国23年考田吴氏五户宗谱)。

唐昭宗时,吴兢后裔吴良材功授彭泽主簿,擢永兴(今阳新)令,卒葬於永兴,子孙侨寓于楚。吴良材生子二煜、烨。长子煜生璞、璟。次子烨生瑗、嘉。分为四族。宋元以来,族且大蕃,富川称为第壹户,立九十六庄,后世形成永兴吴氏。永兴吴氏历为楚中著族,明代学者杨继盛曾记载了天下吴氏十二宗支,以文、武、德、功、忠、孝、信、义、祯、祥、和、顺十二字命名。其中“义”字宗武昌吴氏吴中复宗派就出自永兴吴氏。永兴吴氏后裔最初主要分布于湖北阳新及周边大冶、通山、崇阳及江西瑞昌、九江、都昌、德安、湖口、武宁、修水一带,在宋末至明初这段时期,很多分迁江西的永兴后裔又回迁至鄂东蕲春、黄梅、武穴、鄂州等地开基立业。

另据同治《通城县志》义井条载:唐吴述道七世同烟,同饮此井故名。从吴述道七代同堂来看,唐代通城已有大量吴姓定居。

五代十国杨吴时期,丹阳人吴文在曾任大理司直、太子中允,最后在蕲春为官,定居蕲春,卒于蕲春,其子吴淑幼年随父迁定居蕲州。吴淑为宋初知名学者,文学家。吴淑生子安节、让夷、遵路,皆进士及第,三子吴遵路,官至龙图阁直学士,知永兴军任上,因病而卒。吴遵路生子吴瑛,为北宋著名隐士。据北宋晚期著名文学家、“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所写吴瑛的墓志铭《吴大夫墓志铭》记载:“(吴瑛)曾祖讳文,大理司直”,“(司直君)老于蕲,今其子孙遂家蕲春。” 吴瑛安葬在“蕲春县永福乡新安里芙蓉山”(在今蕲春县城西北约8里处)。吴家后来成为蕲春的世家望族。

宋淳熙间江苏无锡进士吴冈,任职荆州落业,吴冈5世孙吴徽,字伯美,迁汉阳索河,为索河吴氏支祖。

吴伯刚,北宋元佑(一说太平兴国)间,自江西饶州府乐平县东乡义丰里忠义庄迁居湖北蕲水(今浠水)石家园七老湾。伯刚六世孙聪泗,元延佑间(一说明永乐元年)迁居罗田奉乡南集义区白莲河。为罗田始迁祖。子六,元一居罗田扑船山吴家岗;元二(居河南固始;元三、元六居蕲水吴家咀;元四居蕲东云雾山;元五居蕲之吴家庵,其后裔远迁。

南宋时吴炳武自四川凤翔迁黄梅大河铺(镇),形成了大河吴氏三大户(兴贵、兴礼、德兴)的家族;宋高宗时孝廉吴守灿之子吴贵道公江右瓦砾坝迁来,落籍依城傍河、丘陵起伏的马尾山南之吴圈,故称山南吴氏;宋末吴七一偕弟吴胜八由江右白水港迁黄梅邑西永福里,形成了吴七一公支系(习称吴元八支系),后世分守祖、守镇、守安、守静、守模五大户的家族;另有宋末吴贵三由江右迁居黄梅邑西吴扬,为吴扬吴氏支系始祖,与吴七一公支系后裔生活在一起。

