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吴氏)
吴 氏 宗 谱 石龙先生 吴庆臣 编辑
了解家史,怀念租德,启迪后代,正直做人,
吴庆臣
《 吴氏宗谱 》弁言
中华大地,炎黄子孙,千古繁延,历历不衰矣。自汉唐至元明清,创修国史家乘者,屡屡可见也。
尝谓谱者,明人伦,别长幼,体先王,溯本源,尊祖敬宗,佑启后人。擎谱览之,千支万派如河海朝宗,星辰拱北。本本源源不忘祖宗功德,绳绳继继贯赖孝子贤孙。世世承承,浩浩瀚瀚。岂能缺而不修,修而不慎乎?
至德家声远,延陵世泽长。吾族自泰伯、仲雍德治天下,至季札公受侯封达,芮公威振三湘,及猛公心厌轩裳。更有隐公、征公辉辉煌煌千古文章。实可谓达士显爵,蕃盛四海。
吾支为延陵正宗,属左台吴氏,崇让堂支系,以凤凰为图腾。先祖自皖南歙州迁苏之东海。明建文年间,八十七世吾祖后军督捐躯为国,亚氏祖母率子自莒隐居郯西蒲坦。八十八世甫公随凤迁徙始居凤凰,八十九世举公定居长寿山庄(南抱窝村)。长支尚仁公之长子,名曰光耀,识字明理,吟诗赋辞,于明后期迁居东流。光耀次子,名曰雍裔,受康熙嘉奖,
享有盛名。故,吾族遂以举公为右第一世,集下七世资料辑成宗谱,时为大清乾隆庚辰季秋也。
巍巍龙君崮,汤汤龙泉水,明明昭昭,麟麟炳炳。安葬吾祖雍裔公的龙珠山顶,据说是凤凰飞起的地方,也是吾族人骄傲之所在的地方。此后,于壬申(一九三二)、辛卯(一九五一)、壬寅(一九六二)、三次续谱。又于辛未(一九九一)季春重续,并集资刊印。虽多纰漏,但功德
非浅。在吾族中,广启公、树成公、相臣公、保生公、恩俊公均是热衷于续谱之人。
在金龙千喜之年,峄县的树海公率三子恩志至家续谱,路途迢迢可见其精诚也。我家祖父保田公、父亲恩明公也对家谱颇有兴趣。吾又曾三次抄谱,本来就想整理一部完整的《吴氏宗谱》,但力有余而钱不足,难成奉愿。
人丁兴旺,英才辈出,是家族的荣幸,也是吾每一族人的愿望。为让后人有谱,有论,有绪。由恩志叔协助打印,并把我多年来搜集的史料、碑文及部分支谱纂之成部,奉献给吴氏宗族,奉献给爱好家谱的人们。
正值新春佳节大喜之际,事竣。遍地银装 ,奠弘业之基,瑞祥之兆也。林木成材全体大用,非人之所能也,为乎天也。劳心经营,辛勤谋画,治族谱、以彰创垂,统丕显,著后昆,继世之光,皆材木发瑞也。人忠义厚,操律亘文,大事正规也。成全美治,益兴子孙,合族欣然矣。
忠孝之道自古有之,先祖之业后人效之。为示子孙团结协助,久承续谱之业。昭千秋,明万代,美乎、善乎、益乎。爰笔为记尔,以此弁言也。
石龙先生 吴庆臣 谨识
公 元 二 零 零 五 年 岁 次 乙 酉 腊 月 之 吉
※ 后军督伯在原谱中为八十四世,经考证应推为八十七世。
吴 氏 谱 序 文 集
吴 氏 正 宗 谱 序
古者大宗。百世不迁,别子之道,群弟宗之。衰哀相承,家子之殁,必制服焉。后世无大宗,士大夫得祭四室。有四小宗,五世必过,故属及五世祖外则无服。溯其源,一人之身,未至化为路人,盖由宗法不立,莫知所始也,吾实惧焉。原吴氏本长沙王吴芮,自黄帝之后,姬姓、姬周之隆,始于后稷,至于公刘,传绪于古公亶父,亶父追尊为太王。长子泰伯,让德封于吴,子孙以国为氏,因为著姓。世笃忠贞,服劳王家,锡爵胙田,土在延陵之地。积厚流光,蔓延天下,枝繁派衍,殆不可纪。家藏谱系,肇自长沙王王子钱得新安山水之胜,贻后子孙居焉。衍至我考,历二十九世,距千百余年,委蛇节次,班班著见。予博采稽评,证以经传。其巍庙古篆,火华华丰岷,拔萃莫奇,积代茔域,罔不具备,敬编家乘,庶古之宗法仿佛,其余顾非幸欤。
[唐] 元和八年九月七日后裔左右监察御史少微敬撰拜书
吴 氏 分 支 辨
吴自泰伯、仲雍居句吴而始焉,自季札封延陵而益著焉,其原一耳。然又有称渤海者,何哉?盖系出于泰伯之后,至吴寿梦王,生四子,长诸樊、次余祭、三余眛,凡出三位后者,皆称渤海。幼子季札封延陵,故得以号延陵。至于季札之后,独祖大唐竟公、唐末宣公。如吴玠、吴璘俱宋南渡之高士名将,而不祖之,以其非延陵支派也矣。更有奥居名芮,起宋西河,而位王长沙,并唐之少微,以文章而冠名天下。通元、通徵以神童而擢之制诰,少征、少诚俱以藩镇节度而袭王封,是皆爵禄崇降,身显名扬,知其源于渤海,而非延陵,安者旁引私附哉。但为子孙者,倘思至德名而泰伯,仁心慕义如季子,直笔敢谏如竟公,义辞王爵如宣公。远遵祖道,近守王章,岂不赫然尊显,又乌容旁引私附为哉。
