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吴氏名流(148)
年富力强院士吴明红
女中豪杰、人中龙凤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明红校长
吴明红院士(女)1968年3月生,浙江东阳人,今年57岁;是目前最年轻的院校女领导和院士之一。
她1985年6月毕业于福建省浦城县第一中学;1989年,本科毕业于上海科学技术大学获学士学位,1992年4月任:上海大学教师;1999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吴院士2001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福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吴博士在科技领域的成果是:
1.她带领团队率先提出先进材料的尺寸、表面、层间调控技术方法,设计和研发了“石墨烯基”
高性能环境功能材料体系。通过皮秒级光电子转移、界面π-π吸附、离子插层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功能材料对环境污染物的高效催化、吸附和精准筛分;构建了“理论——技术——应用”的研究体系。2.将“石墨烯基”功能材料成功应用于空气、水体等环境介质的污染治理与修复工程,包括中船集团工业源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场馆室内污染治理、内蒙古伊泰化工工业浓盐水治理、核工业高放射性废液处置等。这些技术显著提升了污染治理效率,降低了能耗和碳排放,实现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3.2004年她带领团队利用电子束高能辐照技术,成功将难以降解的持久性污染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首次揭示和阐明难降解污染物的辐射降解机制,为环境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相关成果被广泛应用于钢铁、冶金、造纸等行业。4.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走向产业应用,研发的碳基工程材料在环境多介质复合污染治理工程中广泛应用,助力重污染企业减排,为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技术支持。
她的科研成果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突破,更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环境效益,为我国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吴校长的主要著作 有:《核科学技术的历史、发展与未来》 、《环境遥感监测技术与应用》 、《生态环境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等三部;相关论文(成果)发表在《Nature》《Nature Chemistry》等国际权威期刊共300余篇。 她的论文SCI他引超2.6万次,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吴院士曾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 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和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各 1 项、中华环保联合会科技进步特等奖 1 项、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青年科技奖等科研奖项。并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上海市巾帼创新奖、“三八” 红旗手标兵、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等荣誉称号。
吴校长2021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她还入选为:俄罗斯工程院和自然科学院“双料”外籍院士。
2025 年 2 月,在福州市科协第十次代表大会上,吴校长当选为:福州市科协主席。
年富力强院士吴明红,女中豪杰,人中龙凤!
你是我们党和民族的骄傲!我们吴氏族人为有你这样的巾帼英雄而荣光!
吴忠祥于云南昆明
2025年10月20日
吴忠祥, 名祯祥、字铭,1952年4月生,湖北通城县大坪乡易畈村人,大专文化。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本村当“乡村医生”,后在咸就读,毕业后在咸宁地区(市)卫生局(卫生健康委员会)工作至退休。因勤于笔耕爱好写作,而被巜中国中医药报》聘为:驻地记者,国家《健康报》、《湖北日报》、《咸宁日报》等多家媒体聘为:通讯员。其利用业余时间无偿为全市医疗卫生系统的工作“鼓与呼”。工作三十年间,在上述报刊杂志发表文章200余篇,有多篇作品在国家和省、市报刊或专题(专栏)征文(参赛评选)中分获二、三等和优秀、鼓励等奖项。退休后,咸宁市卫生局鼓励并支持其编辑出版《卫生情结》吴忠祥作品集一书。近两年,又在《湖北吴氏网》发表“当代吴氏名流”、“与吴氏有关的成语典故”系列及游记、政论文、对联等作品160余篇。
图文:吴忠祥
编发:黎 曙
审稿:吴小艾
审核:吴合林
宗亲:原属广西,现属广东省怀集县吴氏始祖燕周朝...
宗亲:可能是湖南新晃吴世万后代。请到www.cnwu.n...
宗亲:请问泸州的第14号吴剑涛,我怎么联系的到你!
宗亲:还有一个渤海堂
宗亲:我们利川毛坝也是7个字很多年,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