宋靖康二年 吴渊龙,自江西鄱阳县迁居英山施家湖,为英山施家湖吴氏始祖。

湖南平江始祖吴璋后裔在宋元时期,分批由湖南平江及江西迁入湖北通城、蒲圻、崇阳一带,据通城、蒲圻、崇阳及平江等地《吴氏族谱》载:北宋钦宗靖康年间吴革三子吴阳,携眷潜通城月半山(今五里镇陈谷村)和谷岭山深田垅(今叫谷龙山位于石南镇牌合村);南宋高宗绍兴年间,璋公十二世孙吴彪,从岳飞北征阵亡,吴彪生三子,长子孟晦与十五世孙六六公迁通城千顷里,居庚陂畈鼓楼坳 (今双龙乡农林村)。次子仲晦迁通城清水塘(今四庄乡清水塘村)。幼子季晦携眷从平江迁通城上隽乡居深田垅,到十五世吴七十转迁黄筀冲(今隽水镇鼓鸣村)。孟晦子湮一迁赤壁(蒲圻)蓼坪铺。南宋理宗年间,彪公曾孙璋公十五世六二公,世袭千长,奉为钤辖,来通城治猺,居深田垅,后徒茅坪上畈(今石南镇白米村),六二胞兄三三,胞弟六四也从宦迁通,三三居庚陂油榨冲(今石南镇柏树村);六四落业辛安港(今关刀镇关刀村)。六二来通不久,十四世族叔湮原迁通城修竹里(今麦市),后裔继迁鄢家垅(今隽水镇佘畈村);璋公十五世六九从江西南昌迁居通城下太里沙坪畈木塞陂流水段(今锦山乡锦山村木石碑)。十五世万二与蒲圻陆溪口廖姓为偶,初居蒲圻吴家船埠,后又迁南莲花塘石泉口。万二公另一分支迁崇阳,居塘田畈枧头冲。万二公之弟万九公于元明之际,先由江西南昌迁永丰,后由永丰宦游到湖北蒲圻,落业忠孝坊。后裔分为三房四庄:长房碧公居崇书里庄、二房玉公居寺山庄、三房瓒公居栗柴港庄和东福坡庄;南宋宁宗时期,璋公十四世吴釿,携次子凤迁通城深田垅转迁八叟跳石铺(今八仙畈晒谷石);元度宗时,璋公十五世福一与胞兄念九从平江马鞍山桑园迁通城黄泥洞,后迁辛安段河市桥(今关刀镇关刀村)。十六世千九迁易段、六甲(均为今潭下乡);元武宗至大年间,璋公十五世宗胜与子受二从洪州(今南昌)靖安县车田村,迁通城石潭桥(今石南桥);元仁宗延佑元年(1314年),璋公十四世孟初、仲初、季初三兄弟从平江紫江迁通城。孟初居南楼岭观头源(今麦市镇贯源村),以憧憬后代兴旺,故取南兴门;仲初居黄龙山上源石枧(今黄龙乡小坳村);季初居大水源开家坪(今麦市镇何段村)。

璋公第十九世孙兴八公元末由汉阳官灵湖迁崇阳铁束港象湾。后世子孙分迁培边坊、白云潭、芭蕉泉、坑下、下津渡、城南、城内南门半山等各处;璋公第二十一世孙潮用公元至正二十年由汉阳九真(今武汉市蔡甸区九真山)白湖契家迁崇阳,奠基西城外之西北乡曰坳头。

吴定,原籍江西饶州府,元初武职镇守鄱阳,其子吴敬德渡江定居罗田,吴敬德生子吴普显定居江夏,吴普显生二子吴贤、吴贵,吴贤元末因军职镇守新洲,吴贤、吴贵分西东两分,尊吴定为新洲邾城庙埠潭传世祖,为庆余堂吴氏。后裔多居于新洲、黄冈、武汉、鄂州等地。

石首延陵堂吴氏之始祖次玉公,讳九,原籍河南开封,元朝至正初年,任荆襄提督,有征守功,告老落籍东山(今湖北省石首市桃花山镇)。

元朝末年,湖北地区是红巾军与元朝军队以及朱元璋—陈友谅厮杀拉锯的主要战场由于社会动荡,生灵涂炭,田畴荒芜,十室九空,无论是北方移民还是土著居民已经寥寥无几,人口随农民逃荒外省和大量死亡而急剧减少,并允许“插标占地”,因此而奏响了历史上有名的“江西填湖广”的宏伟史诗。朱元璋统一长江流域之后,于洪武年间下令组织人多地少的江西人迁往湖南、湖北,一时间长江上西行的移民船只一艘接着一艘,陆路上拖家带口的单身移民也络绎不绝。今天湖北一些地方还流传着“洪武开坎”的传说,两湖的家族中有50%就是洪武年间迁来的。此时间由江西迁入湖北的吴姓构成现今湖北吴姓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有如下几支:

因元末红巾之乱,吴少微22世孙汝(尔)佑、汝(尔)阳二公由江西南昌迁麻城,汝(尔)阳公生子二之魁、守魁,迁随州。之魁、守魁各生四子,分为八族迁居随州各处,尊汝(尔)阳公为始迁祖,明清以来,共立有一百二十九庄。后世主要分布于随州、广水、安陆、应城、京山等处 。

少微公22世珊玉、仲玉二公。时元季红巾变乱,避乱于饶州府乐平县城前石头街,后辗转至湖广汉阳府汉川县泥湖埠,开垦楚屯落籍。 珊玉公生五子长允义、次允仁、三允礼、四允智、五允信,分五房,后世主要分布于湖北汉川以及石首、当阳、监利,湖南南县、华容等地。仲玉公之后主要分布于湖北应城、天门等地。

少微公后裔天福公,元末避红巾军乱落籍麻城,生启泰、启春、启贤、启箴四子,启泰迁湖南,启春、启贤、启箴之后迁监利。后世主要分布于湖北监利、洪湖、石首、江陵、潜江、宜城、建始等地。 

少微25世吴万七,原籍江西抚州府临川县,元末官楚,官至大司马,卒于官,明太祖亲敕武德将军,赐葬黄陂白龙山,后世居楚。吴万七一传长一,再传荣一、荣二、荣三、荣四,分四房,荣一、荣二居黄安,荣三、荣四居黄陂,形成四大分支,又分衍无数小支,子孙主要分布于湖北省的黄陂、红安、大悟、麻城、蕲春、监利、随州等地,以及江西省德安、庐山,河南省新县、光山、罗山、南阳、桐柏、商城、固始,贵州省遵义,陕西省北河等地。

      明洪武二年(1369年),少微24世吴全调迁荆楚沔州府,居家落籍沔阳。吴全的孙子吴政,封诰朝议大夫,配偶翁氏,诰封恭人,居沔阳城正街文明坊,生二子璇、璘。政公长子吴璇,于天顺壬午岁(1462年)科考解元赴河南彰德府任正堂,剌赐朝议大夫;次子吴璘,科考无望,在沔城西北方向西范里獐湖垸(现仙桃市剅河镇吴场村)开垦湖荒,扩展农田,繁衍生息。后裔人丁兴旺,发展成以吴政为始祖的沔阳吴氏。

少微25世吴原礼,原居江南常州府﹝今江苏省〕宜兴县,小地名石板桥。因元末世乱,民不聊身,不得以才逃离他乡,落藉于湖北天门陈岗团〔今天门陆羽辰巳村吴家大湾〕而居。 为天门陆羽始祖。后裔分四房,分迁各地。

少微26世忠公,元末避乱辗转于明初落籍金鸡园(今天门市石河吴垸),另有与忠公相隔七代的同宗兄弟愿公同迁天门吴垸,忠公、愿公为天门吴垸支祖。忠公之后为东房,后裔分六房,愿公之后为西房,与忠公六房共称吴垸七房。

少微26世荣公,原籍江西抚州崇仁,元末官黄州通判,定居黄冈中和里(今为红安县八里镇陡山一带),为陡山始迁祖,后世分为旧分居、斗分居、篆分居、金分居、石分居。后裔主要分布于红安八里镇、高桥镇、永河镇、觅儿寺镇、高桥镇、县城一带及周边县市 。

少微28世吴重四公,明洪武二年,由江西临川迁徙到湖广黄陂县滠源乡祁家畈,自明嘉靖黄安立县后划归黄安。为迁滠源始祖。吴重四生子一:吴绍武,字述文。绍武生子原贞,原贞生道镇,道鉴,道镇,道鉴,分为两大房祖,道镇派下六子:吴宪;吴琜,吴绶,吴球,吴环,吴琼;道鉴派下三子:吴琥,吴璿,吴琇。此后两房均有子孙陆续分迁各处立业,形成滠水吴氏。主要分布在鄂东红安、黄陂,安徽,河南,江西,浙江等地。