宋咸平年间王十朋作序
季 子 序 并 赞
鲁囊公十二年,吴王寿梦卒。延州季子,其少子也。以让国闻于诸侯,则非童子也。至哀公十年冬,楚子期伐陈,季子救陈。谓子期曰:二君不务德,而力争诸侯,民何罪焉?我请退之,以为子名,务德而安民,乃还。去寿梦卒七十七年矣。而能千里将兵,季子何其寿而康也。然其卒不书。
于春秋哀公之元年,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勾践使大夫文种、伯僖以行成于吴王,吴王许之,子胥谏不听,则吴之亡形成矣。
季子观乐于鲁。知列国之废兴于百年之前,方其救陈也。夫吴之亡十三年耳。而谓季子不知可乎。王僚之自立也。曰季子虽至不语废也,是季子德信于吴人,而言行于其国也。且帅师救陈,不战而去之,以为敌国名,则季子之于吴,盖亦少专矣。救陈之明年,而子胥死。季子知国之必亡而终。无一言于夫差,知言之无益也。子胥以阖闾霸,而夫差杀之如皂棣,岂释难于季子乎?
呜呼!悲乎,吾是以知夫差不道,至以使季子不敢言也。
苏子曰:延州来季子,张子房皆不死者也。江右诸人好谈子房季札之贤有以也。夫此可与知者论,难于俗人言也,作延州来季子赞曰:泰伯之德,钟于先生,弃国如遗,委蛇而行,坐阔春秋,几五之二,古之真人,有化无死。
眉山 苏轼 撰
曹 子 藏 吴 季 札 并 论
春秋之际,世不知义,而以权利为贵,虽齐威,晋文皆争国成名著也,而子藏之于曹,季子之于吴,皆有可取之义。弃而而顾,而况于争乎?予高二子之义,欲考其行事。子藏反国而致邑,事不得见。季子事吴九十余年,观其挂剑于墓,不以死背其心,葬于赢博,不得以恩累其志,引兵避楚,不以名害其德,盖其所以养心至矣,虽录之,天下将有所不
安,况于吴乎彼其所养者,诚重故也。
宋 明道二年癸酉岁孟秋月 颖滨 苏辙 撰
司 马 光 作 吴 氏 原 修 谱 序
自宗法度,则世系不明,昭穆莫辨,而人始忘其本矣。后欲复古而无由,特假族谱从维系之,使世系昭穆犹有可稽,音疏义恩尚有所系,亦三代圣人遗意也。江右南昌吴氏,乃东汉大司马广平忠侯吴汉之后裔也。余读汉也,查吴汉沉勇明智,八战八克,辅汉中兴。至五世吴佑,迁湘胶东,政崇仁简,民不忍欺。厥后子孙不以韬略辅国,即以文章匡王,其未流长之盛,非忠于君而德于民者谁能敢此乎?今伊族篆家乘,序明世系,黎清昭穆,崇恩义,尚礼法,俾乃祖忠厚之遗复兴于今矣。兹族谱告竣,问序于余。余虽不能文,备员史官也,谨书以附诸简。
资政殿学士夏县司马光君实氏顿首拜撰书于京舍官署
宋 元 丰 八 年 岁 在 乙 丑 二 月 上 浣 吉 旦
宋徽宗赵佶御制吴氏族谱序
奉
天承运
皇帝制曰:天运天岳之灵,幕阜黄龙之秀,厥惟蕴涵钟毓,故有吴氏聚族。其间瓜瓞绵绵,巍科鸿代,炳琅方策,奕叶重光。朕居藩邸,久知为忠孝望族也。登极后,诏征天下诸名家志铭序传各种文集及旧勋家乘事迹,用备参稽核编国史。秉义郎千办经略司事吴革,捧其宗谱进呈,朕万几余暇,披览一遍,嘉其膴仕,历泰山、濮阳、西河、太原、渤海诸郡,由汉唐迄今,清流美诸犹存。乃其远祖吴隐之,当晋世放达怙侈泼扬风煽之会,独忠厚廉谨,高其操行,以矫俗而启,后尤堪风尚。宜其演为千百载世胄而甲第簪缨,而蝉联歙亦,弥之光乎。呜呼,可谓盛也乎!可谓远也乎!朕缅维君尊臣卑,父尊子卑,天伦也,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天性也。于是乎。相戴相爱,相事相使,其生生之无穷也。曰大宗,曰小宗,曰高祖,曰曾祖,曰父,曰子,曰孙,天伦天性也,明乎此,尽乎此,则谓之人。须臾不明,毫厘不尽,则禽兽矣,家之兴衰,国之治乱,道之隆潜胥由之。呜吁!天生时,地生财,人其父母所生,而师教之,四者并重焉。必使饱食而暖衣,仰事而俯畜,知有礼,知有义,知有忠孝廉耻,始堪为天地祖宗生生之抱也。尤有说焉。昔苏洵谱,苏氏其曰:一人身分而至于亲尽,则视如途人,此谱之所由作也,末尽而已,疾视如仇仇者乎,谱岂可不作,亦岂可徒作,谱官爵之盛,不如谱诗书之泽,族谱党之富,不如谱礼逊之风,杜房门户非不幸若随为朕常感于斯语,以为尽人情之变亲尽相亲如途人,薄矣!
