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应才与牧民
宜昌,是闻名于世的水电之都。
宜昌,是一座美丽的山城。
这里,因三峡而闻名,这里因三峡而美丽。
宜昌,坐落在著名的长江三峡中最长的西陵峡口。这里,有众多的名胜古迹,这里,有人间绝美的风景。三国古战场、欧阳修公园、三游洞、三峡人家、清江画廊……等几十处文化底蕴深厚、景色秀美的景区,常常吸引中外游客来这里打卡休闲。这些美景也十分吸引中外艺术家们的眼球,受到他们的青睐。同时,这座美丽的城市也孕育了不少本土艺术家。
石应才与廖静文女士
石应才先生就是三峡风光孕育的一个知名画家。
他,一米七左右的个子,常常一副简单而朴素的装束。白嫩的脸上经常架着一副黑边近视镜,剃得光亮的头上戴着一顶棒球帽,有时还戴着一顶西部牛仔帽。可以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艺术家形象。
他,崇尚中国的绘画大师徐悲鸿先生,他在中央美术学院时,接受了徐悲鸿艺术体系的教育,得到了徐悲鸿大弟子冯法祀、戴泽等教授指导,并与徐悲鸿先生的夫人、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廖静文女士共同探讨徐悲鸿的绘画之路。他的无论是油画还是国画,都活用了徐悲鸿先生中西结合的手法特点,使其作品饱含气韵和中国意境。
画家石应才
应才先生以研究油画为主。中国画、水彩画、雕塑等亦有较高水准。他的油画、国画、雕塑等作品在中央美术学院、徐悲鸿纪念馆、湖北美术馆、日本、德国、菲律宾及香港、深圳等地展出。2021年,他的“江山印”——石应才美术作品在全国巡展,并出版发行大型巡展作品集。其油画、中国画、水彩画及雕塑作品被国家美术馆、国家档案馆、博物馆等中外机构收
石应才先生从小热爱绘画。读中学时就在老师的带领下,到葛洲坝、西陵峡等风景优美的地方写生作画。三游洞、下牢溪、磨基山……等宜昌的美景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里。因此,他把将三峡风光介绍给世界人民作为己任,受到了老师同学们的认可。
石应才油画作品
中央美术学院的深造,尤其是研究生毕业后,使得他如鱼得水。他的油画、中国画、水彩画、雕塑等又有新的提高和发展。他被湖北省文化厅评聘为一级美术师,被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越南河内大学聘为兼职教授、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研究员、湖北省文联签约画家。同时,他还是政协文史智库专家、中国当代油画、国画、雕塑、戏剧美学、民俗学、中国本源文化和本源哲学的研究学者、是中国意像绘画的开创者。他热爱三峡,担任写生中国三峡分部主席、中国三峡创作中心主任、长江写生画派主席等职。20世纪90年代,北京中国画出版社出版《当代中国艺术家丛书—石应才画集》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并获屈原文艺创作奖,其雕塑作品《生命之树系列》,论文《鄂西土家族西兰卡谱》《陕北民俗文化考察》等被中央美术学院收藏。先生的一系列美术成果源于他对绘画的钟情,也得到了广大专家、学者们一致好评。
石应才与牧民
我与石应才先生的相处应该是一种缘份。
2006年左右,我随儿子吴拯(三峡大学教师)入住三峡大学教师公寓。应才先生也住在同小区公寓,并在他所住的公寓里办有“英才艺术工作室”,开办艺术体验课,我常常从他的公寓旁路过,看见不少学生背着画板前往英才工作室学习。逐渐对英才工作室有了印象。也就在这一年的十月,宜昌翰瑞轩拍卖公司举行秋拍。200多件艺术品中,有我和石先生的作品参拍。我们同时受邀参加了拍卖会。因为面熟,我们就有了一定的交流。后来,宜昌市在科技馆举行首届科技书画展,我与应才先生都受邀参展。先生是一副油画山水,其作品当然得到了广大参观者的赞誉。我的三尺篆书和三尺花鸟也悬挂在展区。先生为了鼓励我,特向画家仪莉莎女士、作家阙惠玲女士、老干局刘仕成 局长、文化局郑学科书记等作了介绍。还特别介绍我是篆刻老师,其书法和篆刻作品都刊载于《书法报》《中国老年书画》《毛泽东书法研究》等多家媒体。并说我为先生刻制姓名印四方,十分有特点。在赠予我的四尺书法和四尺国画作品上钤了我为其刻制的红白印章。
2012年,由宜昌市人民政府部门批准成立的宜昌首家美术馆,也是由艺术家个人名字命名的名人美术馆——宜昌市石应才美术馆,是宜昌市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美术馆在宜昌市解放路,开馆时我应邀参观,受益匪浅。馆内展出了先生一百多件多年来的精品油画、国画、民间剪纸、雕塑等作品,一件一件或摆或挂极为精当。在这里参观是艺术的享受,也是美术知识的学习,同时,也看到了先生为艺术而牺牲的精神。解放路一带是宜昌市的老城区,是全城的金融、商贸要地,寸土寸金。应才先生舍弃优厚的租金,将私房用作公益展馆,其精神难能可贵。
我与石先生长期保持有联系。近日,他给我专发一条链接《石应才的后抽象艺术:在解构与重构中抵达本真》。文章写得很好,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石应才先生作品的艺术特点。作者写到:石应才的后抽象艺术,始终游走在形式解构与精神重构的边缘,既挣脱了传统抽象对几何秩序的迷恋,又拒绝陷入纯粹的情感宣泄,在混沌与秩序的博弈中,构建出独特的视觉哲学。
石先生的作品以狂放的线条与斑驳的色块为骨架,却并非随意的涂抹。画之妙道,神彩为上。墨色在宣纸上的晕染与丙烯的厚重堆叠形成碰撞,东方水墨的氤氲与西方抽象的张力在此交融,打破了媒介与文化的边界。他向我们展示的每一副画,看似无序的构成,实则是对复杂现实的隐喻。。最终指向的不是视觉的终点,而是让观者在凝视中,于抽象的废墟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锚点。
石应才油画作品
石应才先生30多年游走于艺术天地,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他经常深入到山区、革命老区写生作画。近些年,他先后到陕西、山西、四川、广西、云南、贵州等地,与农民交朋友,为农民作画,与当地的老百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也创作了一些高水准的绘画作品。
我于10多年前,受几家媒体之约,写点篆刻体会。在《分朱布白 乐在其中》(《中国老年书画》第五期)一文中这样写到:著名画家石应才先生,委托我为其刻印,石先生一直追求新的突破,新的意境。他将油画、粉画、国画等技法融为一体,其创作的花鸟形态自然,其作品潇洒大方、朴实无华,内涵丰富、寓意深刻,让人为之一新。
有一著名画家曾说:一日有一日的境界。石应才先生的作品应该就是这样的。
2025年8月25日于芳草店
图文:吴大升
编发:吴德泉
审稿:吴小艾
审核:吴合林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
宗亲:原属广西,现属广东省怀集县吴氏始祖燕周朝...
宗亲:可能是湖南新晃吴世万后代。请到www.cnwu.n...
宗亲:请问泸州的第14号吴剑涛,我怎么联系的到你!
宗亲:还有一个渤海堂
宗亲:我们利川毛坝也是7个字很多年,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