少微30世吴兰芳,明洪武初年以武职奉朝命镇抚湖广,后携家小由江西饶州迁麻城太仙乡,开土垦荒建立长兴村(即今县城北门外胡家塆),吴兰芳生三子琼、玘、发,次子玘公生五子岩护、岩谧,岩端、岩诫、岩禄,岩护生天佑、天训、天祥、天德、天锡五子。分迁各地,天佑为北门始祖,天祥为板仓始祖。

吴潼,字兰关,号幼洁先生。元名士,原籍江西抚州崇仁。元乱由崇仁迁南昌,再迁楚北到汉川,生六子,次子兴宗,复迁汉川白石湖,为汉川白石湖吴氏始祖。三子兴隆,迁阳邑。

吴顺生,元末兵乱,同弟吴梅携二子应祥、应章由江西南昌府迁武邑(鄂州)南门外,复迁马乡高家河,应祥生九子志大、志和、志龙、志虎、志福、志禄、志政、志鉴、志山,应章生一子雄武。后裔遍布鄂州、大冶、武昌、咸宁,环梁子湖畔,吴氏宅第星罗棋布,人口众多,为武邑吴姓第一大族。

吴传,原籍江西抚州府临川县长乐乡人氏。元末明初避兵楚北,隐居于汉阳府汉川县之西北郊, 为汉川吴家门始迁祖。

吴肖五,元末自江西瓦溪坝迁居湖北武昌府江夏县下西里豹子澥槎山寺。为江夏豹澥始迁祖。

吴春槐原籍江右瑞昌宝南山,生三子水源、兴枝、兴六,兴六与胞兄兴枝贸易饶州府东平县自明初洪武二年迁岡邑还和乡汪家山口之西北研子湾。兴枝后迁居沙岭转迁寿昌县永福乡三里乡现改称鄂城县达明乡甫塘湖东岸吴西壋.长子水源亦迁居神山乡新桥转徙金牛镇吴官塘。春槐公一脉分居於达明乡之吴家大湾、吴家嘴、吴西垱、吴碛岭及青云乡之吴志通等村庄。

吴焕春,原籍江右抚州府金溪县黄泥畈,因仕宦游於南昌府南昌县,因元末之乱与兄一公弟六公率其三子即文贵、子贵、仁贵,经瑞州府高安县瓦硝坝迁居楚北武邑永福乡翠坡岭落籍。后裔分居於达明乡之上下冲、碛矶、中矶及青云乡之华容镇、翠坡岭、涂家栗;暨黄冈雅淡洲等地方,称吴焕春本支始祖。

吴泰,于明初自江西饶州府乐平县瓦屑坝迁黄冈庶安乡长乐村(今武汉新洲区张店镇),泰生三子,长福,次禄,三寿。福生龙、凤、呈、祥四子;禄生芝、兰二子,寿生献、瑞、廷三子。龙、凤、呈、祥、芝、兰、献、瑞、廷九人派分九甲,奉吴泰为始祖。

吴聪亿江西南昌府丰城县豫章村人氏, 明初迁徙落籍于潜江拖船埠丁卷垸,为潜江拖船埠丁卷垸始祖。

吴道仁、道义兄弟俩于明初(距今600多年)从江西省江宁府上元县南门金石桥走马牌坊,从事贸易来湖北省荆州府松滋县下九都旺一甲九都(此地即今松滋西斋石牌岗花园洲一带)七甲甘竹园刘家业(即今吴家湾)定居,为松滋吴家湾吴氏始祖。另据民国版《松滋县志》记载:吴氏于明初迁入,分两批三千二百户(第一批200户,第二批3000户)先后到吴家湾,古树沟和火填坪定居,并在石牌岗、新与观(即今街河市镇以北的撒食坡山顶上)两处修建有吴氏祠堂,这两座祠堂同宗。