人不有谱,安知有亲,不肖之子败之,崔卢地望非不显荣,及其衰冷,仅足为卖偿樗薄之用耳,皆不免于后世之笑,皆不如诗书之泽长,礼逊之风懿也,须各训儿孙,世敦诗书,恪守忠孝,此乃人生千百年不可磨灭之谱也,诚聚乎而博之。倘有谮言僻语,共群起而创艾之,则吴氏源远,助旧永存,生生于无替,与国戚休矣。吴氏族姓,其尚钦哉。
制诰 宋宣和六年二月初三日 之宝 宋徽宗赵佶赐撰
吴 氏 族 谱 旧 序
慨自晋魏以来,至唐菆尚门阀,以故谱牒为重。近世稍寝,余每为之浩叹。 今观吴氏族谱,根源於泰伯、季札、溯派於竞公、宣公,千枝万叶,缕缕不缺。自宋隆兴衣冠蝉联,升於学者二百有三,举於乡者五十有七,荐曹者三,奏於礼部及精研贤良,而持科恩封世,尝拜爵者又三十有四,猗欤盛哉。自昔以智力恃世功利起家者,亦有道而仅传之数世而己,惟诗书之泽绵绵勿坠,赫赫而蹶,孰若循循而至哉。天下之理可久者必可大,吴氏子孙代有人焉,将有尤者,出以其时可也。
宋丞相少保信国公吉州文天祥 撰
朱 熹 序 吴 氏 族 谱
按旧谱吴氏之祖先始于后稷,至二十二世泰伯公、四十世季札公、九十五世宣公乃江南之始祖也。熹闻上古言:“有叶必有枝,有枝必有根,根不培而枝叶枯,源不流而河水涸。”是故谱不由鼻修,若有枝而无根如无源也。后稷本轩辕之玄孙,安可捐四世不载?则先拔本塞源,根本枯矣。然观吴氏之谱,为天下著姓,金枝玉叶之根,又非他姓之可比。世称某公府君县君郡君者,惟吴孔两姓得称,余姓人家并不敢妄僭,亦未知此递递相传,数千年绵远之系,可美而可尚也。今吾得吴氏之子孙出其族谱,索为校正,是鼻祖轩辕、后稷、泰伯、仲雍、季札、至唐太史兢公传至宣公;此溯本穷源广,先祖之盛德于无穷而庆,流芳于子孙,绳蛰牛毛众多也,万代之颀邈也,若达于天下,则无忘同胞之义。
宋 庆元三年丁巳仲秋月新定 朱熹撰
崇让堂《吴氏宗谱》源流序
明道程先生曰:修谱使人不忘本,而识祖源祢流。稍有知识者,当以敬前乎,此。而谱不立,则不知其谁始后乎,此。而谱不修,而不知其谁传。故三代不修谱,朱子认为不孝。即太史公亦曰:百世不泯,有益于史乘者,莫如祖谱。不立谱,昭穆、世系紊乱。可知,谱之修所关至世,而源流不可不细考也。逆吴姓之始,自泰伯以让德封于吴,子孙因国氏而姓,著瓜瓞蔓延,历朝不替。周章十五传至札,望重延陵三传及公子友。下九世至西汉芮,封长沙王,谥曰文。次子郢封义陵,子重爵居饶。四传至千秋,又五传至东汉、若汉、若演、若洽,声称藉其。洽次孙昕,封筑阳。昕十一传至晋猛,得异人丁义神方,许旌阳师之,同飞升。又八传至少微,唐进士,先生是文章家。以徐瘦为宗,气调卑弱。惟少微与富嘉谟词本经学雄遍高卓,称吴富体。吏部侍郎韦嗣令荐为监察御史,后解官居歙,徙石舌山,遂世居焉。少微子巩以孝称,仕至中书舍人。越七传景元、弟景秀官至国子祭兼御史大夫。四传至武,有七子。三子高,字中复,举宋熙宁进士,仕至浙江布政。兄几复、嗣复同登进士,号吴氏三凰。于是七传至寿一公,偕弟寿二、寿三由饶渡江抵皖卜宅。寿一公迁怀邑,名渤海。寿二公居桐,寿三公裔居潜太望三邑。寿一公次子秀二迁于潜,世远年遥,居址星散。欲收各邑之族,以共成一谱,戛戛其难爰。追阅前代,考明鄱阳新安谱系,参以经史,由泰伯至迁怀始祖寿一公,八十一世,二千七百余年,一线相承。迄今以二十余传,户日大,族益众。不明本族而浚其源,究万派而清其流,恐人代散殊,罔知同祖,不至相见,视如秦越者。几希历序本末编辑详明,庶一披览,有认识源远
而流长云。
道光十一年辛卯年岁冬谷旦
吴氏族规篇—人道至要
存心以仁为主 修己以敬为主 慎独以诚为主 克欲以刚为主 出语以确为主 制行以精为主 接物以藜为主 处事以义为主 容貌以庄为主 衣冠以正为主 饮食以节为主 滋味以淡为主 起居以早为主 步屐以安为主 坐卧以常为主 游览以适为主 读书以勤为主 作文以精为主 穷经以理为主 观史以断为主 吟诗以情为主 立言以训为主 学术以儒为主 异端以关为主 日用以俭为主 交际以甭为主 宴会以和为主 赠与以谦为主 辩论以真为主 辞受以礼为主 事君以忠为主 事亲以孝为主 兄弟以让为主 子孙以教为主 妻妾以分为主 男女以别为主 宗党以睦为主 朋友以信为主 故旧以厚为主 贫乏以济为主 争斗以释为主 祀先以思为主 祭神以齐为主 衔下以恩为主 奉上以谨为主 处常以经为主 处变以权为主 守官以谦为主 御众以怒为主 行政以德为主 教民以伦为主 断狱以明为主 使民以时为主 税敛以薄为主 荆罪以省为主 良善以旆为主 汝宄以愆为主 民财以惜为主 民力以宽为主 田土以垦为主 蚕桑以植为主 城郭以完为主 环栏以宁为主 贼盗以息为主 流移以还为主 交甲以缮为主 士卒以练为主 马政以孳为主 盐铁以均为主 商贾以通为主 交易以平为主 器皿以备为主 材木以储为主 鱼一以番为主 鸡承以畜为主 桥榔以茸为主 道路以平为主 阈市以嵇为主 渭河以疏为主 边塞以防为主 夷狄以霸为主
