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德医双馨的吴立连教授
通城县关刀镇田东村是一个集吴、陈、谭三姓聚居的小山村,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地方走出了一位医学专家。他当年在农村当赤脚医生时,全心全意为农家人服务,抢救过多例农药中毒的农民,还抢救过一例溺水的儿童。
1971年9月,他背着简单的行囊离开了村子,进省城读医科大学,老支书握着他的手说:"孩子啊,将来你要回来,乡亲们离不开你,农家人离不开你!"他没有忘记老支书的话,大学三年,他寒窗苦读,因家庭经济不宽裕,每月就靠那十几元的助学金,但他每年都被评上了三好学生,还光荣入党。大学毕业时,他捧回了红本本又走进了湖北医学院咸宁分院、咸宁地区人民医院集教学、临床于一体的大专院校,从事耳鼻喉科教学与临床。当时,这里有两位从省人民医院调下来的老前辈,也就是号称"两李"的李起甫、李济豪教授,他俩手把手地教他,很快脱颖而出,成为第二代耳鼻喉科传人。三年后,又作为"台柱子"先后被选送他到武汉同济医院、河南医科大学深造,师从全国知名专家袁树生、董名声教授。于是,他如虎添翼,也让咸宁分院的耳鼻喉科迈进新台阶。
1985年,在他的倡议和参与下,全国首个,也是目前惟一的眼耳鼻喉科头颈外科专业在咸宁医学院(现湖北科技学院)创办,填补了全国此项的空白。这其中,从筹备到教材的编撰全部由本市相关医学专家学者独立完成。多年来,本专业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2000余名紧缺的专业人才。
多年来,他在从事教学的同时,也着重于临床的发展。他作为学科带头人,常年在咸宁市中心医院(湖科附一院)、湖科附二院主持工作,看专家门诊。他先后开展了内腔镜、面神经减压术、内淋巴囊减压术。通山一位耳源性面瘫的病人先后就诊了武汉多家医院无效,在吴教授的妙手神刀下得以恢复,一面《华佗再世》的锦旗又送到吴教授的手里。
他是鄂南的权威专家,有多年丰富的临床经验,也创造了很多记录。忘不了啊,我市第一例喉癌手术是他在1975年成功完成的,时年59岁高龄的病人在术后安然生存了35年。在他的办公室里,有一个特殊的手术盘,里面有多年来经他取出的各种呼吸道异物标本。吴教授再清楚不过,耳鼻喉科的疾病中,最可怕的是呼吸道异物,这多发生在儿童身上,而且攸关生命,只有生与死两种结局,作为医者,他要尽量挽留"生"避免"死"。
一些老者至今还记得,1985年,一个3岁的女童误吸别针,当年35岁的吴立连医生把它取出来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像这样的例子在吴立连身上数不胜数。也不知是哪一年的事了,通城一位农村妇女抱着奄奄一息的孩子找了吴立连医生,这个孩子将豌豆吞进喉咙,口唇发绀,呼吸困难,又是他把孩子从生死边缘夺了回来。
"作为一名医生,要有好的医术,有真才实学,同时更要有医德,要摆正金钱与医德的关系。"这是吴立连教授走下手术台,走上讲台时常对学生讲的话。人们都会认为,吴教授是名医,看病、讲课、做手术,钱肯定多得用不完。殊不知他从医几十年,依旧是两袖清风。他没收过红包,也没收过回扣,有时还自掏腰包给病人付钱。他对手下医生及护士说:"我们是救死扶伤的人,不能发病人的财。"
在吴立连教授的教育下,一批继承他的医生走出校园,在各个医疗单位上发出光和热。而吴教授在行医,教书的同时,也不乏做学术研究。多年来,他在各级刋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主持省级科研课题45项,撰写了《面神经的麻痹与治疗》、《颈部外科学》、《眼耳鼻喉科学》三部专著。
高超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吸引了不少同行的关注,武汉同济、武大医学院聘请他为硕士生导师,同时他还身兼省耳鼻喉科学会常委、省声学听力学学会委员、市耳鼻喉科学会主席等数职。外地的一些医院也对吴教授頻频抛来"橄榄枝",然而,他对咸宁的深情让他放弃了获得的名誉、财富、地位的机会。
这些天,有些复诊病人来找吴教授,但当听到他已逝世后,一个个泣不成声,有的甚至淘豪大哭,他们恨不得把吴教授震醒。
时间过得好快啊!好像发生在昨天,回忆 2019年6月21日上午9时,向吴教授遗体告别仪式在咸宁帅印山举行,虽说没有广而告之,但前来向遗体告别的达200余人。省地市级中心医院的耳鼻喉科同仁、吴教授的学生、武汉协和及同济医院的代表、北京友好医院副院长龚树生等知名人士都来了。会议由咸宁科技学院副院长白玉庭主持,校长吴基良、咸宁市副市长刘复兴等站在遗体两旁。是的,吴教授并非是达官贵人,为何这样受人尊重,因为他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一位救死扶伤的天使,故人们不约而同前来送行。
"吴教授是累病的,也是累死的!"他的下级医生、学生、同事都发出感慨。
是的,他是专家,一些疑难问题,他非得亲手处理。他患的是白血病,也称"血癌",主要是放化疗。他在做治疗时,也难勉遇到耳鼻喉科的手术,他上台后一站就是几个小时,下台时连站立都困难,先后两次昏倒在手术室。
是啊, 吴教授离开了我们,给我们留下了永远的眷恋。我作为他的学生和同事对他太了解了,他像一支蜡烛,照亮别人,燃烧自己。
吴教授在事业上如此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以外,还有一个出色的女性,这就是他的妻子。她叫胡亚香,是我院中医科护士,她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全身心关照身患重大疾病的丈夫,也是吴教授灵魂的伴侣。同时在工作上,她给了他无尽的爱和支持。
他逝世时,我正在海南三亚受聘,我也接到同在医院上班的女儿的电话,可事不由己,我无法脱身。我心中无比难受和愧疚,他德医双馨的崇高品德深深印刻在我的灵魂深处。由此,我特以此文来怀念老师及同事,让你留在我的心里,永不磨灭。
作者简介:
吴风寿,网名岁月如歌。与共和国同龄,7岁上学、兼职放牛,13岁上中学、15岁在《湖北青年》发表处女作,16岁当赤脚医生及卫生院学徒,不到19岁参军,25岁上大学,先后在咸宁卫校、地区医院入职,47岁晋升副教授,因生活所迫于2004年办理内退。先后在广东、海南等地受聘18年。
编发:吴德泉
上一篇:开明绅士吴贵斋 为民造福众人夸
下一篇:慈善妙手的盲人按摩师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