吴福二原籍江苏吴县,明洪武二年(1369年),始迁湖北省德安府应城莲波台,为应城十甲桥吴氏始迁祖。后裔主要分布在应城市内,其次分布汉川市新河镇、麻河镇。

吴胜于明洪武初携妻龚氏、次子文三、长孙世英、女壬姑及女婿高宏正。来湖广黄州府黄冈县上伍乡(今新洲旧街乌石山)择业,任上伍乡七甲里长。胜公次子文三,葬吴塘乌鸦坟,妣陈氏,生子六,长必通、次必显、三必荣、四必华、五必富、六必贵。后世分为六大房,又分十甲。奉吴胜为一世祖。 后裔主要分布于新洲、黄冈、鄂州、武汉一带。

吴伏六,明洪武初自江西迁湖北黄冈(今属湖北武汉新洲区新集乡三河口村)。为新集吴氏始祖。

吴裕,约于元明时自江西迁居黄冈邾城(今属新洲)东三十里。传至七世家珍、家瑞、家祥、家兴分为四房。

吴省五,吴省六兄弟,明洪武三年自江西饶州乐平县永福乡迁湖北黄冈下伍乡驼罗畈。省五后七世道律、道济、道洪分三房。其后子孙蕃衍,多迁柘林河,又或分居顾家畈、风火山等处。省六传至五世鹄、鹤、雍分三房。复迁吴家围等处。

       吴重五,明洪武二年由江西南昌瓦屑墩筷子街迁往湖北省黄陂县鸭鱼湖吴家大湾,为吴家大湾始祖。

吴光全、吴光祥、吴光远元末明初从江右经麻城筷子街迁德安府西罐子岭(越南岭下湾),吴光祥生二子,吴应作与吴云作。吴云作生二子吴楠、吴焕。吴楠生吴正洪、吴正宗。吴焕生三子,吴正兴、吴正德、吴正真。以吴正洪、吴正德后裔最为兴旺,这里吴姓家人以吴正洪、吴正德为始祖,成为德安府西罐子岭山脉,太平寨山麓,清水河畔的吴氏望族。

洪武初,吴受二及其弟吴受七,自麻城清水塘迁黄陂伏马山,吴受三自麻城清水塘迁黄冈宁沙河柳子岗,吴受四自麻城清水塘迁黄陂马鞍山。

元御史吴君弼原系江西南昌人。元末管睢陈路,卒于官,子揆一、万一扶柩归里,兵阻不能前,兄弟失散,揆一定居固始,万一居黄陂吴家乂,称吴君弼为始祖。

吴千一于洪武二年,由江右饶州府金溪县迁居麻城新店,再迁紫云区傅家垄,后落籍于南寨(今吴家寨)。后世分中分、上分、下分、泗塆、山上塆五大房,尊吴千一为始迁祖。其弟千二公落籍黄冈,后一支分往红安。千三公迁居麻城白果镇望花山,为望花山始祖。 

吴恺,元末迁居湖北麻城河北谌家湾。为谌家湾始迁祖。

吴以仁,明永乐二年自江西广信府弋阳县迁居麻城青山港吴家沟,复迁上义区吴家岗。为麻城吴家岗始迁祖。

 吴云,原籍江苏常州市〔府〕宜兴县人。元末为翰林待制。明初为湖广参政。洪武八年(一七三五年)奉命至云南,劝谕梁王归明,为梁王属下铁知院谋杀,梁王遣人收云葬埋于孤独寺”。洪武十四年,云南归明。云之子吴蔽〔黻〕,白于朝,诏许归葬于江夏之金口镇。灵柩因雨路泞滞留应山,遂葬于马坪井子铺(今何家畈)。吴云,有一子五孙,均落籍于应北,尊吴云为吴店吴氏始祖。