康 熙 二 十 五 年 颁 行
三 让 天 下 建 句 吴
——泰 伯 墓
泰伯(亦称太伯),商末周国(今陕西岐山县一带)人。是周太王的长子,有弟仲雍和季历二人。泰伯得知父亲欲立季历继承王位后,为不使父亲为难,遂携仲雍避奔荆蛮梅里(今无锡县梅村镇),纹身断发,以示永不为周君。泰伯到了梅里,拓荒耕地,开渎理水,传播中原文化。当地居民慕其德义,“归而从之者千余家”,拥立他为吴泰伯,自号句吴。关于泰伯礼让王位、开创吴文化的功绩,被尊为大圣人的孔子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泰伯其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不称焉。至此,泰伯被后人奉为“至德”。而泰伯所居的梅里,被人称为泰伯乡的礼义之乡。泰伯死后,葬于无锡鸿山,其故居改建为祠堂,又称泰伯庙。
泰伯墓,位于江苏省无锡清鸿声乡鸿山西南麓,依山营建,占地面积约三亩。由平台和石阶将各个地面建筑连成整体,四周筑以围墙。顺自下而上的墓道拾级登上最高处,便是泰伯墓冢。冢呈平面圆形,直径约四米,系青石护围,顶部以土覆盖,高约二米。墓前分立石望柱一对,各雕石狮栩栩如生。向下而行是四角攒尖式的四棱碑,正面雕长形双钩“泰伯墓”一个篆体大字,边刻火珠、云龙浮雕图饰。该碑内侧有泰伯墓碑记两块。泰伯墓前有月牙池,池后有石碑坊一座,上刻“至德墓道”四个大字。墓道坊后为墓地主要建筑——享殿。享殿的正中上悬“三上高宗”的匾额,原为清高宗乾隆下江南期间所书,现为钱伟长重书。墓地满山林木,郁郁葱葱。山下农田一片,每当丰收季节,秋凤拂过,金黄一片,景色十分优美,平添了几许对吴地开创者的追思。
山上梅村镇上泰伯庙,亦是泰伯墓一个组成部分,又称至德祠、让王殿。该殿古朴雄伟,气宇轩昂,数百年来留存迄今,实属不易。殿内后壁嵌以石刻,为清代南拙老人蒋衡所书,书法遒劲有力。殿前石坊上“至德名邦”四字,更是神采飞扬,堪称书法珍品。
千百年来,泰伯墓、庙早已成为吴中一大胜迹。据传泰伯是三月三病逝的,当地百姓深为悲痛,纷纷采摘山上白花祭献墓前,以示泰伯德行在百姓心目中洁白无瑕。此后渐渐形成习俗,只是时间改在清明了。至今无锡县鸿山一带还流传着一首民谣,正月梅花百花魁,梅里开花(化)泰伯。
一九八四年以后的二年,经省、县两级政府拨专款重建,这座历经千百年的古墓得到了妥善保护。该墓地已被列为江苏省省级保护单位,并立标志碑一方于墓地。游人近年到墓地祭扫、凭吊、瞻仰的,逐年渐多,游览之余,登高眺望吴中山山水水,一派繁荣昌盛的苏南景象,令人陶醉。在追思先贤功绩之余,会更加热爱这片土地。
作者:杨国庆 (选自现代报刊《中华陵墓揽胜》)
吴
——“至德”先贤后裔之姓
吴氏源于姬姓吴国,始祖是太伯和仲雍,形成于战国初期,其吸一段让贤的故事。
据《史记•周本纪》及《吴太伯世家》记载,周部落(姬姓)的首领古公亶父(即周太王)有三个儿子:太伯、仲雍、季历。小儿子季历贤而有才干,娶贤慧的太任为妻,生下个儿子叫姬昌,“有圣瑞”,因而倍受古公宠爱。古公说:“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很明显,古公是把周部落的兴旺发达寄希望于姬昌的。大儿太伯、二儿仲雍明白父亲想让弟弟
季历当继承人,以便将来再传给姬昌,于是便自动让贤,他们趁古公有病的时候,以给父亲采药为借口,远奔到东南沿海一带的吴越地区,不再返回陕西,并在那里“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当时江南还很落后,由于太伯、仲雍带来了中原的先进文化和技术,“从而归之千余家”,当地土著拥立太伯为领袖,建立姬姓吴国,称为句吴,也作“勾吴”。太伯无子,死后由弟仲雍继承君位,以后仲雍的子孙世代相传。
