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吴氏名流(146)
“多顶桂冠”证明
有志者事竟成
——记学术报国、奠基民族教育的先行者吴泽霖先贤
1898年10月28日一位中国学术界光芒耀眼的人物诞生在江苏常熟,他就 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和民族学的奠基人之一的吴泽霖教授;吴老1990 年8月2日谢世于湖北武汉,享年92岁。
吴先贤1913年考入清华学堂(清华大 学的前身),1922年毕业后留学美国,先后获威斯康星州立大学、密苏里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1927年回国从事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对我国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民族博物馆学的奠定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他是我国最早研究种族及种族歧视的学者之一。早在美国留学期间,他以翔实丰富的调查材料撰写成博士论文《美国人对黑人、犹太人和东方人的态度》,揭示了种族歧视的表现和根源。
20世纪30年代初,他出版了《现代种族》一书,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地论述人类种族和种族问题 的专著。吴老学识渊博,著述颇丰。
吴教授也是国内最早提出人口问题的学者之一,在他的一系列论文中,曾多次提醒人们:“中国的人口,目前已出现过剩。”同时还提出了:“民族复兴最重要的条件是文化的改进”等重要性的学术观点。吴老还是我 国民族博物馆事业的专家和创始人。早在上世纪30年代末期,他就注意搜集各少数民族的文物资料,举办民族文物展览,首先在中国的大学中设立了民族文物室。
1982年,吴泽霖教授以84岁高龄调至中南民族大学任教授、学术委员会 副主任。倡议和主持建设了全国第一家民族学博物馆,主持编译了我国第一部《人类学词典》,为该校培养了一批民族学、社会学骨干人才。
吴先贤86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实现了老人家一生为之奋斗的夙愿!87岁高龄时,还亲笔撰写了《论博物馆、民族博物馆与民族学博物馆》一文,对我国博物馆的发展、博物馆的功能类型等做了科学的分析,提出了许多有深远意义的构想,这些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吴教授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同时,对我国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十分关心,就在生命垂危的最后时刻,他仍在考虑中南民族学院、民族学系、民族研究所、民族博物馆的问题。还在遗嘱中特别提出,将自己的存款捐作中南民族学院学生的奖学金基金;吴教授奖学金已经成为中南民族大学学子最高学术荣誉的象征。
吴先贤一生勤奋,杏坛躬耕60余载,桃李遍天下。
他是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和教育学家,奠基者。“多顶桂冠”证明:有志者事竟成!
吴泽霖先贤,您为我国人民所作出的历史贡献、丰碑永镌,英名永存!
吴忠祥于云南昆明
2025年8月30日
作者简介:
吴忠祥, 名祯祥、字铭,1952年4月生,湖北通城县大坪乡易畈村人,大专文化。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本村当“乡村医生”,后在咸就读,毕业后在咸宁地区(市)卫生局(卫生健康委员会)工作至退休。因勤于笔耕爱好写作,而被巜中国中医药报》聘为:驻地记者,国家《健康报》、《湖北日报》、《咸宁日报》等多家媒体聘为:通讯员。其利用业余时间无偿为全市医疗卫生系统的工作“鼓与呼”。工作三十年间,在上述报刊杂志发表文章200余篇,有多篇作品在国家和省、市报刊或专题(专栏)征文(参赛评选)中分获二、三等和优秀、鼓励等奖项。退休后,咸宁市卫生局鼓励并支持其编辑出版《卫生情结》吴忠祥作品集一书。近两年,又在《湖北吴氏网》发表“当代吴氏名流”、“与吴氏有关的成语典故”系列及游记、政论文、对联等作品160余篇。
图文:吴忠祥
编发:黎 曙
审稿:吴小艾
审核:吴合林
上一篇:当代吴氏名流(145) ——纪念全国人大常委会前委员长吴邦国先贤逝世一周年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
觐之:如文中所述,定公获谥忠武,其子,孙均得封...
宗亲:我祖籍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孙寺镇吴楼村,我...
宗亲:巧合的是找到我老吴家的历史,想不到我老吴...
宗亲:感谢宗亲刊拙文, 千里回乡一网情; 天上有...
宗亲:红色文化,红色传承,值得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