除吴店吴氏外,广水吴氏还有以下宗支:大山口、骆店、应台吴家老湾、方店四姑台、西草店吴天锡、大邦狮河、邓店双塘、太平西河、太平红旗、东草店、陈巷东方红、寿山、平林吴家湖、平林吴家咀、西余店、关庙、吴店、郝店双岗、郝店响塘、蔡河、武胜关、马坪桃园、蒋林清凉寺长岭及城郊等。部分明初由麻城十字街迁入应山,尊明初状元抚州府金溪县吴伯宗为一世祖。

明代由江西迁入湖北的吴氏还有:吴普义,原籍江西南昌县九都十三村普支堂百马岭,明际迁居武昌县神山乡葛仙镇(今鄂城区葛店镇),与吴普义同籍同族的吴天爵在明成化间任武昌县白浒司巡检,后亦落籍于葛店。两人后裔分四房,尊吴普义、吴天爵为始迁祖;吴万钟明万历间自江西浮梁瓦溪坝迁鄂州葛店御龙畈(后改名吴家畈)为葛店吴氏始祖;吴天亶,明季(约1500年前后,弘治至正德间)由江西迁楚北,卜居武昌府江夏县南乡金口镇,为金口始迁祖;江夏土地堂公家边吴氏明初由江西万载迁入。少微公支下嫡传29世孙吴友俊,明正德二年(1506年、丁卯年)从安徽休宁迁入崇阳,落业白马湾。吴友俊其弟吴赐始迁通城。等等。

清代迁入湖北的吴姓,一是由于战乱或移民迁入,如康熙四十八年(1709),吴秀乐自贵州思州青溪县后山洞雁沟寨辗转迁来宣恩;清乾隆年间,吴通道,由湖南芷江县平一里长应坡,迁至宣恩牛鼻洞。清康熙间吴再帑由贵州铜仁府蟠龙沟迁湖北来凤东门外万家塘,为来凤吴家庄吴氏一世祖;明末清初始祖吴琳携长子一致次子一显,由陕西大槐树迁郧阳府东乡吴家扒,后又迁址土地垭。后裔分五大支,分布于吴家山、雷烽垭、石门墩、标湖、疙岭沟、吴家湾、李家沟、四沟、叶山、关帝沟。

二是由于族大分迁,如永兴良材公部分后裔,在清初由大冶、阳新、通山等地分迁至鄂西郧阳、陕西一带;吴嘉三十二世孙吴正华,清顺治十三年自江西南康府建昌县(今永修)迁居湖北黄州府蕲州大同上乡长峪里罗家冲(木+季)柘林。族内又有正华四世孙在明,于清乾隆间迁居郧西县西北乡小冷水河支系。

再是由于经商或做官落籍,如清初吴富农经商由江西南昌迁居石牌落籍。后子弟发达后花巨资建“诒园” 和吴氏宗祠,成为石牌名门望族;吴廷华,原籍安徽茂林,清末任宜昌知府,定居宜昌。

尚有不少明清时期迁入湖北的吴姓,在此不再一一罗列。

以上不同时期迁入湖北的吴姓,按始迁祖系统来划分,主要有永兴良材系、左台少微系、平江璋公系、鄱阳宗臣系、南丰宣公系等五大支系,和部分较小支系。这些吴姓先祖,传承吴氏始祖泰伯公“诚信谦让、开拓进取”的精神,迁入后,开基创业,辛勤劳作,以一人之身化万人之身。经过不断的繁衍发展,后裔均人丁兴旺,枝繁叶茂,子孙又各自分迁,分居于湖北各地及他省各处。

据官方统计数据,截至2017年末,湖北常住人口5902万人。其中吴姓144.49万,在湖北省姓氏排名中为第十名,占湖北人口比例2.35%。且各县市均有吴姓居住和吴姓村落。

湖北吴氏源流

上一篇:湖北安陆乐齐吴氏源流

下一篇:冯尔康专访:从中国历史看宗教活动与当下的低生育



●声明: 声明:湖北吴氏网为公益性民间网站,旨在交流吴氏文化,收集吴氏族谱,帮助寻根问祖,挖掘整理民间文化遗产。原创作品版权属作者及本站所有!转载须注明作者及出处,且不得作为商业用途!

请留言

共 0 条留言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留言,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