与江南吴国逐渐兴起的同时,居住在陕西岐山一带的周部落发生重大变化。古公果然传位给季历,季历传位给姬昌(即周文王)。姬昌死后,其子姬发(即周武王)继承他的遗志,联合诸侯,灭掉商朝,建立周朝,史称西周。西周初,姬发寻求太伯、仲雍的后代,当时仲雍的曾孙周章已是吴君,因而封周章为吴子,追封太伯为吴伯,另封周章的弟弟虞仲于周 之北故夏虚,并把他们正式列为诸侯。由于太伯主动让贤,古公死后季历立,季历死后姬昌立,姬昌死后子姬发立,所以倍受古人称赞。孔子说:“太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建都于吴(今江苏苏州),有今江苏、上海大部和安徽、浙江的一部分。公元前五八五年,仲雍的十九代孙寿梦正式称王,至春秋后期开始强盛。吴王阖闾任用伍子胥为相、孙武为将,公元前五零六年曾一度攻破楚国;传到其子夫差,又战胜赵国,迫使越王勾践屈服求和,并北上与晋争霸,后来由干失差骄傲自大,不听伍子胥的劝谏,贻误战机,吴国反而被越王勾践打败,于公元前四七三年亡国,吴王夫差悔之莫及,遂自杀。吴国王族子孙避难四散,为不忘故国,以原国名为姓氏,就是吴氏。
清人张澍《姓氏寻源》及《姓氏考略》均认为吴氏不始于太伯的后代,而是在上古时已有吴姓,并引《山海经》说颛顼时有吴权,通阿女缘妇;引《史记索引》说,舜后封虞,虞音近吴,故舜后亦有吴氏;引《帝王世纪》说少康时有吴贺,与羿期射。但是,其引文所列人物均未世系资料可考,亦未说明成姓原因,所以,多数姓氏书及吴氏族谱一般都认为吴氏是以国为氏,称其是姬姓太伯、仲雍的后代。
吴国灭亡后,夫差的新太子吴鸿被流放到江西婺源,在此发展繁衍,后分为鄱阳吴氏、浮梁吴氏、余干吴氏、乐平吴氏、安仁吴氏、进贤吴氏等支派;夫差的家室有一部分隐居于江浙一带,一部分避难至安徽歙县,后又分衍出一些分支;还有一部分逃到齐、鲁、卫等地(今山东、河南境内)安家落户。
在吴氏发展,播迁史上,有一个重要人物叫季札。季札是吴王寿梦的第四子,以贤德著称,寿梦想立他继承王位,他坚辞不受,为了回避王位,他逃到延陵(今江苏常州市南淹城),在乡下种田当农夫,他的三个哥哥诸樊、余祭、余眛先后为吴王,临死时要传位给他,他仍然不接受。因此,他曾被后世奉为“至德第三人”;又因其封邑为延陵,故时人称其为“延陵季子”。季札的孙子启蕃,曾任鲁国相国,因此在山东曲阜安家,其后代有一支避难逃到山西;传至吴申,又南迁到楚国,官至大司马。当时正值战国末期,吴申预感到楚国必亡,秦国统一天下已成定局,于是激流勇退,携带家眷逃到江西庐山隐居起来。西汉初,吴申的长子吴芮被封为长沙王,建都临湘(今湖南长沙),食邑三千户,因此这一支吴氏又自江西迁到湖南。吴芮的子孙五代为王,至六世孙吴千秋被免除封爵,被迫从湖南迁居蒲阪(今山西永济县西蒲州),繁衍昌盛,人丁兴旺,有一支东迁到今河南商丘,其后又一支自商丘迁至南阳。此后,由于封爵、任官等原因,吴氏在大江南北的许多地方发展成为名门望族。隋唐时期吴氏的郡望有濮阳郡、渤海郡、陈留郡、吴兴郡、汝南郡、长沙郡、武昌郡等七个,于此可见吴氏分布已相当广泛。吴氏徙居福建始于唐初。据《台湾省通志》记载,唐高宗总章年间,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有中原吴姓军校随往;唐僖宗时,河南光州固始人吴祭字孝先随王审知入闽。居《吴氏宗族宝鉴序》云:吴孝先是太伯的六十二世孙,与他同去福建的还有他的堂兄弟五人,他门分居福州、泉州、漳州、莆田、汀州等地,称为吴氏六祖。《四川总志》称:“吴氏入蜀,以唐左武卫兵曹参军为始祖”。宋、明以来,吴氏家族称盛于东南,最著名的一支是吴宣家族,吴宣是季札的五十三世孙,娶四川节度使孟知祥之女为妻,五代时知祥割据称王,建立后蜀,吴宣成为附马,家族一时显盛。但是,吴宣淡泊名利,又对孟氏王朝颇为不满,于是在六十三岁时毅然抛弃荣华富贵,携带孟氏、儿子吴纶、吴经、吴绍及长孙吴文福,举家东迁,辗转数千里,先在抚州临川石井里落足,不久,留吴经居此,自己同其它人再迁至建昌南丰青铜山定居,因而成为江西抚州、建昌地区吴氏的共同始祖。吴宣的后裔,不仅代有名人,而且又分出许多支脉。其中,吴宣的五世孙吴吉甫,南迁广东兴宁,成为吴氏入粤始祖;吴纶的第二子吴宥从江西南丰竹家山迁居福建汀州府化县石璧村,其子孙又分迁到台湾、广东、广西、香港等地。
