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 的搜索结果,共16条

1989年新洲胜公支东分《吴氏宗谱》
1989年新洲胜公支东分《吴氏宗谱》

始迁祖胜,原籍江西饶州府乐平县,生子玄一、文三,胜公长子玄一在江西身故,生一子世英。明洪武初年胜公同妻龚氏,率次子文三,长孙世英、女儿壬姑、女婿高宏正,自江西饶州府乐平县白马渡瓦屑坝,迁居湖北黄州府黄冈县上伍乡(今新洲旧街乌石山)栗林岗择业定居。壬姑无出,以侄世英为嗣,胜公长孙世英一支改姓为高,后代复姓吴,和文三公之后分为两支,按居地地理划分,世英之后为东分,文三之后为西分。

1989年新洲胜公支《吴氏宗谱》
1989年新洲胜公支《吴氏宗谱》

参见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吴之滨修《吴氏宗谱》十六卷条目。记事至1989年。 始迁祖胜,原籍江西饶州府乐平县,生子玄一、文三,胜公长子玄一在江西身故,生一子世英。明洪武初年胜公同妻龚氏,率次子文三,长孙世英、女儿壬姑、女婿高宏正,自江西饶州府乐平县白马渡古楼埠断桥村迁居湖北黄州府黄冈县上伍乡(今新洲旧街乌石山)栗林岗择业定居。

清光绪新洲胜公支《吴氏宗谱》
清光绪新洲胜公支《吴氏宗谱》

始迁祖吴胜,原籍江西饶州府乐平县,生子玄一、文三,胜公长子玄一在江西身故,生一子世英。明洪武初年胜公同妻龚氏,率次子文三,长孙世英、女儿壬姑、女婿高宏正,自江西饶州府乐平县白马渡古楼埠断桥村迁居湖北黄州府黄冈县上伍乡(今新洲旧街乌石山)栗林岗择业定居。

民国黄冈培源堂《吴氏宗谱》
民国黄冈培源堂《吴氏宗谱》

始迁祖吴佳臣,原籍江西饶州府余干县,明洪武初迁湖北黄冈上乡袁家河,生子甲甫、甲仁,甲仁之后失传,甲甫妣陈氏生九公,第三世九公继舅父陈年松为嗣,后世子孙生则姓陈,殁则姓吴,以不忘本。九公生子传有、传福、传禄,传禄失传,传有之后为北分,传福之后为南分。两分之后又各有分迁,后裔主要分布于墩塆、汪家田、戢家河、河塆以及四川成都等地。

1990年新洲让德堂四修《吴氏宗谱》
1990年新洲让德堂四修《吴氏宗谱》

参照光绪新洲让德堂《吴氏宗谱》条目,此为1990年四修本,记事至1990年。世系至二十五世。 始祖吴泰,原居江西饶州府乐平县瓦屑坝,于明洪武初迁黄冈庶安乡(今武汉市新洲区),卜居张店东中洲圩,以姓字名吴泰村。

民国新洲让德堂《吴氏宗谱》
民国新洲让德堂《吴氏宗谱》

参照光绪新洲让德堂《吴氏宗谱》条目,此为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三修本,记事至1944年。相较宣统二年二修,增加二十一世至二十五世世系,并新增五言四句二十字辈派。始祖吴泰,原居江西饶州府乐平县瓦屑坝,于明洪武初迁黄冈庶安乡(今武汉市新洲区),卜居张店东中洲圩,以姓字名吴泰村。

宣统新洲让德堂《吴氏宗谱》
宣统新洲让德堂《吴氏宗谱》

参照光绪新洲让德堂《吴氏宗谱》条目,此为宣统二年(1910年)二修本,记事至1910年。相较光绪创修版,调整了部分内容,增加了部分世系。 始祖吴泰,原居江西饶州府乐平县瓦屑坝,于明洪武初迁黄冈庶安乡(今武汉市新洲区),卜居张店东中洲圩,以姓字名吴泰村。

光绪新洲让德堂《吴氏宗谱》
光绪新洲让德堂《吴氏宗谱》

始祖吴泰,原居江西饶州府乐平县瓦屑坝,于明洪武初迁黄冈庶安乡(今武汉市新洲区),卜居张店东中洲圩,以姓字名吴泰村。妣成氏,生三子,长福,次禄,三寿。福生龙、凤、呈、祥四子;禄生芝、兰二子;寿生献、瑞、廷三子。龙、凤、呈、祥、芝、兰、献、瑞、廷九人派分九甲,福公支下:一甲吴龙、二甲吴凤; 三甲吴呈、四甲吴祥;禄公支下: 五甲吴芝、六甲吴兰;寿公支下: 七甲吴献、八甲吴瑞、九甲吴廷。各甲后世又各有分迁。

民国新洲裕公支《吴氏族谱》
民国新洲裕公支《吴氏族谱》

始迁祖裕,约于元明时自江西迁居湖北黄冈邾城(今属武汉市新洲区)东三十里毗邻麻城,开基立业,后改聚地为吴家河。传至七世家珍、家瑞(字明恒)、家祥(字我恒)、家兴(字意恒)分启四房。家珍为长房支祖,家瑞为二房支祖,家祥为三房支祖,家兴为四房支祖。

房县军马、山溪沟吴氏支系《吴氏宗谱》
房县军马、山溪沟吴氏支系《吴氏宗谱》

房县军马、山溪沟吴氏支系《吴氏宗谱》 吴忠强(荣祥) 整理【谱 名】:房县军马、山溪沟吴氏支系《吴氏宗谱》【卷 册 数】:不分卷,一册【谱 籍 地】:湖北省十...

iv>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