吴氏迁居台海始于一二九一年,入台第一人是元朝礼部员外郎吴光斗,他和宣慰使杨祥奉命率六千人乘船“往使琉球”(即今台湾岛)。明朝末年以后,福建、广东沿海吴氏有许多人前住澎湖、台北、命雄等地谋生创业。发展至今,其中最显赫的一支是吴伯雄家族。吴伯雄是吴宥的后商,规任台湾国民党中央党委、台北市市长等要职,其家族在交通、金融、贸易、医药等多种领域拥有庞大产业,族众财大,号称吴氏“全台第一家”。吴氏迁居香港地区,大约始于元代,至清代,又有吴宣的后裔从广东嘉应迁入,现居于香港新界榕树澳、三角咀、丹竹坑等地。 吴氏向海外拓展,最早是到日本。据日本学者鸟越宪三郎、日下恒夫等推定,吴人东渡日本在公元前四五零年左右,即越灭吴之后,其中有一支演变成日本皇室。现在,这一批吴姓族人己完全同化和融合到日本民族中,而且涌现出许多著名人物,如当代日本著名经济学家,日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吴文炳博士,日本统计学家、“国势普查之父”吴文聪,都是日本吴姓的佼佼者。吴氏在东渡日本的同时,还有大批人南迁,加入越人队伍,后由于任官或经商等原因,有更多的人迁入今越南。例如,唐朝中期,渤海吴氏有吴纳南任安州(今越南清化省)刺史,因而迁居于越南北部;延陵吴氏中季札的五十世孙吴权,五代时为南汉静海军节度使杨廷艺的牙将和杨的女婿,九三七年杨被部将矫公羡杀害,吴权于次年从爱州(今越南清化省)起兵击杀公羡,接着又在白藤江打败南汉军队,于九三九年称王,建立起越南历史上最早的独立王朝—吴朝。此年的一千多年,越南的吴姓宗族不断发展壮大,孕育出许多著名人物,如南越政权最后一任总统吴庭艳即是这个家族中的成员。越南第一皇帝姓吴,南越最后一个总统姓吴,这不仅是一件趣事,而且正反映出越南吴姓宗族兴旺发达的情况。现在越南有二百多姓,按人口数排列,吴姓为第六大姓。吴氏入朝鲜的历史也比较悠久,但见于史书记载最早的是东汉时期陈留吴氏家族中的吴风,他因任汉乐浪郡(治所在今朝鲜平壤市)太守而迁到朝鲜。此外的各个历史时期,又有许多吴姓族人自中国东北地区东流鸭绿江,到朝鲜开基立业,融入高丽民族,发展至今,吴氏在朝鲜的一百四十三 个姓氏中已是最常见的二十大姓之一。大约自明代开始,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的吴氏族人或其它姓氏一起移民南洋,迁至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以及泰国、缅甸等国,后均发展成为所在国华人社会中有重大影响的一支,并在各行各业中涌现出许多杰出英才,例如,缅甸诗人、剧作家吴邦雅,曾任联合国秘书长的缅甸外交家吴丹,缅甸总理吴努,现任新加坡总理的吴作栋等。此外,近代旅居欧美的吴氏,大都聚族而居,他们对当地的文明与进步,也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当然,吴氏最丰富、最光辉的业绩还是在中国大地上,如果浏览一下彪炳于史册的吴姓名人,便可知吴氏业绩之一斑。战国时有兵家和改革家吴起,曾辅佐楚棹王实行变革,促进了楚国的富强。秦朝末年,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吴广与陈胜一起发动领导了中国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并建立张楚政权,任假王。东汉初有大司马、广平侯吴汉。三国时魏有文学家吴质。南朝梁有文学家吴均,还有安徽宣城农民起义领袖吴承伯。唐代最著名的吴姓人物是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吴道子,他擅画佛、道教人物,长于画壁,笔亦磊落,势状雄峻,相传曾于大同殿壁画嘉陵江三百余里山水,一日而毕。宋人苏轼说:“画圣吴道子,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因其高深的艺术造诣及对后代的巨大影响而被尊为“画圣”。此外,唐代还有秉笔直书的史学家吴兢,庞勋起义军将领吴迥。五代时后晋有名将吴峦。南宋有名将吴玠,吴璘弟兄,音韵训诂学家吴棫,大臣吴潜,文学家吴曾,词人吴文英。金有文学家吴激。元代有学者吴澄、吴莱,画家吴镇,戏曲作家吴昌龄。明朝至近代,吴氏多画家和小说家,例如,明代画家吴伟,工画人物,擅画山水,获御赐“画状元”印;清初画家吴历,擅画山水,笔墨苍润,与王时敏等合称“清六家”:清代画家吴熙载,善花卉,工书法,尤精篆刻;清末画家吴友如,作品参用西方绘画透视法,构图紧凑,线条遒劲简洁,对以后的年画、连环画甚有影响:近代人吴昌硕,以写意花卉、蔬果为主,工诗和书法,尤精篆刻,是一位硕有影响的书画家、篆刻家;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写出了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的著名小说《西游记》;清代小说家吴敬梓所作《儒林外史》,是中国古典讽刺小说中的杰出作品;清末小说家吴沃尧,是谴责小说的代表作家,著有《二十年目堵之怪现状》等。此外,明代还有侗族农民起义首领吴勉,学者吴与弼,文学家吴应箕,戏曲作家吴炳,医学家吴又可,南明将吴易,以及引清兵入关、受封为平西王、后又割据称帝的吴三桂;清代还有文学家吴绮、吴锡麒,诗人吴伟业、吴兆骞、吴嘉纪,散文家吴敏树、吴汝纶,医学家吴鞠通、吴尚先,植物学家吴其浚,金石学家、文字学家吴大澄,江西石城佃农起义领袖吴八十、太平天国将领吴如孝;民国时期还有学者吴承仕,戏曲理论家、作家吴梅,北京大学教授吴虞,北洋直系军阀首领吴佩孚,鄂豫边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吴光浩,红二十五军军长、政治委员吴焕先。 还有,西汉末年的著名学者《尚书》学教授吴章、东汉光武帝刘秀的猛将吴尉、三国时预测学家吴范,三国时吴氏第一个名医吴普,均为吴氏名人。东晋时有饮贪泉而不贪的 “晋代良能”吴隠之,晋后官至散骑常侍的吴猛为二十四孝中“恣蚊饱血”的人物。谥号 “宪圣慈烈皇后”吴皇后,为南宋高宗时历史上在位最长的皇后之一。主张以道为本,纳儒之道的唐代道教学者吴筠,其主要著作有《神仙可学论》《玄纲论》等四百五十余篇;唐代诗人吴融为龙纪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著作有《唐英歌诗》三卷;著《吴氏正宗谱序》的吴少微也是唐代著名学者。宋初龙图阁大学士吴遵路是著名学者;宋代状元吴纶、学者吴处厚,和著世界上第一部植物学辞典《全芳备祖》的吴泳著也是较有名气的人物。元代的吴正道是著名大学者;元代中期的戏曲家吴弘道曾做江西省检校掾史,编有《中州启札》一书,著杂剧《手卷记》《正阳门》等,散曲风格清秀,《太和正音谱》称之“如山间明月”;吴西逸也是元代戏曲家,《太和正音谱》称其曲“如空谷流泉”。明代,吴良、吴祯兄弟是明初的开国功臣;强调“德性之知必实以闻见乃为真知”的吴廷翰是著《苏原全集》的明代学者。明清之际,与藩柽章合撰《明史记》的吴炎是长于史学的学者;费南东流善辞令的吴光耀、书法风神钟王之笔意的吴泰裔、康熙皇帝嘉奖为“忠孝节义”的教育家吴雍裔也是较有名气的人物。在中国近代史上,如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吴玉章;一九二七年参与领导豫东农民武装暴动,后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的吴芝圃;《把一切献给党》的作者,和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的吴运铎,均是吴氏族人中涌现的知名人士。还有,曾留学日本,后参加兴中会、华兴会的中国民主革命者吴禄贞;曾任“总统府”秘书长的吴鼎昌;曾任“总统府”资政的吴铁成、吴稚辉;和为揭露清政府“预备立宪”骗局而献身的民主革命烈士吴樾;抗日名将吴绍周;及一九三八年腊月十一日率领东流村民打响沂蒙山区村民自发抗战第一枪的吴恩庆,均为祖国民主、独立、自由作出了巨大贡献。还有,浙江慈溪人吴锦堂为明治、大正年间日本关西实业界的十大巨头之一。在文学、艺术、教育方面,吴氏族人更有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如,湘剧演员吴绍芝,在抗战初期参加长沙湘剧抗敌宣传队,演出《史可发》《梁红玉》《江汉渔歌》等具有民族意识的新戏。汉剧演员吴天保,唱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风格,世称“吴派”。电影演员吴楚帆,先后主演《家》《春》《秋》等多种影片,曾执导《战地归来》《香港一妇》等。还有,古典戏研究家吴晓玲;戏剧家吴祖光;戏剧导演、戏曲教育家吴仞之;电影导演吴永刚;电影事业家吴性栽;音乐教育家、指挥家、作曲家吴伯起;古琴演奏家吴景略;中国第一代油画开拓者吴大羽;书画家、鉴赏家吴湖帆;画坛德高望众的美术教育家吴作人等都是大名鼎鼎的艺术人才。还有,被誉为学者、诗人、教育家的吴宓;历史学家吴晗、吴于廑;考古学家吴金鼎;语言学家、文学评论家吴文祺;社会学家、民族学家吴文藻、吴泽霖、吴景超;作家、学者吴组缃;台湾小说家吴浊流;体育教育家吴蕴瑞;和曾当选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委员的吴邦伟。在科技方面,有生物学家吴宪、吴有训;植物细胞学家吴素萱;园艺学家吴耕民;寄生虫学家吴光;肺病学家吴绍青;肿瘤学家吴桓兴;物理化学家吴学周;工程热物理学家吴仲华;金属学家、机械工程学家吴学蔺;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人”的美籍物理学家吴健雄。另外,曾任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第一至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的吴耀宗;和曾任全国妇联副主席、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名誉主席、第五至六届全国政协常委的女教育家吴贻芳;及曾任国民党重庆市长、国民党中央党部宣传部长、上海市长、后为美国佐治亚州阿姆斯壮大学教授的吴国祯,也是值得一提的。还有,曾任中宣部副部长、第三至五届人大常委委员的吴冷西;文革后期的北京市长吴德;中共第四代领导人吴邦国、吴官正、吴仪(女);和中国外交官员吴学章;山东省委副书记吴爱英(女);第五代电影导演吴子牛,“中国九一八爱国网”总编吴祖康,均是吴氏族人的佼佼者。 吴氏在当今中国最常见的汉族姓氏中名列第十位,在南方人中所占比例较高;同时,在苗、满、蒙古、鄂伦春、锡伯、回、壮、白等少数民族中也占有一定的数量。 石龙先生 吴庆臣 续写 锦 文 十 九 首 古 公 赞 《诗经·绵》 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 公 刘 赞 《诗经·公刘》 笃公刘,既溥既长,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其军三单,度其隰原,彻田为粮,度其夕阳,豳居允荒。笃公刘,于豳斯馆,涉渭为乱,取厉取锻,止基乃理,爰众爰有。夹其皇涧,止旅乃密,芮鞫之即。 赠三让王泰伯公 (东汉)桓帝 贤哉吴泰伯,庆泽弥流长。 赠恭孝王仲雍公 (南北朝)宋武帝 协成先志,丕阐周基。清而弗污,权而适立。心同道合,德与仁齐,流风余韵,万世仰思。 赠延陵王季札公 (南北朝)宋武帝 维王延陵,全义让国,见礼知政,闻乐知德。观风审音,挂剑酬心,怀哉高风,无古无今。 泰 伯 井 (唐)李绅 至德今何在,平墟井有泉;梁鸿重浚后,又厉几千年。 泰 伯 庙 (唐)皮日休 蛮荆古服属南荒,大圣开基辟草堂;载造文明追二帝,尚余揖让补三王。 和皮日休泰伯庙 (唐)陆龟蒙 故国城荒德未荒,年年椒奠湿中堂;迩来父子争天下,不信人间有让王。 赠三让王泰伯公 (宋)蒋堂 泰伯为何者,不以身为身,逊避天下位,奔走句吴滨。隐德昭来世,遗祀传斯民,吁此廉让国,合生廉让人。 泰 伯 庙 (宋)范仲淹 至德本无名,宣尼以此评;能将天下让,知有圣人生。南国奔方远,西山道始亭,英灵岂不在,千古碧江横。 访 泰 伯 城 (宋)杨时 泰伯城三里,未寻梅里畏;当年建雉堞,今日剩莓苔。仁让高风古,文明旧德培;平虚惆怅望,惟同月徘徊。 至 德 庙 (元)赵孟 让王矢志继陶唐,庙貌雍雍德愈光。百世荆蛮开礼乐,万年俎豆肃冠裳。碑穹画栋香台冷,额掩雕梁石础煌。万代皇恩褒重厚,世承宗祀袭流芳。 泰 伯 城 (明)高攀龙 泰伯城荒德未荒,至今遗址尚流芳;试观霸业今何在,不比勾吴让国香。 泰 伯 墓 (明)方孝儒 勾吴三让王,采药扶纲常;忠孝一身殉,皇山土也香。 题泰伯新祠 (明)邵宝 泰伯新祠古让乡,老梅根畔水流长;十年梦寐三间屋,万古纲常一瓣香。扁榜大书原自孔,衣冠遗制尚存商;向来曾拟荆蛮曲,许作迎神第几章。 思 慕 诗 (三国魏文学家)吴质 苍苍怀殷忧,殷忧不可居。徙倚不能坐,出入步踟蹰。今蒙圣主恩,荣爵与众殊。自谓永终身,志气甫当舒。何意中见弃,弃我就黄垆。茕茕靡所恃,泪下如连珠。随没无所益,身死名不书。慷慨自俛仰,庶几烈丈夫。
【本文标签】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